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左侧
发新帖

直接点名美国中情局!此次国家安全部通报的间谍案,这个细节很特别

时间:2023-8-14 11:00 0 363 | 复制链接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DSC0000.gif

撰文 | 余晖 李岩‍‍‍‍‍‍‍‍
8月11日,国家安全部官方微信发布消息,近期,国家安全机关破获一起美国中央情报局(CIA)间谍案。
这是国家安全部微信公众号正式运行之后,发布的首个间谍案件。
案件‍‍
据国家安全部披露,犯罪嫌疑人曾某某,1971年7月生,系我某军工集团工作人员,属重要涉密人员
具体案情如下:

曾某某被单位公派至意大利留学进修期间,美国驻意大利使馆官员塞斯主动与曾某某结识,此后通过聚餐、郊游、观赏歌剧等活动逐步密切关系。
曾某某心理上逐渐对塞斯产生依赖,塞斯趁此向曾某某灌输西方价值观。在塞斯的吹嘘和拉拢下,曾某某政治立场产生动摇。
随着双方交往逐步深入,塞斯向曾某某亮明中央情报局罗马站人员身份,承诺给付巨额报酬并为曾某某全家办理赴美移民,要求曾某某提供我军事方面敏感信息。
曾某某表示同意,与美方签署了参谍协议,接受美方考核和培训。曾某某留学进修结束后,回国继续与中情局人员多次秘密接头,提供大量我核心情报,收取间谍经费。

国家安全机关经缜密侦查,获取曾某某间谍活动证据,依法对其采取强制措施,及时消除危害。
目前,国家安全机关已将该案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特别之处‍
这并非官方首次发布间谍案。
比如,2020年4月,国家安全部新闻办对外披露了几起典型案件,其中包括“军工专家成间谍、金钱驱使出卖国家秘密案”。
当时披露,张建革是某军工科研院所一名高级科研人员,研究领域涉及我国军方重要武器装备,甚至尖端武器的研发,手握我国核心机密。
不过,他还是沦为了间谍,最终他因犯间谍罪获刑十五年。
DSC0001.jpg

张建革被抓捕现场 资料画面
再比如,今年4月,国家安全机关公布一批危害国家安全典型案例,包括“航天领域科研人员赵学军被境外间谍情报机关人员策反”案件等。
赵学军在赴国外大学做访问学者期间,被境外间谍情报机关人员一步步拉拢策反。赵学军访学结束回国后,在国内多地继续与该国间谍情报机关人员多次见面,并向对方提供了大量涉密资料。
2022年8月,法院以间谍罪判处赵学军有期徒刑7年。
DSC0002.jpg

视频截图
不过,与上述几次通报案例不同的是,这次通报的间谍案中,点名曝光了“美国中央情报局”。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国安部门公布的这次间谍案,狠狠“打脸”外国情报头子的挑衅。
今年7月24日,外交部发言人毛宁主持例行记者会。
有记者提问,据报道,20日,美国中央情报局局长伯恩斯出席阿斯彭安全论坛时应询称,美在华情报网络重建已取得进展,正努力构建强劲的人力情报收集能力,以补充其他情报获取渠道。请问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毛宁表示,我们注意到有关报道,对此表示关切。
美方一边反复散布所谓中国间谍、网络攻击的虚假信息,一边毫不掩饰地宣称要针对中国开展大规模情报活动。这本身就很说明问题。中方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坚决维护国家安全。
部署‍
今年5月30日,二十届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这是二十届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的首次亮相。
这次会议分析了目前的形势,称“当前我们所面临的国家安全问题的复杂程度、艰巨程度明显加大”“要坚持底线思维和极限思维,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
今年7月1日,新修订的《反间谍法》开始施行。这是党的二十大后国家安全领域的第一部专门立法。
法律明确,国家建立反间谍工作协调机制;国家安全机关是反间谍工作的主管机关。
今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建立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清单制度的意见》,《反间谍法》被列入了学习重点。
上述意见提到,要“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律武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能力,增强依法斗争本领”。
作为反间谍工作的主管机关,国家安全部最近连续部署反间谍工作。
7月,国家安全部党委以视频会议形式举办“新时代国安大讲堂”,专题学习新修订的《反间谍法》。
国家安全部党委书记、部长陈一新说,要抓紧启动《反间谍法实施细则》修订工作,及时制定部门规章;要打造标杆,推出一批典型案例,实现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会效果相统一。
此外,中央政法委近期同样就“隐蔽战线”工作进行部署。其中,“忠诚”成为关键词。7月14日,全国国家安全系统表彰大会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书记陈文清出席大会并讲话。

陈文清强调,国家安全机关要坚持党对国家安全工作的绝对领导,矢志不渝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
陈文清指出,国家安全机关要忠诚履职、担当作为,坚定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要坚持政治建警,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新时代国安铁军。

除了国安机关,陈文清还针对其他各有关部门提出要求称,各级党委政法委和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关心支持隐蔽战线工作,为国家安全机关依法履职提供有力保障。
“全社会动员”
涉及国家安全的几场重要会议后不久,7月31日,国家安全部同名官方微信公众号完成注册认证。
DSC0003.jpg

国家安全部 网络图
8月1日,国家安全部官方微信公众号刊文《反间防谍需要全社会动员》,这也是该公众号亮相以来的“首推”。
文章提到,间谍活动是具有高度隐蔽性、专业性和危害性的严重违法犯罪行为,不仅需要国家安全机关发挥反间谍专门机关作用,更需要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共同防范,筑牢反间防谍的国家安全人民防线。
上述公号文章发布后,美国国务院发言人马修·米勒8月2日公开表态,将我国国家安全部有关宣传抹黑成“鼓励公民互相监视”。
就此,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反恐问题专家李伟向媒体表示:“我国面临的威胁不仅有一些国家对我们进行的传统间谍活动,在非传统领域的间谍活动也日趋猖獗。 随着间谍活动的范围等变得日趋广泛,手段变得越来越狡猾,仅仅靠国家的反间谍专门机构已不足以更加全面、有效、深入地来进行反间防谍工作,也需要我们老百姓参与进来。 ”
“美方声称我国鼓励公民间相互监视,这是混淆概念。”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教授李海东分析称,美方反间谍活动实际上做得比中国更广泛、更深入,而且更普及。美国有“中国行动计划”,内部弥漫着对华人作为间谍的怀疑,美方不反思自身在监视公民方面的作为,反而将中方反间谍活动贴上公民相互监视的标签,这是在混淆国际视听、诋毁中方形象。
资料 | 国家安全部 新华社 人民网 央视等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政知新媒体独家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2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