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开启辅助访问
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搜索
搜索
首页
Portal
论坛
同城
人才网
工具
菲龙网工具
个人中心
关于我们
每日签到
本地新闻
时事评论
华人世界
斯里兰卡资讯
中国新闻
新闻视频
国际新闻
娱乐新闻
科技新闻
菲龙广场
房产网
菲龙速聘
二手交易
便民电话
美食餐厅
旅游签证
物流速运
商品买卖
二手车市场
严选
话费充值
便民电话
贺词页面
瀑布流页
汇率查询
APP下载
每日签到
我的任务
道具商店
每日签到
我的任务
道具商店
更改用户名
关于菲龙网
About US
联系菲龙网
活动回顾
加入我们
本版
用户
菲龙网
»
论坛
›
新闻频道
›
中国新闻
›
说说我这五年
菲龙网管理员8
有 237 人收听 TA
75235
主题
75689
回复
96135
积分
收听TA
发消息
加好友
本文来自
中国新闻
订阅
|
收藏
(
2955
)
菲龙网管理员8发布过的帖子
0/1
嘉南中学校友总会职员订期就职
0/1
培元中学校友会复选完竣 蔡怀强荣膺第十二届理事长
0/5
庄勇:没有担当的地方父母官
0/14
西门子高管:更多菲企转向智能基建,业务有望进一步增长
0/16
截至9月底总保费上涨13.2%
0/20
菲政府接回346名 遭贩运至缅甸同胞
0/31
时隔两年!菲律宾鹰再现古岛
0/25
菲律宾国家团结党议员再推修宪
0/28
安德集团首9月净利增至248亿比索
查看TA的全部帖子>>
说说我这五年
时间:2025-11-13 08:23
0
30
|
复制链接
|
互动交流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直达楼层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为残疾孩子做点实事
■ 孙强 河南郑州 社区工作者
孙强(左)
位于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的陇海大院社区,有郑州市唯一的盲、聋两类残疾青少年学前康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职业高中教育为一体的特殊教育学校。
几年前的中秋节傍晚,陇海大院社区门口的一幕令我至今难忘:一位满身尘土的男子,正陪着双胞胎盲童蹲在路边吃快餐。我上前询问,得知那天正是两个孩子的生日,在外务工的父亲匆匆赶回,买了孩子们盼望已久的炸鸡又要马上离去。
作为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站长和基层网格员,我意识到:我的职责不只是处理日常事务,更要看见那些被生活遮蔽的角落,用行动点亮微光。
从那天起,我和28名网格员用两天时间走遍了整个社区,摸排出86名视障、听障孩子,其中不少家庭生活拮据。一周后,“给盲童加个餐”活动在社区办了起来。当孩子们吃着热腾腾、香喷喷的鸡腿,喊我们“红马甲叔叔”,我知道,我们不只是办了一场活动,更是种下了一颗信任的种子。
服务越深入,越能看到更多被忽略的角落。残疾孩子的家长为了照顾孩子,只能打零工,生活压力大。而辖区内的批发市场商户,也不时面临尾货积压问题。一边是生计艰难的家庭,一边是经营受困的商户,为什么不能把他们连起来?我们发起“以卖代帮”公益行动,搭建“商户+家长”互助平台,得到40多家商户和80多名家长积极响应。群众评价说:咱社区的网格员不只是传话的,是真能办成事的。
如今,在党建引领网格化基层治理体系下,我们每天主动下沉排查,手机一键上报,系统自动派单、跟踪督办,打破了“管得了的看不见,看得见的管不了”的困局。越来越多的社区群众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扶危共济、共建共享,成为陇海大院的一抹新风尚。
站在“十五五”的门槛上,我满怀期待和决心。再宏大的蓝图,最终也要落在一个个社区、一桩桩小事。而那一张张笑脸,就是对我们社区工作者、网格员最好的鼓舞。
(本报记者 张文豪采访整理)
推动建筑工业化向前发展
■ 蒋克柱 广东广州 工程师
蒋克柱
我在中建四局投资发展公司科创事业部担任工程技术负责人。我们公司最近的一大喜事,是将建筑预制构件成功卖到香港,这说明我们探索建筑工业化的路子走对了。
这条路,我们已经走了10余年。早在2013年,公司就在东莞建立了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生产基地。当时珠三角地区相关企业对建筑工业化的探索尚属起步阶段,不仅市场不太认可,技术路线也不成熟,我们无法照搬国外的技术体系,只能边做工程边摸索。
建筑工业化,就是通过工业化生产方式对传统建造方式进行系统性变革,需要全方位的技术创新。比如,为了解决传统混凝土在塔吊施工中重量大、难吊装的问题,我带着团队在实验室泡了半年多,不停地调试配比,终于做出了强度相当但容重降低40%以上的轻质陶粒混凝土。新材料“减重不减质”,导热系数更低,能大幅提升建筑保温性能。
作为工程师,我先后参与了多个装配式建筑项目的建设,其中有些被列为国家装配式示范项目,但最让我高兴的是,在技术体系和产品体系上的积累,最终帮助我们叩开了香港市场的大门。
香港和内地建筑行业的标准差异大。我们对照香港标准,逐一调整技术参数、优化工艺流程、梳理产品结构,最终获得了相关单位的认可,并成为多个建筑项目的指定供应商。现在,我们正摩拳擦掌,要在港澳市场大干一番,并准备开拓东南亚等海外市场。
“十四五”时期,我带队研发的系列功能性建筑新材料从实验室走向了工程应用,创新技术也有了大规模推广的条件,我很欣慰。面向“十五五”,我希望团队能在模块化建造、绿色低碳建造等专业领域沉下心来,开发出体系化、标准化、系列化的产品解决方案,为推动中国建筑工业化向前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本报记者 程远州采访整理)
“板凳龙”继续舞下去
■ 夏传红 重庆 非遗传承人
夏传红(左一)罗川摄
“跑、跳、翻、滚、跃、转、合、带”,这是我学会的第一套基本动作。
我叫夏传红,来自重庆市南川区石溪镇,是石溪镇中心小学校的一名体育老师,也是重庆市非遗“石溪板凳龙舞”第十四代传承人。
家乡的板凳龙舞起源于清末,至今已有140余年历史,石溪也被称为“板凳龙舞之乡”。为了将板凳龙舞更好地传承下去,镇里决定将它引入校园,我主动接下了这个担子,这一干,就是25个年头。
起初,我对板凳龙舞很感兴趣:白天,我在学校里上课;晚上,我就骑车拜访乡里的老艺人,跟他们一招一式地学、一点一滴地记。学成后,我自学电脑排版,从零开始编撰板凳龙舞教材。有了教材,我又琢磨着提炼板凳龙舞基本招式,编成适合学生表演的板凳龙操和板凳龙舞,每天大课间都带着学生们练。
慢慢地,开始的兴趣变成了一种责任。除了教技法,我还给学生们讲述板凳龙舞的历史渊源、拆解每个动作的含义,开设手工课,教孩子们亲手制作板凳龙,让他们在看得见、摸得着的过程中加深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我还把板凳龙舞引进石溪镇的各个社区,组织相应的舞队,让更多乡亲参与到板凳龙舞的表演和传承中来。
“十四五”时期,我带队参加过各级展演和比赛,想让板凳龙舞走向更大的舞台。2025年,由我指导的板凳龙舞登上了央视春晚重庆分会场,多年的坚持收到了回报——家乡的老手艺终于被更多人看见了!
展望“十五五”,我充满了干劲。我希望在守住原汁原味的基础上,继续做好板凳龙舞的创新,重点培养并留住一批传承人,借助数字化手段进一步扩大板凳龙舞的影响力;同时,把板凳龙舞与乡村全面振兴结合起来,吸引游客走进石溪镇、亲身体验板凳龙舞,让这条从乡土中生长出来的板凳龙,继续向前舞下去。
(本报记者 沈靖然采访整理)
“盘活”我们的晚年生活
■ 高正升 甘肃古浪 农民
高正升 姜财基摄
“老高,快收拾家伙,《逛绿洲》排练得赶早!”一大早,老伙计的电话就透着热乎劲儿。我赶紧把擦得锃亮的二胡装进布套,三步并作两步出了门。
我今年68岁,是甘肃省古浪县人,大家都喊我“老高”。以前在山里种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日子过得单调。2020年,我搬迁到横梁乡绿洲小城镇的新安新村,没想到,大院里建起的一老一幼关爱服务中心,把我们的晚年生活“盘活”了。
屋外冷风裹着霜气,服务中心里却暖得能焐热心窝。一踏进曲艺室,熟悉的热闹劲儿就裹着暖意扑过来:老王眯着眼拉二胡,李姐和几位老姐妹对着镜子练广场舞,老张敲着梆子,跟着二胡声哼唱自编的小调……现在的生活,以前在山里做梦都不敢想。
这座关爱服务中心是2022年10月建成的,里面棋牌室、曲艺室、台球室一应俱全,一次能容下三四百名老人活动。如今在古浪,这样的地方越来越多,我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全方位的养老服务。
食堂的工作人员知道我们肠胃弱、爱吃清淡口,食材搭配得特别用心,做的饭很合胃口。中午12点,我端着热乎饭,和老伙计们围坐在一起边吃边聊,笑声就没断过。这饭吃着舒心,价格也实在,一顿才3元。
有时我去乒乓球室和老伙伴玩一玩,锻炼身体,球拍的碰撞声和大家的笑声混在一起,热闹极了。说实话,现在的活动室建得宽敞明亮,我们玩得也很尽兴。当然,温暖的日子离不开工作人员的默默付出。他们每天早早到岗,把中心里里外外打扫得干干净净,贴心照料我们的饮食起居,耐心听我们说需求、提意见。
日子越过越有滋味,让我们对“十五五”的生活更加期待。我盼着关爱服务中心能更进一步——多开展一些适合老年人的文娱活动,菜品更丰盛一点,功能区也可以多一些。我相信,以后我们在关爱服务中心里会玩得更开心、吃得更舒心,晚年更加幸福,日子过得更加甜蜜!
(本报记者 宋朝军采访整理)
冰雪经济更加“火热”
■ 蔡慧瑜 吉林长春 旅游从业者
蔡慧瑜
气温逼近零下,长春即将换上银装,迎来新雪季,这也是我们最期待的日子。
我在长春天定山旅游度假小镇工作,过去5年,我在冰天雪地里亲历冰雪经济“升温”。在天定山滑雪场的雪道上,有着越来越多的滑雪爱好者;在冰雪新天地的冰雪世界里,见到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
冰雪经济“热辣滚烫”,北京冬奥会点燃了大家“上冰雪”的激情。这份激情传导到消费端,无论是冰雪运动,还是冰雪旅游,参与人数较过去都有了爆发式增长。每年冬天都是我们这里最“火热”的时候,这也坚定了我们深耕冰雪经济的决心。
今年新雪季,长春市提出要围绕“学滑雪 到长春”和“冰雪新天地 粉雪嘉年华”这两大主题,打造冬季旅游胜地。为了响应号召,我们运营的项目也将全面升级,努力为市民游客提供更丰富的体验。拿长春冰雪新天地来说,园区面积扩容到156万平方米,不仅开发了“千米雪漂流”“激情冰滑梯”等30多个项目,还有独具特色的“中国雪里屯”系列消费场景,并新增“暖屋排队”“品牌商街”等综合服务。
展望“十五五”,我相信冰雪经济定会迈上新台阶。无论是“冰雪+文旅”,还是“冰雪+体育”,抑或是“冰雪+商贸”,未来均有广阔前景。在文旅方面,我们谋划着进一步丰富业态,撬动更多文化资源;在体育领域,期待冰雪运动能进一步融入大众生活,特别是培养更多青少年的冰雪运动习惯。
冰雪经济,“热”力无限。接下来,我们也将努力塑造冰雪新亮点,以创意和服务,让冰雪经济更加“火热”!
(本报记者 郑智文采访整理)
编织“智慧气象安全网”
■ 寸怀诚 浙江绍兴 创业者
寸怀诚(左)
在位于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的实验室里,屏幕上跳动的雷达回波,是我与天空对话的语言。作为浙江华盛雷达股份有限公司的创始人,我每天的工作,就是带领团队研发更精准、更灵敏的相控阵天气雷达,让它们成为捕捉风云变幻的“千里眼”。
我本科在上海交通大学学习电子工程,毕业后投身通信行业,曾经有一次创业上市的经历。2014年,我重新出发,投身于当时国内企业少有涉足的气象雷达领域。很多人不解,但我深知,气象科技关乎国计民生,精准的预报预警能守护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创业这条路并不容易,我们从零开始,与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所、国防科技大学等顶尖院所合作,啃硬骨头、攻核心技术。2016年,公司自主研发的第一台X波段相控阵天气雷达样机诞生,成功填补了国内在气象精细化探测领域的一项空白。
“十四五”时期,我们企业飞速发展。国家强调科技自立自强,鼓励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之路,这给了我们很大的信心。我们相继突破了数字波束形成、同步协同观测等关键技术,实现了从核心芯片、模块到整机的完全国产自主可控。目前公司已取得专利与软著140余项,更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如今,我和团队的目光投向了“十五五”。低空经济越来越受重视,而低空飞行的安全,依赖对“微气象”的分钟级、米级精准感知,这正是我们施展才干的舞台。我们正全力构建覆盖0至3000米的低空气象立体观测网,用自主研发的相控阵天气雷达、激光测风雷达等监测设备,通过一系列技术,打造低空气象服务决策平台,为未来的无人机、空中交通编织一张“智慧气象安全网”。
我最大的心愿,是当人们谈及低空安全、气象精准监测时,就能想到中国自主的相控阵雷达技术。我希望,我们团队的努力不仅能成就一家企业,更能带动一条产业链,吸引更多年轻人投身科技创业。
(本报记者 刘军国采访整理)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为受访者提供
本版背景图片由AI生成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5年11月13日 第 12 版)
回复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点我进行验证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关闭
站长推荐
/1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新闻/娱乐/生活资讯生活通,带你了解菲律宾多一点!
查看 »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