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左侧
发新帖

[时事点评] 笑谈国际路线及其他

时间:2015-8-11 05:23 0 540 | 复制链接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笑谈国际路线及其他

作者:蒲公英  稿件来源:商报

“国际路线”这词,乍看起来以为是国家的什么路线政策,其实,不然,国际路线这四个字是上世纪也不知道从那一年开始冒出来的,总之,像我们这种上了年纪的糟老头,当我们年轻时就常听大人们说:“这像他是国际路线”。

“国际路线”者乃华侨娶菲女叫国际路线。以前华侨跟菲女大都是同居关系,至于侨生少女嫁给土著郎,少之又少。即使发生了,当事人的家长大都怒发冲冠,感到家门不幸出此叛逆女儿,大都能不张扬出去就尽量不张扬,扫地出门,就当少了一个女儿,侨女子,娶了土著女郎,要找个工作,总会吃闭门羹。至于上更早时期,华侨们出洋打拼,除了少数单身汉,很多在家乡都有家眷。那个时代,改在叫“留守妇女”的侨眷,很多结了婚一起生活了没多长日子,就离开新婚娇娘,很多没有怀上一男半女,不少做了望门寡,一辈子都没能再与夫婿相会。

幸运一点的,解放后,很多侨眷申请到香港,那是典型的牛郎织女,鹊桥会。

华侨在创业,妻儿在家乡,总会感到寂寞,孤为寡人,难熬漫漫长夜,遇到钟意的土著少女,一来二往就拍上了板,尤其是那些做“菜仔店”的,一个人忙里忙外,找个内助帮忙,可以帮忙照顾铺子,洗衣,煮饭,又可以生儿育女,于是就促成了一个又一个“两国王”,这里一个,家乡一个,条件好的把家乡的妻儿接到香港,每年都去一躺,就这样两头顾,成立了一家二制的家庭。

有的华侨幸福点,碰到家乡的妻子理解男人在外的困难,也就原谅了他的丈夫,甘心情愿做大娘。

有的瞒着家乡的妻子,瞒到生命终了的一天。有的,把菲妇休了,儿女也弃之不管。造就了不少中菲混血儿内心对华人充满了怨恨。有朝一日做了官,华人碰到他手上,总有得受的好在随着日子的流逝,这批血管里流着中国父亲与菲律滨母亲的血的人已日渐老去。

如今,华裔少年,男男女女都已融入菲律滨大社会中,中菲联婚举目皆是,我的堂弟,堂侄儿女,嫁娶本地人已是见怪不怪了,我的堂弟还做了大官。

中菲民族已二合为一,没有一个菲律滨人敢担保他身上没有华族的血统。

华人在这美丽的千岛之国是已扎根,茁壮了。

菲律滨的明天将会更好。

二○一五年八月八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2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