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左侧
发新帖

大理大学举办第二期澜湄高端论坛 杨美美介绍本国华文教育

时间:2024-5-13 16:33 0 297 | 复制链接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原标题:大理大学举办第二期澜湄高端论坛 华教中心杨美美介绍本国华文教育

华教中心讯:
5月9日,中国云南省大理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成功举办“第二期国际教育•澜湄高端论坛”,本中心副主席杨美美应邀担任本期主讲人。

“国际教育•澜湄高端论坛”由大理大学国际教育学院主办,不定期地邀请中国以及海外专家针对国际中文教育、华文教育等领域的热点话题开展学术讲座,旨在深化学术交流与文化互鉴互鉴,进一步推动国际中文教育高水平建设和高质量发展。

1938年,杨美美副主席出生于马尼拉,大学毕业于中国北京师范学院(现首都师范大学),曾在北京财贸学院任教10年。1990年,杨副主席任菲律宾侨中小学部主任,积极参与菲律宾华教改革,参加《菲律宾华语课本》编写工作。

活动由大理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教授余成功主持。

杨美美副主席的讲座题目为《菲律宾华文教育的现状及展望》。她指出菲律宾华文教育已经拥有125年的历史,目前共有21所华校成为百年名校。杨副主席认为菲律宾华教在创办时期属于华侨教育,目的是为了培养祖籍国、菲律宾、菲律宾华侨三种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提高菲律宾华侨的教育文化程度。1912年开始,东南亚地区掀起了兴办华校的热潮。菲律宾华侨在本民族凝聚力的号召下,在当地华社的积极响应下,在全国各地兴建华校,教育体系由原来的小学教育发展为中学教育。很多华校都能够拥有自己的校舍,华校的数量和规模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为现今的菲律宾华教事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杨美美副主席指出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菲化案”促使菲律宾的华文教育转型。父母将小孩交给菲佣照顾,让小孩从小就失去了学习闽南话的家庭环境和最佳时期。华校被纳入菲律宾的国民教育体系后,与中文有关的教育教学被削弱,年轻一代华人华侨被菲律宾本土文化同化,对祖籍国的感情越来越淡。1991年,本中心在菲华社会有识之士的支持下得以成立,确定了中文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法,联合中国语言专家为菲律宾编写本土中文教材,为菲律宾华文教育开创了教育教学改革的新局面。

杨美美副主席指出目前菲律宾华文教育最严重的问题是中文师资力量非常短缺,很多华校缺少专业华语教师。她希望一方面通过祖籍国争取更多的专业教师和实习生来菲律宾支教;一方面与全球华教界共同合作,建立准入制度和就职标准,开展各国之间的华语教师交流活动。杨副主席认为能够真正解决华语师资问题的方法,还是要努力培养本国的华语教师,希望“一带一路”能够设立一些教师培训项目,帮助本国华语教师完成专业化学习;希望祖籍国能够设立更多、更切实际的留学生项目,鼓励“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华裔青少年投身海外华文教育这项伟大的“留根工程”中,培养出更多具有双语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新时代人才。

微信图片_20240513163159.jpg
(图片说明)杨美美副主席讲座现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2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