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左侧
发新帖

​以“嘉庚精神”凝聚澎湃爱国力量(侨·博物馆⑪)

时间:2025-10-27 08:51 0 41 | 复制链接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图为位于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的陈嘉庚纪念馆。陈嘉庚纪念馆供图

在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面向大海的陈嘉庚纪念馆朱瓦飞甍,灰墙高耸,以闽南传统民居与西洋建筑特色融合的独特风貌,呈现着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提倡的建筑风格。这座紧挨集美鳌园,毗邻集美学村、嘉庚公园的纪念馆,在海风轻拂中等待游客探寻。
近日,“烽火侨心——陈嘉庚与南侨机工”展览(简称“烽火侨心”展览)在陈嘉庚纪念馆开幕,陈嘉庚在抗日战争时期汇聚南洋华侨爱国力量,支援祖国抗战,号召南侨机工回国参战的历史故事在这里被娓娓讲述。
在展览中感受“尽国民天职”信念
“为通告事,本总会顷接祖国电委征募汽车之修理人员及机人员回国服务,(修机者按数十人)凡吾侨具此技能之一,志愿回国以尽其国民天职者,可向各处华侨筹赈会或分支各会接洽……”1939年2月,时任南侨总会主席陈嘉庚在《南洋商报》上发出《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第六号通告》,征募懂驾驶、会修车的华侨青年回国服务,通告结尾强调:“事关祖国复兴大业,逼切注意办理是要。”
通告发出后,先后有9批共3200余名南侨机工响应号召,回国支援,在滇缅公路上抢修故障车辆,抢运军需物资,用血肉之躯守护着这条“抗战生命线”。
在“烽火侨心”展览上,一封封陈嘉庚亲笔书写的信件,将他对南侨机工的殷殷关切集中呈现:为解决机工苦寒问题,特派南侨总会总务主任刘牡丹回国考察,并提出机工待遇解决方案;为母亲病危的南侨机工蔡仁德请假;催发江水梁等南侨机工的寒衣;关注南侨机工陈承奇治病省亲的长假问题;支持南侨机工返回南洋养病……从大事统筹到小事关切,这些信函言辞精简,却关怀备至。
陈清林、何再添、林上梯、黄玉生等厦门籍南侨机工的《南侨筹赈总会机工回国服务团复员登记表》、南侨机工吴惠民回国穿的皮鞋、南侨机工汤耀荣使用的急救箱、南侨机工符修治回国使用的行李箱……在“烽火侨心”展览中,记录南侨机工真实生活的历史实物,将观众带回那个烽火硝烟弥漫的抗战时代、贴近南侨机工这个充满热血报国理想的特殊群体。
“陈嘉庚先生一心为国,始终怀着‘尽国民天职’的信念,以国家为重,以民族为重。这种精神在抗日战争时期体现得尤为淋漓尽致,时至今日仍然力量无穷。我们希望通过展览中的故事、图文、视频、历史实物,用实实在在的故事和情境,带领观众走近陈嘉庚先生的精神世界,让观众在故事中思考、在感动中获得共鸣。”陈嘉庚纪念馆研究中心主任林东霞说。
“朋友圈”因“嘉庚精神”联结
作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特展,“烽火侨心”展览聚焦陈嘉庚号召南侨机工回国参战的历史故事,也蕴含着陈嘉庚纪念馆多年来与南侨机工后人、海内外侨界人士紧密联系、厚积薄发的力量。
“自2008年对外开放以来,陈嘉庚纪念馆已成为向社会公众展示嘉庚故事、传扬嘉庚精神的重要文博机构。得益于社会各界对陈嘉庚先生历史贡献的关心和‘嘉庚精神’的强大感召力,陈嘉庚纪念馆获得海内外关注陈嘉庚先生人士的大力支持和慷慨捐赠,因‘嘉庚精神’联结起来的朋友圈越来越大。”陈嘉庚纪念馆馆长吴昊介绍。
由陈嘉庚后人捐赠的陈嘉庚私人用品,由集美校友林翠锦及亲属捐赠的陈嘉庚亲笔所写《南侨回忆录》手稿,由南洋华侨华人捐赠的陈嘉庚在东南亚生活期间使用的实物……多年来,在海内外多方支持下,陈嘉庚纪念馆的馆藏愈加丰富。“在从事文物征集、保护的工作中,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许许多多朋友都是因为‘嘉庚精神’的感召,凝聚在一起,尽自己的一份绵力,保护、传承陈嘉庚先生留下的历史资料、实物和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陈嘉庚纪念馆文物保护科科长陈辉煌说。
建馆初期,陈嘉庚长孙陈立人为陈嘉庚纪念馆从新加坡国家档案馆、国家图书馆、大英博物馆等海外文博机构收集资料提供大力帮助;新冠疫情期间,新加坡华人收藏家陈来华辗转尝试各种交通方式,将陈嘉庚公司代理商招牌、陈嘉庚公司中西大药行招牌两块招牌实物运回中国,捐赠给陈嘉庚博物馆;多年来,遍布全球多地的集美学校校友,仍不忘将自己收集、整理、珍存的陈嘉庚相关历史实物捐赠给陈嘉庚博物馆……
“这中间有许多让人动容的故事,在从事这份工作的过程中,我也经历着‘嘉庚精神’的滋养和教育。”陈辉煌说。
将嘉庚故事讲得更加生动鲜活
在不久前的国庆假期,陈嘉庚纪念馆推出的“展览寻宝,走进嘉庚”等社会教育活动吸引众多观众探寻纪念馆,知识竞答、个性化定制书签、收集彩色套章……在“寻宝”“打卡”等趣味环节近距离了解陈嘉庚相关历史故事。
从“华侨旗帜民族光辉——陈嘉庚生平陈列”“在陈嘉庚身边——嘉庚现象诚毅同行”等基本陈列,到“同向、同心、同行——陈嘉庚与中国共产党”“沐光前行——纪念陈嘉庚先生诞辰150周年”等主题展览,近年来,陈嘉庚纪念馆通过挖掘研究陈嘉庚相关历史资料,推出不同领域、小切口、多层次、立体化的陈嘉庚相关展览,并结合丰富多样的社会教育活动,传扬“嘉庚精神”。
“以前我只是听老师讲陈嘉庚先生的故事,这次能亲自把这些故事讲给更多人听,才真正明白‘诚毅’二字的重量。”参加陈嘉庚纪念馆暑期“诚毅少年”志愿服务的青少年志愿者这样感慨。在2025年暑期,48名“诚毅少年”志愿者完成1034场讲解活动。由陈嘉庚纪念馆和厦门大学嘉庚学院联合举办的“五育”成长系列公开课,将陈嘉庚的故事讲给更多大学生听。举办5届的大学生嘉庚主题文化创意比赛,吸纳更多大学生的创新创意,帮助陈嘉庚纪念馆开发文创产品……陈嘉庚纪念馆的年轻朋友正在因“嘉庚精神”继续汇聚。
“未来,我们将继续挖掘‘嘉庚精神’的时代内涵,通过专题研究展现陈嘉庚先生在不同领域作出的独特贡献;我们也将继续用文物讲述嘉庚故事,充分运用馆藏的珍贵文物和历史资料,持续向社会公众征集文物,挖掘文物背后的时代故事,将陈嘉庚先生的故事讲得更加生动、更加鲜活;此外,我们正加强文化创意领域的开发创作,加强与媒体、学校等机构合作,寓教于乐,通过社教活动润物细无声地传承‘嘉庚精神’,推动‘嘉庚精神’传播得更广更远。”吴昊说。(本报记者 高乔)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5年10月27日 第 06 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