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左侧
发新帖

[时事点评] 入乡随俗

时间:2025-11-26 09:59 0 39 | 复制链接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原载于《世界日报》)

每逢菲律宾节日,华人社团即入乡随俗地挂起彩灯,分赠礼物,菲人邻居便会用生硬的中文道谢:“多谢,发财! ”

笔者见一位华商以菲语向当地员工问好,又用闽南话与老伙计交代事宜,问其经营之​​道,他笑言:“不过是老祖宗的法子加上新式管理罢了。 ”接着告诉笔者,本地员工有一种“巴哈拉那”习惯(明日复明日的拖延)。起初他很恼火,后来渐渐明白,在这个热带国度,急如星火反倒显得不合时宜。于是他学会了在催促之余,也坐下来与员工喝一杯咖啡,闲话家常。效率或许稍减,但人情却日渐深厚。

后来他又讲他的父亲初来时,只靠肩挑背扛送货,而今却已坐拥几家工厂。工厂里的货架上堆满了来自中国的调料与自己生产的椰油,彼此相邻竟无半点违和。

如今的华裔能在算盘与计算器间自如切换,能在中秋与圣诞之间找到平衡,他们的菲律宾朋友多于华人圈子,能流利地说着两种语言,却也在夜深人静时,生出难以言状的乡愁。因他们的长辈教会他们要记住自己的根。

海的那边是故土,海的这边是家园。华商们站在咸湿的海风里,已然明白经商不只是货物的流通、或货币的增值,更是一种文化的交融与共生。黄昏时分,马尼拉湾的落日将海水染成金黄,菲华人聚在咖啡馆谈论中国的新政策,分析菲律宾的形势,计算着汇率的波动,聊谈间,可能就敲定了一桩生意。偶尔也会说起故乡的祖屋,是否该拨钱修缮。

海天交界处,菲华人带着中国的记忆,编织着菲律宾的未来。他们在这千岛之国,以南洋为舞台,以商贸为语言,续写着一个又一个南洋商梦。当夕阳最后一线光芒没入马尼拉湾的海水中,万家灯火映入大海,明天太阳照常升起,生意照样要开张时,他们再也分不清何处是来路,何处是归途……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