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左侧
发新帖

用声音传播社会正能量

时间:2024-5-17 09:58 0 61 | 复制链接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第二届中国播音主持“金声奖”颁奖典礼现场。主办方供图

5月11日—12日,美丽的海滨城市山东青岛群星闪耀,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2届中国播音主持“金声奖”颁奖典礼在这里举行,中国播音主持“金声奖”研讨会、广电总局全媒体播音员主持人能力提升研讨班也在这里举办。
坚守播音阵地
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秘书长易凯介绍,中国播音主持“金声奖”于2021年设立,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主办,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承办,是中国播音主持领域的国家级政府奖。获奖者都是长期坚守且仍活跃在播音、主持一线的骨干和中坚力量。获得第2届中国播音主持“金声奖”的10名优秀广播播音员主持人和10名优秀电视播音员主持人来自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全国15个省区市。
西藏广播电视台益西卓玛是个土生土长的西藏姑娘,虽然从平均海拔4000多米的世界屋脊来到青岛,因为“醉氧”,她说自己“有点迷糊”,但“第一次看到大海,感到特别震撼;获奖是梦想照进现实,幸福的感觉很美好”。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湾区之声陈星说,澳门特区行政长官贺一诚曾告诉媒体,他每天早上都会收听大湾区之声的新闻节目《湾区,早晨!》,因为可以听到权威的新闻发布和丰富的湾区资讯。陈星也高兴地跟大家分享:2019年大湾区之声刚开播时,播音员的粤语发音有时偏向香港粤语;但最近她听香港TVB的新闻,发现他们的有些词也开始采用大湾区之声播音员的发音。
颁奖典礼现场十分有趣的一幕,来自天津广播电视台李大卫和颁奖典礼主持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沙晨、北京广播电视台李杰的互动。两位主持人现场出题,考察李大卫的应变能力,结果他施展曲艺中的“现挂”本领,现场编了一段天津快板,邀请全场观众一起鼓掌“打板”,体现出“哏儿都”天津幽默、乐观、包容的文化对李大卫主持风格的影响。
树立行业旗帜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总编室播音员主持人管理中心副主任海霞参与了两届“金声奖”的评选工作。她认为,“金声奖”连续两届成功举办,产生了标杆示范效应和引领凝聚作用,成为行业的一面旗帜。她总结梳理两届“金声奖”获奖者信息后发现:广播获奖者平均年龄42岁,电视获奖者平均年龄44岁;获奖者的平均工作年限为19年。“这意味着,获奖的背后是他们对播音主持岗位的热爱与深耕,是他们择一业、终一生的坚守与执着。”
陕西广播电视台孙凯、湖北广播电视台周恬、杭州文化广播电视集团董明等被评价为播音艺术的“不老松”,他们“一直在跑播音主持的马拉松,一刻不放松”。
广西广播电视台周宝琳、湖南广播电视台何帅、辽宁广播电视台李佳、四川广播电视台李丹……这些女播音员主持人无论端坐在镜头、话筒前,还是奔走在城乡各地,她们的自信笃定源于多年来在新闻现场“沾泥土”“带露珠”的采访。
浙江广播电视集团王志强和黑龙江广播电视台陈聪,从业都是21年:王志强让“小强热线”的镜头聚焦普通百姓,近8000个日日夜夜里,节目组共收到400多万个观众来电、30多万封来信,解决问题近10万个;陈聪在黑龙江卫视一直从事新闻直播,农家大院、施工现场、工厂车间、军营边关都留下他的足迹。
据统计,第2届“金声奖”的20位获奖者中,有8位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中国传播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院长喻梅说,2023年是中国广播诞生百年、中国播音主持高等教育创建60年,2024年中国传媒大学将迎来70年校庆。她认为,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播音主持高等教育体系已经形成,独具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播音主持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已经构建起来,“这些成就的取得是一代代从业者坚定信仰、勠力同心、奋楫笃行的结果”。
北京广播电视台李杨薇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任鲁豫都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李杨薇至今犹记当年老师“做人要有‘三心’:敬畏之心、恻隐之心、感恩之心”的教诲。在校学习时,任鲁豫一度担心自己嗓音不够好,但老师及时给予他鼓励和肯定,令他终生难忘。“每一朵浪花都应该感谢大海给予它的冲出海平面的力量。感恩师长,感恩平台,感恩时代。”任鲁豫说。
迎接新的挑战
当下,社会飞速进步,技术日新月异,广播电视工作者在变化中成长、进取。面对新媒体迅猛发展带来的注意力转移、网络直播爆发式增长带来的“主播”身份异化、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带来的AI主播加速进场等问题,他们努力学会在飞跑中调整姿态,加强学习培训,注重积累,用自己的行动证明:即使是在技术和受众需求发生巨大改变的全媒体传播环境下,播音主持仍然有着不可替代的专业性和魅力。
江苏广播电视台王丹是上世纪90年代第一批做广播直播的人,也是本世纪初人们边开车边收听的广播中的播音员,现在她还是互联网上的音频主播。有人问她,自媒体上那么多主播,AI主播也来了,你有压力吗?她回答:“我坚信:优秀的节目在哪儿,我们的听众就在哪儿。”
从最初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都市之声到如今的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频,陈旻被称为“融媒体浪潮中闪耀的多面手”,在各个领域均创作出富有感染力的作品。他说:“AI不会淘汰人,但会淘汰不会用AI的人。”
上海广播电视台何婕苦练内功,大量学习理论和各方面知识,主持的《这就是中国》节目深受观众尤其是年轻人欢迎,这次活动期间,她特别关注同行们小屏节目制作方面的经验。山东广播电视台孙晓兰参与策划并主持山东省第一档广播理论节目《宣讲时间》,她用心用情讲述新时代新思想,通过全媒体、全天候、多角度的手段,将理论宣讲变得有温度、有深度、有力度。
在颁奖典礼尾声,“金声计划”——“全国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播音员主持人能力提升五年行动”启动。该计划将进一步加强播音员主持人队伍建设,力争用5年左右时间,培养1000名播音主持业务骨干和100名播音主持教学骨干,培养100名“金声奖”后备人才,对5万名以上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播音员主持人及网络主播等相关人员进行网络培训。
作为“金声计划”启动项目,首届全媒体播音员主持人能力提升研讨班于5月11日在青岛开班。来自各广播电视台及抖音、B站等网络媒体推荐的100多位播音员、主持人,在4天的时间里深入学习研讨。
学员代表、贵州广播电视台苏东方说,心里装着群众,牢记服务人民,是20位获奖者和他们的节目受到广大观众和听众喜爱的根本原因。“网络平台上,很多人被冠以‘主播’的称谓,但我认为,‘主播’的‘主’,意味着坚持主流价值,服务主流受众,在主战场上引导舆论。渠道越多、声音越纷扰,越需要我们有责任、有担当,为人民群众提供真实、客观、理性、温暖的声音。”
《孟子·万章下》云:“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后人以“金声玉振”比喻才学精妙,声名远扬。如今,“金声”被用来命名中国播音主持行业最高荣誉。在齐鲁大地、孔孟之乡,20位优秀播音员主持人捧起第2届中国播音主持“金声奖”奖杯。最年轻的获奖者之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龙洋说:“这是一份莫大的鼓励,也意味着一份文化传承的使命担当。国家和人民对播音员主持人群体寄予信任和厚望。我将与广大同仁一道,努力讲好中国故事,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力量。”(记者 苗春)
《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4年05月17日   第 07 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2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