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左侧
发新帖

高质量发展故事汇|创新实践“人文经济学”——推动文化与经济融合发展

时间:2025-10-28 20:29 0 54 | 复制链接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文化如水,润物无声,连接着一个民族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文化很发达的地方,经济照样走在前面。可以研究一下这里面的人文经济学。”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提出了“人文经济学”的重大命题。
今日之中国,很古朴也很时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领‘新国潮’,消费市场掀起‘中国风’,人文与经济交融共生、相得益彰。”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做客人民日报“高质量发展故事汇”栏目时说,“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
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度融入现代生活
戴斌列举了这样一组数据——2024年,全国博物馆接待观众14.91亿人次,文创产品销售收入34.28亿元;全国文化产业实现营业收入19.14万亿元,营收规模再创历史新高;国内居民出游56.2亿人次,总花费5.8万亿元。文旅融合出新出彩,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
9月30日,故宫博物院推出“百年守护——从紫禁城到故宫博物院”大展。“在近代中国社会变革的大潮中应运而生,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与时偕行,故宫博物院不仅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更焕发出时代的光彩。”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朱鸿文说。
故宫及其藏品,蕴含着中华五千多年文明,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无论是‘文化+科技’的深度融合,还是跨界合作的多元探索,我们始终坚持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朱鸿文举例,“数字文物库”里,有15万多件文物的高清图像,面向公众免费开放;“全景故宫”实现随时随地游览四季变换的紫禁城;《我在故宫修文物》《上新了 故宫》《只此青绿》《故宫之声》《甪端》《猫神在故宫》等文艺作品,让庄严的紫禁城变得亲切可感、生动鲜活。
戴斌表示,推动高质量发展,文化是重要支点。这些年,各地博物馆“花式整活”,为广大观众带来生动、立体、鲜活的文化体验,不仅点燃了“博物馆热”,将文化的灯火拨得更亮,同时也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度融入现代生活,将文化存量转化为消费增量,不断激发文化和旅游市场的澎湃动力。
把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果不断转化为文化繁荣发展的动力
文化的力量是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和“助推器”。同时,经济发展也为文化繁荣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拓展了广阔的市场空间,推动文化产业在规模增长和品质提升的基础上创新前行,有效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消费驱动、文旅融合、科技赋能,如何进一步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在福建武夷山,广大科技特派员走出实验室,深入田间地头,“把论文写在田野大地上”。
福建省南平市科技特派员郑玉成就是其中一员,“我们青年科技特派员要做的,就是扎根茶山,把祖辈‘看天做茶’的经验,转化为大数据模型;创新制茶工艺,帮助老乡建设绿色生态茶园;搭建无人机‘空中茶路’,省时省力为茶青锁‘鲜’。”
“一茶兴百业”,茶科技、茶产业快速发展,让茶农腰包更鼓了、日子更美了,茶文化也跟着火了起来,以更鲜活的姿态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多人因为茶认识了武夷山、来到了武夷山。
“实践证明,经济对文化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不可或缺。”戴斌表示,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把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果不断转化为文化繁荣发展的动力,提升文化引领和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打造新场景、新空间、新产品、新业态,在传承创新中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文化赋能经济,经济彰显文化。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新时代的人文经济学,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体现了高质量发展的初衷。
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文化是重要因素。各地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如何以文立心、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今夏爆火的“苏超”给出了答案。
据国家体育总局8月19日公布数据显示,苏超单场上座超6万人,带动江苏全域多场景消费380亿元。“我们要做的,不只是让人来,更是愿意留。”苏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钟芸菲说,在苏州,文化是流动的烟火气,是鲜活的日常,“我们用文化织线,一针一线,绣出的是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当年轻人觉得‘老城有意思’,当老居民觉得‘生活有滋味’,这座城,才算真正‘活’了起来。那烟火升腾处,正是人们的幸福落脚地。”
“人”是人文和经济学的结合点。“新时代的人文经济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不断提升人民的幸福指数。”戴斌说。
戴斌表示,新时代新征程,各地要坚持深入研究人文经济学,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继续推动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浸润人心的文化力量;找准文化消费增长点,提升文化科技创新能力,增强文化软实力;更好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树高千尺有根,水流万里有源。“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划之年。踏上新的征程,让我们共同写好‘人文经济学’这篇大文章,奋力作答‘文化很发达的地方,经济照样走在前面’的时代命题。”戴斌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