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左侧
发新帖

菲华作协三月刊

时间:2018-3-13 10:38 0 1869 | 复制链接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菲慰安婦銅像


許露麟

勿蒙住我的雙眼
讓我怒眼
盯世界
讓一切的罪惡
在我眼下
赤裸裸的
無地遁形

勿給我披上頭巾
穿上美麗的蝴蝶裝
拖地的長裙子
我身上只剩下
一件襤褸的衣服
掩遮佈滿傷痕的人間
我的身體

勿把我鑄成
一件金色的銅像
在陽光下發亮
給我凝固中的塵土
讓天上淚珠般的星星
就此永久陪伴我
在黯夜裏
2018.1於廈
緬懷吳會長新鈿博士
李惠秀
轉瞬間,吳會長新鈿博士安息主懷已五週年,而他在世時支持本會的精神,似乎還在我們的左右;他老人家的尊夫人秀心文姊,每逢本會有所活動或召會,她都盡量出席參加關照支持,令人感佩。
祝願本會全體同仁熱心寫作,作品豐收,並發揮同心協力和文人相親的團隊精神,為營造菲華真善美的文壇更努力,以慰吳會長在天之靈。
二○一八年正月廿一日馬尼拉


閒聊“紅包”

磊光

閩南有句俗話說:“大人亂糟糟,囡丫愛年兜。”小孩子,廣東話叫“細羅才”,閩南話叫“囡丫”,而閩南話的“年兜”,就是普通話的“大年除夕或春節”。我們年紀小的時候,確實很希望“年兜”早日到來,因為到了這幾天,我們可以穿新衣,戴新帽,有很多好吃的,最重要的是,還有“紅包”拿。大年初一,我們很早就起床,很快就把早餐吃完,然後就趕快去給長輩們拜年,然後長輩們就會給我們“紅包”。祖父母會給我們“紅包”,伯父母、叔父母也會給我們“紅包”。接著,我們就會跟著母親回娘家去向外公外婆拜年。外婆看到我們很高興,先請我們吃“甜雞蛋”,然後就給我們“紅包”,舅父母也會給我們“紅包”,然後誼父誼母們也會給我們“紅包”,所以每個春節來臨,我都有十來個“紅包”入袋,把全部紅包裏面的錢掏出來數一數總共至少有一佰多塊錢。這個數目對我們小孩子來說,可是個大數目,因為當時一袋米只有二十塊錢。

有了這些錢就可以做很多事,首先我跟我的堂兄弟五六人“合資”組織一個“公司”。我們各拿出五元錢來買做風箏的材料,然後又一起動手,製造一些風箏來跟鄰村的小孩子比賽放風箏。起初我們常常輸給他們,因為我們所做的風箏只是一些小鴿子、小蝴蝶之類的小玩意兒,而他們做的是一些老鷹、蜈蚣等,飛到天上的時候很威風,很好看。後來我們就增加了“資本”每人拿出十元錢來買材料,我們終於製成了一隻“金龍”風箏。比賽那天,當我們把“金龍”送到天上去的時候,它搖頭擺尾的樣子十分神氣,眾人都選我們為第一名,那天我們高興極了,還到小食店裏去慶祝一番。

後來我的興趣漸漸轉移了,因為我的一位表哥很愛看書,他的房子裏有很多書。有一天,我到他家裏去的時候,順手拿了一本來看,覺得越看越有趣。可是表哥很愛惜他的書,只許我在他的房子裏看,不許我帶回家看。我覺得不方便,於是我就自己掏腰包去買書。我先買了一本“火燒紅蓮寺”,後來又買了“施公案”“包公案”,後來又買了“七俠五義”。這些書表哥房裏都有,但他又借給我。開始閱讀這些書的時候 ,覺得生字很多,只好以跳空格的形式來讀,可是也能拿到書中的一些意思,後來生字就漸漸減少了,因此就趣味越濃,後來到了我讀到小學五年級時,我就看懂了“西遊記”“水滸傳”,到了我讀初一的時候,我也看得懂“三國演義”這些書,對我日後的寫文章都很有幫助,老師經常表揚我作文寫得好。我想這應該歸功給於我的“紅包”,因為如果沒有它,我就不能買很多書來閱讀,就不能提高我的寫作能力了,“紅包”萬歲!


吃湯圓 祈緣滿
林鈴

元宵節,收到很多微信祝福圖貼和博文,很多還蠻有啟發性。無論是冬至或元宵節,我們都有吃湯圓的習俗,圓圓的,如中秋節的月亮和月餅,還有新春的年糕;即使是過年,菲律濱人也有放型狀圓形的水果在餐桌上的習慣。圓形,象徵著團圓、圓滿,當然還有錢幣的聯想,也討個福氣。

為什麽世人喜歡圓形的?莫非世事很多因緣都不夠圓滿,我們把心中的願望寄託在圓形的身上吧。

黑耶穌聖誕巡行馬尼拉、農曆除夕夜,信徒擠滿了教堂、街上、寺廟,那份虔敬和誠心令人感動,為祈福、為幸福、為健康、為發財、為平安、為順利、為感恩等等,在不圓滿、不平衡的機遇裏,我們期望圓滿的人生。

元宵節貼文裏,有幾則讓我一邊吃湯圓,一邊産生更深刻的思考。“千搓百磨,圓融無礙;散亂的糯米粉,在注水、攪拌後,成了平淡無奇的糯米團,似乎已凝聚成型,卻軟軟地,任人揉捏。在十指間輾轉,被千搓萬磨後,當初那散亂的粉已變成玲瓏剔透、小巧圓潤的湯圓。”把湯圓比喻為人生,讓您我讀了這段之後,在吃湯圓的時候,是否更懷有感恩之情,更加珍惜人生和各種因緣的不容易?仿佛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宿願。

“人生就像湯圓,歲月是皮,經歷是餡。人生就像湯圓,無論是被拖下水,扔下水,還是自己跳下水,一生中不蹚一次渾水就不算成熟。”這段話又道盡了多少滄桑歲月對圓滿的期盼。沒有經歷過,就難以領會,然而還是要學著湯圓,瀟灑的走一回。

對於每一件事,篤信因緣的存在,有此境必有其因和緣,因緣俱足,天合、地合、人合、己合,樣樣聚足,緣滿即圓滿。因此,筆者信而不迷的喜歡上圓形的象徵性,願把歡喜幸福人間託付給美麗的圓形,一粒粒可人的湯圓,吃著它,祈求緣滿和圓滿,祝福每一位讀者!
二○一八年元宵節於馬尼拉


參觀“如鷹中心”(相聲)
一民

甲:老兄,你站這裏作什麽?等什麽大人物?
乙:我不是等人,我是在等嗎哪門中華基督教會的車。
甲:今天星期四,你也去教會禮拜?
乙:不是去禮拜,是去“如鷹長者活動中心”。
甲:去“如鷹中心”幹什麽,難道你要學鷹飛?
乙:差不多。
甲:真的學老鷹飛?
乙:是的,老鷹活到三四十年,就全身老化,此時老鷹啄長到胸膛,腳、爪無力抓取獵物,羽毛長得又厚又重難於飛翔,如不採取行動只有等死。它的另一選擇飛到高山懸崖上,自擊掉它的老啄,待它硬再用啄掉雙腳待新爪堅硬後,再去拔掉全身的厚重壞毛,全身涅槃重生一樣,可再活三十年。所以我們老人退休要學老鷹更新自己,把舊人變新人。
甲:人也能變年輕嗎?(甲看乙胸前掛牌上的照片)。吔,你現在真比過去年輕!
乙:(驕傲地)因為我參加“如鷹中心”已七年了,參加各項有益活動,使我身心愉悅,看起來當然年輕了。
甲:吔,老兄,我想去參觀一下可以嗎?我也想年輕,返老還童!
乙:當然可以,不但可以參觀,你也可以參加。
甲:我不是基督徒,也可參加嗎?
乙:“如鷹中心”不分信仰,只要年齡超過六十歲,不分男女都可參加,但要遵守“如鷹中心”的規則。
甲:老兄啊!我孫子去上學,大人都去做工,我又不會開車,乘車轉車很麻煩,搭的士又不便宜,我想參加也不可能!
乙:能!你看我在等教會的車,他們到家門口接,又送到家門口,既安全又省費。
甲:那麽加入費沒有一萬也得八千吧?
乙:哈哈哈!只要登記拍照制身份牌(代工費只二百元),接送一次收一點汽車油費(每次十五菲元),其他全免。
甲:天下哪有這好事!
乙:真有這麽好事,不信上車參觀去。
甲:我還沒吃早餐呢!
乙:“如鷹中心”有麵包夾煎蛋,有咖啡免費供應來不及吃早餐的人,午餐自負,只要登記吃什麽豐儉由己,有餐館送餐服務。上下午還有點心,免費供應,咖啡任飲用分文不收。不過不要喝太多,當心“三高”!
甲:哇!這麽大方,服務又週到!我看全馬尼拉沒有第二個中心。
乙:這很難說。參加“如鷹中心”啊!好處何止這些,你自己去參觀一下,不就全明白了嗎?
甲:好!我今就去看個究竟。
乙:嘟!嘟!嘟!車來了,請上車吧!嘟!嘟!嘟!已經到“如鷹”了。45 GOV PASCUAL(我的馬路,拍一結)POTRERO,MALABON,CITY。下車吧。
甲:司機還扶著我下車真好。這人多好!
乙:各個司機都一樣。
甲:哇!這麽多人啊!
乙:今天星期四參加較少,只有幾十人。星期二更多通常近百人。活動時間從上午九點到下午四點結束。
甲:(跟大家魚貫入場)唉呀!(驚奇狀)大堂還開冷氣啊!那麽費用不少吧!
乙:這我就不知道了。(乙遞給甲一張月份活動表)這是一個月的活動內容,你看看……
甲:(自言自語越念越快)有讚美操、今日新聞、聖經故事、每日金句。活動有:天才表演、生活講座、集體遊戲、哲理淺談、談風水、作手工、編織筆筒、放眼看世界,這麽多的活動!一定很好玩!
乙:每次上午:開始讚美操,以保持身體健康;接著新聞報告,國內外新聞;接著聖經故事;從《創世紀》開始至《啟示》講解。中午休息時有禱告會,每次為長者及其親友、教會、國家、世界祈禱。
甲:這麽內容豐富!
乙:更豐富還在後頭:(急速介紹)
做手工藝:如摺紙、織圍巾、作元宵燈飾。
生活講座:增加生活知識和樂趣。
心靈之窗:使精神愉悅、心靈健康。
哲理淺談:辨別是非、分析真假學說。
醫學講座:增加醫學常識、保護身體健康。
旅行參觀:增加見識、擴展視野。
比賽活動:增進團結互助精神發揮各人特長。
節日聯歡:增加友誼,活躍節日氣氛。
禱讀默念:有箴言、詩篇、各篇金句以增進記憶。
中文之美:成語故事、詩詞聯對、文學典故等等。
甲:哇!哇!哇!太豐富了,太豐富了!
乙:還有生日會:有個人自己舉辦並宴請大家吃生日餐。“如鷹中心”每月為該月份出生的長者集體做生日吃蛋糕。
甲:這麽好啊!連生日都給做!太好了兒女也只能這樣。這樣好人?吃飽換餓,出力又出錢,不是世界大憨人就是大好人!
乙:一時說不完,還是你親自來體會吧。怎麽樣?參加吧?
甲:我有點不好意思!來這享清福!
乙:如果你願意,可自動奉獻。上帝會祝福你“如鷹中心”也會感謝你!
甲:好,我參加。我還要介紹我的好友也來參加。
乙:那麽我們可以結伴而來了。
甲、乙擊掌,行禮謝幕。



話說《菲華現代詩展》


印象所及,菲華從六十至八十年代舉辦過三次詩展,在我收藏的舊剪報裏,只有二份完整的“菲華詩展”,另一次的詩展只剪存了林騮先生主編的“五月詩展”中我的二首詩,那已是上世紀六十年代的往事了。

林騮先生編的“五月詩展”發表於一九七○年四月十九日,我只剪存了詩展第三輯中我的二首詩。

由吳先生寫的評論。可惜沒能全部收藏。第三次就是由菲華時報岷江潮贊助,文志、王勇、蔡銘策劃的《菲華現代詩展》。

介紹一下《菲華現代詩展》,該詩展參展詩人有三十位。開始見報是一九八六年三月十八日,一直到五月二十四日結束,共出三十期。每位詩人詩作十首,一共是三百首。要是能把這《菲華現代詩展》印成單行本,也是對菲華詩運的一大貢獻,給菲華華文文學增添一份美麗的回憶與紀念。

參展的三十位詩人以筆劃為序,有一樂、王若、月曲了、文志、王勇、平凡、心淩、江一涯、吳天霽、亞興智、若艾、林泥水、林泉、佩瓊、孤鵬、和權、浩青、桐江、許冬橋、莊垂明、張斐然、陳默、寒冰、雲鶴、蒲公英、劉氓、蔡銘、靜銘、曉陽、謝馨。

只有王若一位是遺作,其餘二十九位詩人橫跨了老中青三代。至今這二十九位離我們而去的又有:平凡、月曲了、若艾、林泥水、林泉、許冬橋、莊垂明、張斐然、雲鶴,再加上王若,一共是九位。現尚健在的剩下二十位。全份《菲華詩展》,當時就念過了,在剪報上我只留下二則感言。

第一則是“陳默的詩是不可多得的好詩,寫來詩意盈然,恰到好處,給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第二條對林泉的詩讀後寫下如此感慨:“林泉的詩,配上如詩的畫。真是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詩畫融一。詩是林泉的好詩,畫該是文志的好畫,古來有集句成詩,文志剪來的畫就是一幅幅美得如詩的水墨丹青,吟誦再三不忍擇手,恍如進入故國詩一般的湖光山色,與詩人、藝術家攜手同遊。”

誠如文志、王勇、蔡銘在他們的編後語中所說的“此次展出,我們嘗試以‘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形式帶給讀者新鮮的感覺,希望讀者能在賞詩之餘看一看畫裏天地,更於觀畫之後探一探詩中意境。”

三位主編之言不虛。

要是有人能再編一次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至二十一世紀的新詩展,將會給菲華文學史留下更為燦爛的一頁。

二○一八年二月二十日



談談陳素雲老師的克己為人
蔡明正

陳素雲老師,是我在中正中學的同學。我們雖是同屆畢業,然彼此間並不熟識。

念初中時,我們有兩佰多位同學。學校為利於管教,把我們分成四組。

升高中後,生數雖有所減少,還有一佰多人,分成甲乙兩組。奇怪的是,由初中到高中,每個學年都從新分組,我們沒有一次同組。

雖未曾同組,但並非完全陌生。有的雖叫不出名字,對大部份級友,多少有些面善。

後來我之所以能認識大家,包括不同組別的。因為我們初中第十屆高中第九屆級友會,已組織起來了。正巧我又當上好幾屆的聯絡主任。聯絡工作,我不靠他人,全靠自己,親力去做。先在各華報發消息,寄通知書,再以電話與大家聯絡。

如此一來,每位級友都收到通知。出席人數會很多,人多好辦事,對會務進展大有幫助。

有的級友沒收到通知書,反正我每天都得駕車出門,把通知書直接交給級友。

記得第一次拿通知書給陳素雲級友,她是獨自住在商總附近,一座高樓的天台上,一間空房,內部沒什麽設備,很簡陋。

幾個月後,她告訴我她搬了家。我一天順便前往去探望她。房間很大,當然房租貴了一點,知道她會心痛。我向她建議,可與人分租同住,可省一半,還有個伴。她不願意,怕與人家合不來!

幾個月後,再告訴我她又搬了家,是她一個學生其親戚讓出來的一間空房,其房間是在二樓,出入很不方便。她自從學校退休後,僅靠督課維生,從來是省吃儉用,年歲增高,體力衰退,在菲獨自一身,沒半個親戚。不如由我們級友會安排,把你送進婦女養老院,內有專人照顧。居留在此,忽有變故,安全是一大問題!

對於我提議,令我們級友會安排,把她送進養老院,當面並沒有拒絕,等我們級友會召會時,我剛提起曾向素雲級友建議,把她送進婦女養老院,一位女級友立即說,素雲打電話給她,說她不想進婦女養老院!夫復何言,只好閉嘴!

當級會籌慶中秋,我拿通知書去找她,房東說她在月前已搬走,不知住處。

就這樣差不多有兩年沒有她的消息,僅知道她居留在華人區,從前常在廈園看見她在內進餐,已久久沒再遇到。

後來才知道,她們幾位女同學,想讓素雲多活幾年,不管她同意與否,就是強把她送進婦女養老院,她在銀行存款,由三位女同學聯合保管。

所以才有這次今年二月四日,我們中正第九屆級友會,主持為陳素雲級友畢生儲蓄四佰萬元捐給中正校友總會,設立“陳素雲校友助學基金”,以幫助母校清寒優秀生;同時還捐一百萬給中華基督教會,充作教育慈善金。

俗語有句話說,好人難做。對以上兩項捐款,大家會同意真是仁風義舉,忘記給你居住養你的婦女養老院,如此作為,想必會用“忘恩負義”四字罵她!

其實你錯了!凡老婦人一入住養老院,便把養老院當為自己永遠的家。資助家,是每位家人的責任。

坦白告訴你,她這次真的負起了責任,數目還比捐給教會的更多,只是沒有公開讓大家知道。
3.3.2018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2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