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左侧
发新帖

中国高质量发展为世界经济带来新机遇(国际论道)

时间:2025-10-27 08:51 0 41 | 复制链接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在宁波舟山港金塘港区大浦口集装箱码头,船舶进行集装箱装卸作业。邹训永摄(新华社发)

近日,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擘画未来5年中国发展新蓝图。外国媒体和国际人士对此十分关注。他们认为,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中,中国经济展现巨大韧性,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十五五”规划将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提供新的战略指引,中国高质量发展将为世界经济带来新动能、新机遇。
聚焦未来5年发展路线
中国通过有利于稳定、长期规划和民族复兴的发展理念,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者
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大幅提高,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新突破,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升,人民生活品质不断提高,美丽中国建设取得新的重大进展,国家安全屏障更加巩固。在此基础上再奋斗五年,到二〇三五年实现中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大幅跃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亚太地区国际时事杂志《外交学者》刊文称,这次会议聚焦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未来5年的发展路线,具有重大影响。报道说,中国的五年规划体系影响远远超出中国自身范畴。
文章指出,外界认为,未来5年中国将极大推动发展模式转型——从传统增长模式转向以先进技术和创新为核心的新增长范式,这种转型对全球经济影响深远。中国的技术应用策略可能加速高性价比的人工智能(AI)融合技术在全球南方国家扩散。
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路透社表示,此次会议强调了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抢占科技发展制高点,不断催生新质生产力。此次会议还提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重申了中国的碳排放承诺。
新加坡亚洲新闻台网站近日发表了分析文章。文章援引新加坡拉惹勒南国际研究院助理教授斯特凡妮·卡姆的观点称,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重申了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承诺,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文章表示,“新质生产力”这一概念体现了中国推动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部署。
“中国未来将继续聚焦科研创新、人才培养、绿色发展等方面,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我期待中国在绿色能源、基建合作等领域持续发挥引领作用,助力全球南方国家发展。”南非约翰内斯堡大学非中研究中心研究员恩卡拉说。
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开创合作共赢新局面。“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积极扩大自主开放”等内容引发关注。《欧亚商业评论》刊文指出,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议程聚焦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等内容,彰显了中国的发展信心和战略定力。中国并非被动应对国际压力,而是通过有利于稳定、长期规划和民族复兴的发展理念,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者。
经济发展成就超出预期
中国不仅始终与全球市场保持紧密联系,还大力激发国内市场需求
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数据,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1015036亿元,同比增长5.2%。中国经济展现强大韧性,是“十四五”期间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功的一个缩影。从经济增量上看,“十四五”时期中国经济总量预计超过35万亿元,相当于“再造一个长三角”。多家外媒、国际人士高度评价“十四五”中国经济发展成就,认为超出预期。
“‘十四五’期间中国取得了非同寻常的成就,必须认识到,这些成就在国际形势极其复杂的背景下取得的。”俄罗斯国家杜马国际事务委员会第一副主席德米特里·诺维科夫表示,中国不仅始终与全球市场保持紧密联系,还大力激发国内市场需求,这些决策支撑了中国的稳步发展。他认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发展奇迹的源泉和成功的密码,中国的下一个五年规划必将取得更大成就。
“中国高铁网络已成为现代化的铁路网络,中国还在构建以算力为核心的数字基础设施。以高新技术驱动的新型基础设施快速增长,表明中国已为长期稳定发展做好准备,世界充满期待……”巴西媒体人莱昂纳多·阿图什认为,中国在过去几年发展进程中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贡献者。
创新驱动和绿色发展,是许多国际人士关注的领域。数据显示,中国在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中从2012年的第34位升至今年的第10位。世界经济论坛今年6月发布的能源转型指数显示,与2020年相比,中国的排名上升66位至第12位。
中欧数字协会主席路易吉·甘巴尔代拉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日新月异,中国已成为全球能源和产业转型的重要推动力。“今后5年,我期待中国成为驱动世界经济发展的‘创新实验室’和‘绿色引擎’。”
“制定长远规划至关重要,如果只顾眼前,根本不可能成就伟大事业。”美国《连线》杂志创始主编凯文·凯利十分赞同中国进行五年规划。他认为,中国在人工智能、生物科技等领域不断发展进步,正推动全球绿色转型,这对中国、对世界来说都是好事。
为全球治理和发展提供启示
科学制定和接续实施五年规划,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一条重要经验
从1953年起,中国已编制实施了14个五年规划,有力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国力提升、人民生活改善。
在伊拉克共产党总书记拉伊德·法赫米看来,中国形成稳定高效的治理和发展模式得益于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他高度评价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回顾中国历次五年规划,中国党和政府的目标都是促进人民福祉。中国共产党作为领导核心统揽全局、谋篇布局,人民作为发展受益者和实现发展的主体万众一心,这值得各国借鉴。”
印度《第一邮报》发文称,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五年规划一直是中国治理模式的重要支撑,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全面框架。该规划现已发展成为指导改革、产业战略和长期增长的灵活工具。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强调中国未来将继续致力于培育能够在外部压力下维持增长的先进技术、新兴产业和创新生态系统,这将深刻影响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走向。
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的经验做法受到众多发展中国家人士关注。他们认为,科学制定和接续实施五年规划,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一条重要经验,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个重要政治优势。
卡塔尔半岛电视台称,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的举行及这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十五五”规划建议,将引领中国经济实现新的飞跃,这对中东地区是一个机遇。报道认为,这次会议对“十五五”规划的定调意味着中国将更注重产业链升级与数字经济,这恰恰是中东“经济多元化”的需求点。中国的技术经验有望帮助中东跳过“传统工业化”阶段。
《哈萨克斯坦实业报》总编辑科尔茹姆巴耶夫撰文表示,中国的第十五个五年规划将对全球产生重大影响。中国将向世界展示,稳定与发展不是偶然,而是基于责任、科学性与社会和谐的长期战略思维取得的成果。
“中国的诸多发展经验,将为全球治理和发展提供更多启示。”科尔茹姆巴耶夫说。(本报记者 彭训文)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5年10月27日 第 10 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