收起左侧
发新帖

[时事点评] 西菲律宾海仲裁的面子与后果

时间:2016-3-12 10:39 0 1532 | 复制链接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西菲律宾海仲裁案的后果
作者:Jemy Gatdula(译自商业世界)
并不是因为可以做,就必须去做。也不是因为一个人有权这么做,就意味着那个人行使权利时,就是对的。考虑到菲律宾就西菲律宾海争议对中国提出的诉案,可能今年四月或五月会有判决,我们应该想想以上这些话。另外值得我们去思考的,是别轻易许愿。
目前,我们需要政府告诉我们,它期待本案能带来什么好处,以及所衍生的风险。要注意,由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技术问题,菲律宾送提交的声索中,从未要求法院确定哪一方拥有什么。
与其,本案只是让海牙仲裁人员宣布,某些地区是否适用于海洋法的现有范围内。毋庸置疑,判决是会产生后果的,但这些后果才是本文要讨论的重点。
我们向法院提出的问题如下:中国提出海洋主张的“九段线”依据到底是什么?由于这是国际法中没有的,中国人自己也懒得去解释它。
另一个问题可以分成几组小问题,就是遍布在受争议海域的某些地形的性质是什么。这些包括美济礁、西门礁、南薰礁、渚碧礁、黄岩岛、赤瓜礁、华阳礁和永暑岛。
头四个是中国所声称的礁(rocks),而菲律宾称它们只是“低潮高地”(low tide elevations)。它的意义在于,这些地形在高潮时是处于水面以下的,在国际法中,不能跟岛屿或礁石所拥有的水域有同样的地位。
对于最后四个,中国人称它们为“岛”(islands),而菲律宾称它们为“礁”。岛拥有自己的12海浬领海,一个24海浬的毗连区(从低潮位置算起),一个特殊经济区,及一个大陆架。而礁只有领海跟毗连区。
由于上述原因,大家现在就能明白,为何中国疯狂般地在受争议地区进行建筑活动:看来他们是要赶紧在低潮高地倒入大量水泥,将它们转变成礁石,以及将礁石转变成岛。
不得不承认,这看起来很可笑,但在法律上而言,如果去读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很清楚规定,“岛是由土地自然形成的,由水包围的,以及在高潮时在水面上的。”这里最关键的是“自然”。对于礁石,虽然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并未提及,国际法论者基本上都异口同声地说,自然形成的原则也应该套用在礁石上。
这让我们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我敢断言,菲律宾在仲裁庭上胜诉已成定局。毋庸置疑,本国的法律依据非常充足。真正的问题是我们如何处理这场胜利?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挑衅行动背后的实际意义,很明显是为了缓和国际法庭的裁决所带来的冲击。
而对于菲律宾,接下来该怎么做?是否羞辱担任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中国,并强迫它放弃它现在拥有的?这是非常危险的幼稚策略,特别是这个国家才承认,它2016年正经历经济不稳定时期:在贸易疲软及对钢铁和煤炭的需求持续下降中,降低增长预测至6.5%。
菲律宾媒体经常出现的理论是,菲律宾胜诉会让其他国家更大胆地站出来反对中国。这种思维是错误的,原因有三点:它假设其他国家会怎么做(看看泰国去年与中国举行联合军演),第二,就算它们这么做,他们也不一定会效仿菲律宾封闭式的对抗(看越南使用的复杂手法),及最后,假设这些国家真的站出来反对中国,也不代表菲律宾自动会得益。
到最后,什么都归结为:中国知道他们想要什么,美国也知道,而且是了如指掌。美国人和中国人绝对知道他们要怎么做。问题是:我们知道吗?
因为大张旗鼓地破釜沉舟,希望其他国家也前来营救我们,不能被认为是一种外交政策。

Jemy Gatdula是亚太大学(UA&P)法律及政府学院国际法讲师,也是Policarpio及Acorda律师所的律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2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