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左侧
发新帖

未来城市低空交通跃向新高度

时间:2025-11-11 08:55 0 34 | 复制链接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图为亿航EH216-S“空中的士”在空中飞行。受访者供图

坐进机舱,系好安全带,按下启动按钮,随着多支螺旋桨高速旋转,记者乘坐的无人驾驶低空飞行器稳稳飞起,缓缓升至几十米的高空。悬停、转向、巡航,飞行器按照预设路线全自主飞行。
这个名为亿航EH216-S的无人驾驶载人飞行器最大航程为30公里,最快飞行速度可达130公里/小时,仅需十几分钟,便可从市中心到郊区,把城市内通勤从地面带到空中。
发展“低空经济”已经连续两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业内人士认为,中国的低空经济已迎来了“起飞”时刻。在这之中,被誉为未来城市低空交通工具的无人驾驶载人飞行器(俗称“空中的士”)将有望成为未来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够缓解地面交通压力,减少拥堵和排放,还能够为人们提供更加高效、舒适的出行体验。
未来城市低空交通工具长啥样?它的技术方向是有人还是无人?会给我们的城市交通和城际交通带来哪些改变?带着这些问题,本报记者近日来到广东省广州市亿航智能——一家专注于研发与制造多元化的无人驾驶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产品的科技公司进行了采访。
三个技术名词
随着中国低空经济技术应用不断上新,一些新技术名词诸如UAM(城市空中交通)、AAV(载人级自动驾驶飞行器)、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也逐渐走进公众的视野。
他们分别是什么意思?
“UAM是以eVTOL、无人机等为载体,在城市低空域开展的立体化运输体系。其核心特点包括垂直起降、环保低碳、避开地面交通拥堵,并覆盖载客运输、物流配送、医疗救护等应用场景。”亿航智能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胡华智告诉本报,“中国在eVTOL适航认证领域处于国际前列,以亿航智能为例,我们的EH216-S已获全球首个载人eVTOL型号合格证和生产许可证,具备载人商业运营的资质。”
AAV是一种利用先进航空技术和自动化系统实现无需人工操作的空中运输工具。其核心概念在于“载人”“自动驾驶”和“飞行器”三个关键要素的结合。该类飞行器通常采用电动或混合动力推进系统,具备垂直起降(VTOL)能力,能够在城市及周边环境中提供安全、高效、环保的短途或中途交通运输服务。
“eVTOL结合了直升机的垂直起降优势与固定翼飞机的高效巡航能力,同时具有低碳排放的特点,更适用于低空应用场景。”胡华智说,“eVTOL作为一类全新的民用航空器,从诞生到如今可以进入到商业应用,最重要的价值就是融合创新。不仅结构比过往的通航飞行器有了更多的改变,飞行、管控、运行、运营都是全新的模式,电力驱动、无人驾驶、集群调度、分布式动力、IT全备份也都是全新的变革。”
驾驶“空中的士”,选择有人驾驶还是无人驾驶?
“我们从研发之初,就选择了无人。”胡华智告诉本报,“从技术角度来看,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在多个方面超越了人类驾驶员的能力。例如,能够更好地应对复杂的天气条件和飞行环境;飞行线路固定,减少了不确定性。此外,无人驾驶飞行器在运营成本上具有优势,单座成本较有人驾驶航空器大大降低,且未来可进一步减少地面人员配置,实现全无人运行体系。这些因素共同促使我们选择了无人驾驶技术。”
仔细看EH216-S的造型,会发现它的机翼在机舱的下方。“机翼向下的设计主要是为了减轻飞行器的重量和提高飞行性能。在航空业中,对重量的敏感度极高,减重意味着更高的效率和更低的油耗。将螺旋桨放置在机翼下方,可以有效减少座舱的重量负担,使座舱设计更轻、更薄,从而提升飞行器的整体性能。同时,这种设计也符合现代飞机的发展趋势,如下单翼设计,通过将机身重量转移至地面,提高了飞行效率和燃油经济性。”胡华智说,“至于安全性,我们有冗余备份设计,机舱的材质也经过多次碰撞测试。”
两个应用场景
未来的城市低空交通是什么样的?
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早晨,你不再需要挤在拥堵的道路上,与成千上万的汽车一起缓慢前行。而是像科幻电影中的主角一样,坐进“空中的士”,几分钟后便已经翱翔在城市上空,心情也随之变得轻松愉悦。这种全新的通勤方式,不仅极大地节省了时间,更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了乐趣和期待。
“传统的地面交通受限于二维平面,而空中交通则可以充分利用三维空间,实现垂直方向上的交通流动。这将极大地提高城市的空间利用率,缓解地面交通压力。”胡华智认为,随着eVTOL的发展,UAM这样的城市低空交通会成为未来城市交通的发展方向之一。
“通过在空中规划多条航线,可以实现更加高效的交通流动。例如,在高峰期,可以通过增加‘空中的士’的数量来缓解地面交通拥堵,提高整体交通效率。”胡华智说。
在低空经济的发展版图中,城市内交通和城际交通可以成为无人“空中的士”大展身手的地方。
“我们的业务主要集中在两个场景:城内交通和城际交通。在城市内,我们提供的是‘空中出租车’服务,旨在帮助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提供快速、便捷的出行方式。在城市之间,我们则利用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的高稳定性和强抗风能力,实现短途的城市间飞行。这两种场景的应用,不仅展示了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技术的广泛适用性,也为未来的城市交通提供了更多可能性。”胡华智说。
在城内交通方面,亿航智能自主研发了旗舰产品——EH216-S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EH216-S是一款不需要飞行员的载人垂直起降航空器,目前已经在全球完成超过8万架次的安全飞行,可以应用在载人交通、空中游览、空中物流、医疗应急响应等场景。
相比于传统通航客机或直升机,EH216-S体积较小,机动性强,占地面小,起降方便,噪声较低,适合低空短途的出行服务。相较于eVTOL同类产品,EH216-S新增了无人驾驶、预设航线、集群管理等技术优势。
迄今,亿航智能的EH216-S系列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的飞行足迹遍布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和非洲的21个国家,包括中国、美国、加拿大、荷兰、奥地利、西班牙、比利时、日本、韩国、泰国、印尼、巴西、墨西哥、卡塔尔、沙特阿拉伯、阿联酋等。
在城际交通上,10月13日,亿航智能推出了新一代长航程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VT35”。该机型为复合翼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主要面向跨城市、跨海域、跨山区等中长途交通出行场景。
VT35可以直接复用EH216-S的起降场,包括公园、写字楼顶、停车场等城市内起降场地,都可能成为VT35的“停靠点”,方便乘客从一个城市中心直抵另一个城市中心。同时,现有EH216-S的起降点与运营点未来也可部署VT35,不仅可以丰富低空应用场景,也将提升基础设施的利用率。
四张“准入证”
作为航空器,要想从实验室走向天空,是需要来自国家审核和颁发的行业“准入证”的。
今年3月28日,亿航智能EH216-S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的运营航司——广东亿航通用航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亿航通航”)及合肥合翼航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合翼航空”)收到了由中国民用航空局(CAAC)颁发的全国第一批载人类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营合格证(OC)。
运营合格证(OC)用于确认可载人的航空器EH216-S符合中国民用航空局与运行相关的技术、管理和安全标准要求,持有OC的亿航通航与合翼航空可以合法合规进行商业运营,提供付费载人运营服务,开展低空经济相关的消费场景。
首批载人类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营合格证(OC)是中国民用航空局在载人类无人驾驶运营技术和管理标准上形成的一个全新民航运营体系,过程中攻克了多项技术难题,对全球范围内智能化、无人化、数字化新型民用航空发展具有行业里程碑的意义。
“国家在政策、法规和准许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中国民用航空局在飞行标准、适航审定等方面进行了大量工作,确保了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的安全运营。”胡华智说。
据了解,EH216-S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是全球首款获得型号合格证(TC)、生产许可证(PC)、标准适航证(AC)三大“通行证”的载人eVTOL。而这个拿到首批OC的“空中的士”,之所以可以先后拿到这4张行业“准入证”,是因为其在走向商业化前,经过了10余年漫长的技术研发和验证。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对低空经济发展的推动支持和政策,让研发团队把技术梦想变成了可以落地的现实。(本报记者 杨俊峰)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5年11月11日 第 05 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