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左侧
发新帖

[时事点评] “基督教会”的翻译有误

时间:2015-8-13 12:06 0 1007 | 复制链接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基督教会”的翻译有误
作者:剑客  稿件来源:商报

  上个月,菲律滨最大的本土教派“基督教会”(IGLESIA NI CRISTO或简称INC)传出兄弟阋墙的新闻,由于这个教派非常神秘,且影响力巨大,因此引起媒体关注。

  据悉,此间华文媒体纷纷使用“基督教会”来称呼INC,引起部分传统基督徒的不满,因为怕别人误会为泛指整个基督教会(Protestant、Christian)等。其实,“基督教会”这个翻译是有错误的,但为什么华文媒体会使用这个错误翻译呢,要怪只能怪INC自己。因为这是该教派的官方翻译。不信的话,可以去岷市岷伦洛的雪文街(Jaboneros)自己看看,那里的INC教堂外墙上,镶有“基督教会”四个大字,而且已经几十年了,从来没有人去纠正他们。有些媒体改用“耶稣教会”也是不准确的,因为Iglesia并非“会”的意思。

  严格来说,Iglesia的意思是“教堂”或“教会”,INC的官方英文名是Church of Christ,也就是基督教会或基督教堂。笔者的多名亲戚笃信INC,笔者也参加过他们的一些崇拜会,更替他们翻译过一些中文教义及宣传品(据说是要带到台湾传教用的),因此多少了解一点该教派的教义。

  INC的核心教义围绕在罗马十六比十六,“你们亲嘴问安彼此务要圣洁。基督的众教会都问你们安。”它“显出在主内为一家之人,以圣洁之爱,联成一体”,因此INC的教众跟传统基督教一样,都以兄弟姊妹相称,而教名则取自最后一句“基督的众教会”,也许正因如此,该教派的华人信徒就以“基督教会”这个简称来作为该教派的官方译名。这个官方译名不只是在菲律滨被广泛使用,就连他们在台湾、香港及澳门的教堂,也都使用“基督教会”。因此华文报在标题及新闻中使用“基督教会”并没有错,也不必更改。其实,此间华文报在“基督教会”后面都习惯加上(INC)以示区别,笔者认为这已经足够。

  说到INC与华人的关系,除了笔者的亲戚外,INC其实有不少华人信徒,特别是年青一辈的华裔。笔者的亲戚们已算是最早接触及信仰INC的华人了,而在他们的聚会中,笔者接触到不少该教派的华人信徒。以前家里雇有信INC的佣人时,教会有什么事情也会派华裔执事来家里找佣人谈话。INC严格禁止信徒参与罢工,因此许多华人商家喜欢雇用INC教徒。但教徒跟雇主闹矛盾时,该教派也会带他们出面跟雇主交涉。

  INC目前已扩充到世界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基本上只要有菲律滨人的地方,就有INC。也许除了朝鲜吧。在中国地区内,INC只在香港、澳门及台湾建有教堂,大陆由于禁止非官方教会,因此INC在北京和上海都设有地下教会,在家里或私人地方进行崇拜活动。

  INC组织严密,甚至有自己的私人军队(他们称保安)。记得亚罗育总统执政期间,法庭下令拘捕前总统伊斯沓拉,很多支持前总统的草根平民冲击总统府,企图发起所谓的“乙沙三”,而这些草根平民大部分是INC教众。冲击行动几乎演变成暴力冲突,部分暴民甚至扬言冲击华人区,幸好该教会内的华人高层出面力阻,华人区才躲过一劫。

  当时由于事态紧张,亚罗育总统宣布全国进入叛乱状态(State of Rebellion),并派兵包围INC在计顺市总部。据笔者当时获得的内部消息,INC高层彻夜开会商讨,其私人军队也进入戒备状态,准备誓死保卫教堂及教主曼纳洛。后来事件得以缓解,INC更转为支持亚罗育,背后真相到底如何,外人无从得知。

  二零一五年八月十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2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