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左侧
发新帖

唏嘘!股价蒸发98%,8年亏光100亿!国资也被套!又一巨头或将退市…

时间:2022-6-19 16:00 0 445 | 复制链接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DSC0000.gif



DSC0001.jpg



看到这个K线图,你是不是也惊呆了,股价一年跌幅98%!上市之际13美元,到如今仅剩0.24美元……
股价1年蒸发98%,生鲜巨头面临退市危机
作为风光无限的生鲜第一股,每日优鲜如今正面临退市危机。
w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18日收盘,每日优鲜股价仅剩0.24美元,距离去年上市13美元已经跌幅98%。
DSC0002.jpg



每日优鲜因公司股票连续一个月低于1美元,未能按时提交2021公司年度财报,受到纳斯达克警示。近日,每日优鲜又因被强制执行533万元引发关注,可谓风波不断。
所谓一美元退市,是指纳斯达克市场规定上市公司的股票如果每股价格不足一美元,且这种状态持续30个交易日,纳斯达克市场将发出预亏警告,被警告的公司如果在警告发出的90天里,仍然不能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自救以改变其股价,将被宣布停止股票交易。
据21世纪经济报道消息,2021年6月25日,“生鲜电商第一股”每日优鲜在纳斯达克上市。上市之前,每日优鲜可以说是资本的宠儿,八年之内,共获得11轮融资,融资规模超百亿元。但上市当日就让人大跌眼镜,盘中一度暴跌36%。从那时起,每日优鲜的股价便呈一路下跌趋势。
6月2日,每日优鲜因已连续30个交易日低于纳斯达克上市合规标准的1美元,受到纳斯达克退市警示。
据悉,每日优鲜享有180天宽限期,即需要在2022年11月29日前重新达到合规要求。在宽限期内,如果每日优鲜股价连续10个交易日不低于1美元,纳斯达克股票交易所将书面确认重新合规。这也意味着,每日优鲜若在宽限期内,仍然不能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自救,以改变其股价,将被宣布停止股票交易。
截止6月15日,每日优鲜报收0.25美元/股,与13美元的发行价相比,缩水超98%。发行时每日优鲜IPO募资约3亿美元,市值32亿美元,如今却只剩5830万美元。
该公司招股说明书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0年,每日优鲜的净营收分别为35.5亿元、60亿元、61.3亿元,营收规模逐年增长。但与此同时,该公司一直处于亏损状态,同期净亏损分别为22.32亿元、29.1亿元、16.5亿元,三年累计亏损近68亿元。
目前,每日优鲜2021年财报迟迟没有公布,但根据最新披露的2021年三季报显示,每日优鲜Q3营收达21.219亿元,较2020年同期的14.412亿元,同比增长47.2%,然而亏损规模也亦步亦趋,同期每日优鲜净亏损达9.737亿元,较2020年同期的净亏损6.16亿元,同比扩大58.07%。
每日优鲜在财报中还透露,预计2021年第四季度净亏损为7.2-7.5亿元,2021年净亏损预计为37.37 亿-37.67亿元。由此可见,每日优鲜最近四年累计亏损至少105亿元。
多事之秋:拖欠供应商16亿
在上海居家封控两个多月的时间里,生鲜电商可谓举足轻重。每日优鲜、叮咚买菜、美团买菜等平台也逐渐家喻户晓。然而,生鲜电商一边积极自救,保障供应链不断供,守护居民的“菜篮子”;一边则面临着长期无法盈利、持续亏损的窘境。
最早入局、曾被资本热捧的每日优鲜,便在这个夏日迎来了多事之秋。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日前因拖欠供应商16亿元,每日优鲜被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强制执行532万元。除了拖欠供应商款项,不少消费者也指出每日优鲜货品种类少、质量良莠不齐的问题。
DSC0003.jpg



据南方周末报道,每日优鲜招股书显示,截至2020年,公司与超过2300家供应商合作。现在,供应商们正密切关注着每日优鲜的资金情况。据被采访的供应商反映,每日优鲜自2021年下半年开始拖欠货款。
“当时觉得每日优鲜这个平台相对挺大的,其次2021年上市了,我们就很看好。”来自内蒙古的供应商王兴对南方周末记者说,他从2020年开始为每日优鲜提供羊肉产品。
王兴保持着每个月50万—80万元区间的供货量,占他公司收入约1/10。
“2021年10月份,每日优鲜开始拖欠我们的费用,一直到2022年1月份,四个月的钱一直没有回款,总计超过300万元。”王兴说。
随后,他停止向每日优鲜供货,并开始寻求拿回自己的货款,多方沟通后,每日优鲜向他提出分三步走的解决办法:“等这一轮疫情过了,分三笔还钱,每笔100万,间隔一个半月到两个月给一次,年底还完。”
但王兴依旧感到焦虑,不知道最后是否能拿回自己的货款,并考虑起诉每日优鲜。
同样感到焦虑的还有来自江苏的周萍,他的公司从事水产养殖。从2021年8月开始成为每日优鲜的供货商,提供水产品。
这时候的每日优鲜,刚刚登陆纳斯达克,成为生鲜电商第一股。
“合作以后,每日优鲜就没正常结过几次账,然后就开始拖欠了。”周萍向南方周末记者表示,截至目前,每日优鲜拖欠他的货款超过100万元。他也开始追讨自己的货款,但“没人处理”。
“我找了采购,采购让我找北京总部,北京总部理也不理,说不行你就起诉去吧。”周萍叹口气说,于是他起诉了每日优鲜。经法院协商,每日优鲜给出的解决方案与王兴类似,同样是分三次还款。
“这100万9个月之内给,每三个月还一次,但第一次的还没给,我也不知道能不能有。”周萍说,按照双方约定,距离每日优鲜还第一笔货款还有不到一个月时间。
周萍还记得,2021年8月,每日优鲜来找供应商时,他觉得这是个上市公司,应该不会有问题,“我也没想到会是这样”。
在黑猫投诉平台上,关于每日优鲜的投诉有3092条,其中拖欠货款的有三条,最新一条来自2022年5月16日,内容显示,“从去年一直到现在,货款不给结,保证金不给退,原来的每日优鲜联系人联系不上,打电话总说24小时给回复,也没有人员回复,联系十几次,都没有解决。”
对于公司是否拖欠供应商货款的问题,上述每日优鲜工作人员没有直接回复南方周末记者,只是表示公司经营正常。
对此,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联系每日优鲜方面,但针对上述问题并未给予解释和答复。
履约成本居高不下
DSC0004.jpg



每日优鲜开创了生鲜电商前置仓模式。(图/视觉中国)
一致以来,每日优鲜深耕于DMW(前置仓)市场,并在招股说明书表示,计划将此次发行净收益的50%用于发展DMW零售业务。
然而,近日每日生鲜所面临的退市压力却表明,前置仓模式是一把“双刃剑”。
对此,每日优鲜相关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虽然因在供应链、仓储方面投入较大导致了运营的重资产模式,但此类自营模式更能关注细分领域,通过对供应链、仓配履约环节的改革升级,可以灵活的供应链控制能力、高效的履约流程、协同能力与数据获取能力上的优势获得市场青睐。
然而,每一枚硬币,都有正反两面。前置仓模式的缺陷也同样明显。高额的履约费用,是造成每日优鲜长期持续亏损的重要原因之一。曾有券商指出,前置仓模式盈利难在于其毛利难以覆盖履约费用。履约费用包括与产品交付和仓库运营有关的费用、前置仓和质量控制中心的租金和折旧费用等。
招股说明书显示,2018-2020年,每日优鲜的履约费用分别为12.39亿元、18.33亿元、15.77亿元,占总净收入的比重分别为34.94%、30.54%、25.72%,净亏损分别为22.32亿元、29.09亿元和16.49亿元。
2021年第一季度履约费用为4.40亿元,占总净收入的比重为28.77%,同比增长4.2%。高额的履约费用,使得每日优鲜的盈利能力承压。尽管2021年第三季度每日优鲜的营收破势而增,达到21.22亿元,同比增长47%。不过,高额的履约费用导致最终公司净亏损9.74亿元,同比增长201.66%。
在行业人士看来,农产品属于非标产品,同时属于低毛利、高风险行业。运营风险在于生鲜农产品在流通中的损耗量是很高的。农产品单个、单价的利润并不高,因此需要多SKU,满足消费者去农贸市场能买到所有东西的体验。其中的痛点是,一旦SKU少了,用户黏度就没有了;一旦SKU多了,供应链的运营风险会成倍增加。
即使是同一站点,与叮咚买菜、盒马鲜生相比,每日优鲜不仅产品品类减少,还出现配送时长为2小时等运力不足的情况。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发现,不少同品牌同规格的商品,每日优鲜售价高于其他平台,还有很多商品为云超特卖,最快次日才能送达。
雪上加霜的是,今年以来,每日优鲜因拖欠货款,被供应商断货、诉讼至法庭的新闻接连不断。据其2021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每日优鲜尚未支付的供应商欠款净额为16.52亿元,同比增加34%。
行业洗牌加剧
每日优鲜的困境并非生鲜电商的特例。行业龙头如此,更不用说生鲜电商的后来者。
去年8月,在长沙成立3年后的十荟团,开始撤出上海、青岛、福州等数十座城市,退守湖南、湖北和江西等主市场,但去年底,大本营湖南也面临失守。与此同时,十荟团的裁员行动也一直在进行当中,有员工表示,公司高峰期上万人规模的团队,目前已缩减至不足1000人。
同期,开业不足一年的宝能生鲜在西安地区关闭25家门店、南充地区关闭8家门店;对应地区的小程序也已经无法下单。有多位宝能生鲜员工爆料称,全国数万名员工被宝能集团无故多次拖欠工资。
去年10月,传美菜网部分城市服务已经关停,大区开始合并,裁员前两周就已经开启。呆萝卜App也发布停止运营公告。曾经被资本围绕的生鲜电商,此时此刻仍然摘不掉“烧钱、亏损、高成本”的标签,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钱烧完了,无米下锅。
虽然生鲜市场规模大,但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曾统计,国内生鲜电商领域,大约有4000多家参与者,其中仅有4%营收持平,88%陷入亏损,最终只有1%实现盈利。
资深电商行业分析师莫岱青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认为,2022年生鲜电商“卡位战”进一步升级。加上生鲜电商格局还未完全稳定,未来生鲜市场会呈现菜市场、超市和社区生鲜等多种业态共存的局面。总体而言,对于平台而言,未来仍然需要高资金量的投入。
创始人15岁考上中科大,曾被称天才少年
DSC0005.jpg



据新浪港股过往报道,每日优鲜招股书显示,公司创始人兼CEO徐正持股公司15.3%,拥有公司74.1%的表决权。徐正更是一位天才少年,1996年,在他15岁便考入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双学士。
2002年,双学士毕业的他加入联想,一做就是十年。
2014年年底,他与曾斌一起联合创办了每日优鲜,徐正出任CEO,曾斌出任COO,期望打透流通壁垒,做一个连接优质生鲜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平台。
DSC0006.jpg



招股书显示,青岛国资委旗下基金持股8.7%,2020年12月,青岛国信、阳光创投、青岛市政府引导基金组成联合投资主体,向每日优鲜战略投资20亿元。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郑植文,编辑:陶力)、南方周末、新浪港股
本期编辑 江佩佩 实习生 李凯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2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