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开启辅助访问
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搜索
搜索
首页
Portal
论坛
同城
人才网
工具
菲龙网工具
个人中心
关于我们
每日签到
本地新闻
时事评论
华人世界
斯里兰卡资讯
中国新闻
新闻视频
国际新闻
娱乐新闻
科技新闻
菲龙广场
房产网
菲龙速聘
二手交易
便民电话
美食餐厅
旅游签证
物流速运
商品买卖
二手车市场
严选
话费充值
便民电话
贺词页面
瀑布流页
汇率查询
APP下载
每日签到
我的任务
道具商店
每日签到
我的任务
道具商店
更改用户名
关于菲龙网
About US
联系菲龙网
活动回顾
加入我们
本版
用户
菲龙网
»
论坛
›
新闻频道
›
科技新闻
›
适老支付调查(下)|亲测:便利外衣下的“默认隐忧” ...
菲龙网编辑部7
有 744 人收听 TA
156583
主题
156600
回复
183102
积分
收听TA
发消息
加好友
本文来自
科技新闻
订阅
|
收藏
(
2953
)
菲龙网编辑部7发布过的帖子
0/162
东西问丨纯闻法师:虚云三下南洋如何促进多元民族信仰交流融合?
0/181
东西问丨阿塔西:中国瓷器如何影响泰国陶瓷的形与神?
0/178
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开幕 聚焦全球金融高质量发展
0/168
下一个五年,“开放”二字为何更显重要
0/164
外媒解读四中全会重要精神:中国的成功将促进地区发展,激励世界
0/181
聚焦贸易便利化 中国将新出台9条政策措施
0/168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英制裁中国企业答记者问
0/200
外交部:中美进行了坦诚、深入、富有建设性的交流磋商
0/169
王毅同美国国务卿鲁比奥通电话
查看TA的全部帖子>>
适老支付调查(下)|亲测:便利外衣下的“默认隐忧”
时间:2025-10-27 15:07
0
130
|
复制链接
|
互动交流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直达楼层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本想网购一桶花生油,结果收到五条快递信息,五桶油排着队送到家里来……"消费者王阿姨近日向北京商报记者讲述了这一让人啼笑皆非的经历,她起初并不知晓是何原因,直到翻出支付订单才恍然大悟,原来是随手勾选的"先用后付",让钱包"悄无声息"地帮她买了单。
这样的场景并非个例。当消费者在购物平台薅"0元下单"羊毛时,付款页系统"自动推荐"的支付方式常被忽略;当部分中老年群体对着"先用后付"的账单一头雾水,在App的"设置""我的""支付管理"中反复寻找关闭入口时,一场关于"便利"与"隐忧"的博弈,正在无数用户的指尖悄然上演。
在功能开通环节,平台的"便捷性"发挥到了极致,这无疑便利了消费者的购买,但如何在层层设置中关闭功能,却也让部分不熟悉操作的消费者犯了难。
究竟,各家平台的先用后付、免密支付功能是如何设置的?背后有哪些考虑?针对中老年人群又有哪些特殊功能?北京商报记者对多家平台展开了实测和采访。
亲测:优先勾选,关闭复杂
近日,北京商报记者对包括淘宝、拼多多、小红书、携程等在内的多家主流电商购物、生活服务平台免密支付及先用后付功能,进行了全方位实测。
功能开通环节上,通常来看,平台会在用户确认商品、选择支付方式的一环嵌入"开通免密支付""选择先用后付"的选项。相关功能的开通过程较为简单,一般仅需同意服务协议、输入支付密码即可。
以淘宝为例,用户在商品付款时,选择开通先用后付,即可"获得0元下单权益"。用户可在此过程中,选择扣款顺序(花呗为首选支付方式或按支付宝顺序扣款),也能稍后在"支付设置"中调整。页面含提示"开通则同意《先用后付服务协议》及先用后付场景下使用免密支付"。
对于免密支付,一项重要的设置即单笔免密额度,大部分平台可以在"支付设置"中调整,范围从100元到1000元不等,修改需输入密码。免密支付的付款顺序则仅有部分平台如淘宝、携程、拼多多可调。
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在产品设计方面,不同平台展现出差异。其中,小红书的先用后付,主要基于微信、支付宝的"授权"运行,即功能的开通、关闭均需跳转到微信、支付宝App中。从该流程来看,是用户同意在微信、支付宝中,拥有该平台的快速支付权限。
而另一部分平台如携程等,除了这种跳转类免密支付形式,还有平台自有产品"极速支付"。此类服务由平台关联支付机构运营。在业内看来,此举一方面为提升消费者付款效率,另一层面实则也暗藏构建内部支付生态的考量。
短视频平台同样进行了多种小额免密形式的区分。在平台内,银行卡、微信、支付宝的免密支付需要分别开通,免密额度、运用场景略有不同。此外,还有一项"小店购物极速支付",根据介绍,单笔200元内,系统智能优选免密支付进行扣款,可大幅提升福利品抢购成功率。
某支付机构相关人士向北京商报记者透露,"极速支付"的体验会更加"极致"。免密支付下,若当前的支付方式扣款不成功,支付就会失败;而极速支付会轮扣完所有的支付方式以确保成功率,但额度会更小一些。除此之外,二者在用户端展示、平台推荐倾向上没有太大的区别,平台还是会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来推荐。
创新服务为何频遭质疑?免密支付与先用后付藏何隐患?在实测过程中,一些困扰消费者的典型场景也同时暴露出来。一方面,仍有不少平台将免密支付、先用后付功能与优惠券、折扣绑定,利用诸如"0元下单"的宣传语替代传统的"立即支付",点击即被引导进入功能开通界面,或在付款完成后,以弹窗形式跟进询问用户是否开通服务。
相比平台对开通该功能设计的便捷和迫切,北京商报记者在实测中也发现,这一系列功能的关闭则要显得复杂得多。部分平台跳转至微信、支付宝的免密支付,需要前往对应App中关闭;平台内部的"极速支付",则需要在平台内操作,步骤往往在5步以上,需要点击平台、更多工具、支付设置、小额免密设置等,再点击对应功能、关闭相应服务。
此外,在功能开通后,符合额度条件的情况下,商品付款时平台通常会优先为用户勾选免密支付方式,尤其是上文提到的平台自有产品"极速支付"。这在节奏较快的操作过程中,也易使得用户常出现使用非个人意愿支付方式的情况。
先用后付同样如此。例如,在亲测中,淘宝会优先勾选先用后付,其次是免密支付。其中,有一项"先用后付为优先支付方式"的设置为默认开启状态;携程则是根据用户的上一次消费选择,系统自动勾选极速付款或普通支付;而拼多多的"多多钱包免密",开通后购买商品付款时即会优先多多支付,且"更换支付方式"按钮很小,这也是用户常提到在商品界面只要点击"马上抢",就极易直接支付成功的诱因之一。
"开通是我操作的,支付方式也能选,但很少有人会每次都逐字看条款。万一我手滑没看清订单,免密支付连二次确认都没有,连‘反悔’的机会都不给。这些快捷的支付方式,要是能有个确认步骤缓冲一下,也能让人冷静点。"消费者李先生的吐槽,道出了无数用户的心声。
而这,也恰恰印证了不少受访者为何对免密支付、先用后付感到排斥。
正如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首席专家、主任曾刚指出,部分群体对数字金融产品的理解能力有限,容易将"免密"理解为"免费",对"先用后付"的还款义务认知不足,加上操作失误率较高,因此极易陷入重复消费或债务困境。
近日,针对免密支付、先用后付等这些被平台力推的创新支付功能,北京商报记者随机采访了十余位中老年人,9位向记者"吐槽"了该功能的风险及自身担忧。从反馈的情况来看,6位中老年用户曾遭遇小额免密支付被动开通或误操作开通的情况,仅2位用户是自己主动选择使用该功能。
回应:额度限制和风控把关
既有隐忧,为何平台仍热衷于推广这两类功能?这背后或涉及一场消费者认知与平台商业逻辑之辩。
一方面,免密支付与先用后付确有其优势所在。微信支付方面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免密支付设计的初衷,是在微信支付成熟的支付分体系和严格的风控能力的基础上,优化用户在特定场景的快速支付体验。例如在乘坐公交地铁场景,用户在出站时可通过免密快速支付车费,避免造成出站拥堵;水电煤按月缴费自动扣款,防止忘记缴费导致停水停电等;其他日常场景包括电商购物时的小额免密支付,滴滴打车的下车自动扣款,充电宝租借归还自动扣款等。
"在日常的电商促销秒杀、直播限量抢购等场景,用户对于支付的速度和便捷性有更高的要求,这些场景也是用户开通免密支付的主要来源。"某支付机构相关人士说道。从平台视角来看,提高支付成功率、降低试错成本是关键。相应地,也有助于商家转化率提高、增加"回头客"。
另一方面,多家平台向北京商报记者强调,平台对于免密支付、先用后付有充足的安全保障措施。"最终选择权始终在用户手中。为了兼顾用户体验与支付安全,平台一般都会给免密支付设定较小的额度,通常是根据用户的消费习惯推荐一个额度,用户也可以在上限之内,根据自己的需求来修改免密限额。"
微信支付方面表示,免密支付和先用后付,都是微信基于用户以及行业场景的使用需求,为商家提供的支付工具。在应用和设计方面,商家会基于自身的产品路径进行引导。但为了保障用户的体验和权益,如果用户对商家有相关的客诉,微信支付也会核实情况,积极协助处理。用户也可以在微信内便捷管理、快速关闭在商家开通的免密支付服务。
"微信支付为确保资金安全,在内部的风控系统对每笔交易提供全链路的数据核对。针对外部的诈骗、盗刷等交易安全风险,智能风控系统会对可疑交易进行监测,在用户支付成功前拦截风险。"
在曾刚看来,平台将免密支付设为优先选项、缩小更换支付方式按钮、模糊信用贷款与支付方式的界限,背后主要是提升交易转化率和金融产品渗透率。但需要注意的是,若涉及信用贷款的先用后付功能,本质上是金融服务而非简单的支付便利,更应严格区分,要求用户单独授权并充分理解还款责任。
"理想的免密支付设计应遵循‘明确告知、主动选择、便捷管理’原则。开通流程上,平台应清晰展示免密支付的含义、额度、适用范围及风险提示,避免与优惠绑定诱导开通。额度限制应根据支付场景差异化设置,小额高频场景可适当放宽,但需设置单日累计上限。关闭路径必须与开通同样便捷,在支付设置中置于显眼位置,一键即可操作。"曾刚表示。
苏商银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杜娟同样指出,免密支付的主要优势是方便用户操作、保证支付流程顺畅避免断点失败。在用户较为急切、频繁、小额的支付场景中较多使用,但前提是保证用户清晰知情、自愿续费、自主授权,且在用户改变意愿后可轻松便捷取消。
对特殊人群应把握好"度"
总体来看,从免密支付到先用后付,创新支付功能的铺开,背后既有便利,也有隐忧。有人偏爱这些功能让其在购物时"无所顾忌",极大地提升了支付便利性;但也有人恼于极速支付的误操作,且在繁琐冗长的关闭环节中层层遇阻。
业内认为,利弊权衡之间,平台也可针对具体人群对免密支付、先用后付的功能做出一个"度"的把握。
其中,微信支付就提到,免密支付作为一种支付方式的选项,并非强制,需要用户手动选择确认并验证支付密码后才会开通。微信支付也提供清晰简洁的免密支付项管理方式和取消方式,以方便中老年等群体开通免密支付之后在电商平台误下单等情况。
此外,还有平台相关负责人向北京商报记者透露,平台以55周岁为界限,对中老年用户不开放"先用后付"等产品,也不进行相关营销。取而代之的是,平台更推荐中老年人使用"亲情卡",由家人绑定管理。
杜娟指出,合规的免密支付功能能够解决部分中老年群体遗忘密码、操作支付不熟练等问题,但中老年人可能对免密支付缺乏了解、操作不熟练、不注意小字体等,且在被连续扣款后也更难自主操作取消,所以"适老版"免密支付应格外重视中老年客群的权益保护设置。
另外,平台、支付机构应通过事前明确告知、风险提醒、免密支付限额控制、交易监测与交易安全防护、用户知识教育等措施,承担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职责。
曾刚同样指出,"适老版"应具备更大字体、更简化流程、更明确提示的特点,建议默认关闭免密支付和信贷类功能,每笔交易均需密码或生物识别确认,并在支付前弹窗显示扣款金额和账户余额变化,给予充足的确认时间。
另外在责任划分上,曾刚认为,平台作为服务提供方和界面设计者,应承担主要责任,包括确保界面设计符合诚信原则、建立消费者保护机制、对争议交易及时响应和妥善处理。支付机构则需履行资金安全保障义务,对异常交易进行监测预警,特别是中老年用户的高频小额或突增交易应主动介入核实。
此外,对监管层面,曾刚也提出建议,一方面可出台针对免密支付和先用后付的专项规范,明确禁止诱导式设计和强制搭售;另外,可要求平台对特殊群体提供适老化、无障碍版本;此外,也要建立消费者投诉快速响应机制,对屡次违规的平台实施处罚;还可推动行业自律,制定用户体验设计的伦理标准,平衡商业效率与消费者权益保护。
北京商报记者 刘四红 董晗萱
回复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点我进行验证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关闭
站长推荐
/1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新闻/娱乐/生活资讯生活通,带你了解菲律宾多一点!
查看 »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