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10月15日,宁波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地方文献出版工程——《四明文库》,亮相德国法兰克福书展并举办宣传推介活动。这部承载宁波千年文脉的典籍,不仅引发国际出版界与学界的高度关注,更赢得中国驻德国大使邓洪波的肯定与赞赏。创立于1949年的法兰克福书展,以图书版权交易为核心功能,是全球规模最大的出版行业展会之一,更是各国文化交流的平台。
当天,作为书展主题活动之一的《四明文库》捐赠仪式暨交流活动,在法兰克福大学语言文化学院举行。活动以“从东海之滨到美因河畔”为主题,旨在以书为媒,彰显中德文化交流互鉴过程中宁波地方文化的重要作用。
捐赠仪式暨交流活动现场。通讯员供图
活动现场,法兰克福大学语言文化学院副院长、汉学系教授杨治宜向宁波出版社社长袁志坚颁发收藏证书。杨治宜教授非常了解宁波古代文化,她从山水诗中的四明风物讲到浙东学术谱系中的王阳明和朱舜水,认为《四明文库》保存了浙东乃至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珍贵记忆,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
杨治宜(左)和袁志坚。通讯员供图
法兰克福大学语言文化学院院长Anja Kloeckner教授表示,学院不仅将《四明文库》作为学术研究、汉语教育及中国文化教育的重要文献,还将向全德国汉学界共享开放,让这份文化瑰宝惠及更多研究者。Anja Kloeckner特别提及,学院创始人是著名汉学家卫礼贤,其为中华传统文化在德国乃至欧洲的传播作出了卓越贡献,加之学院与复旦大学合作共建孔子学院的深厚基础,学院更有责任继承这份文化交流的传统,持续推动中德文化深度互动。
Anja Kloeckner教授分享。通讯员供图
法兰克福大学前副校长Rolf Van Dick则带来了他与宁波的“特殊联结”——前不久他到访宁波,并在活动现场展示了自己在“海上丝绸之路启航地”的留影。Rolf Van Dick对宁波从古代海丝重镇发展为现代化滨海大城市的蜕变表达了崇高敬意,他认为,宁波在古代形成的海丝文化传统,是这座城市历经千年依然保持繁荣发展的重要基因。
活动现场。通讯员供图
活动现场,学生代表Stefan Eisenhardt用略显生涩却充满热情的汉语分享了他对宁波的印象,“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他认为宁波是与苏州、杭州同样美丽的江南城市,更因拥有世界闻名的海港而独具魅力,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宁波让他心生向往。Stefan Eisenhardt坦言,他盼望有机会能到宁波参观、学习,也对《四明文库》这一“神秘的文化宝库”充满了期待。
学生代表Stefan Eisenhardt分享。通讯员供图
此前,中国驻德国大使邓洪波参观“阅读中国”精品出版物展时,当看到《四明文库》相关展示后,当即用“《四明文库》,非常好!”表达了赞赏,同时高度肯定了宁波出版社与德国学界在文化合作领域的积极探索与成果。
袁志坚(左)赠送给邓洪波先生“我陪孩子读经典”文创。通讯员供图
这部引发国际关注的典籍,背后是宁波对地方文脉的系统性守护。作为宁波市委、市政府主导的重大文化工程,《四明文库》堪称“宁波版《四库全书》”。项目自2021年12月启动以来,由复旦大学陈尚君教授领衔的学术委员会严把学术关。目前,宁波出版社已推出四批成果,收录虞世南、王应麟、王阳明、朱舜水、黄宗羲等名家著作在内的342种文献,分装260册印行,计划于2025年底完成甲编第一期工程约500种文献的编纂。
法兰克福书展上的《四明文库》。通讯员供图
捐赠仪式之外,宁波出版社更借此次书展契机,推动地方文化与国际出版界深度对接。宁波出版社社长袁志坚向德国德古意特博睿出版社副总裁Suzanne Mekking推介《水下考古在中国》《中国越窑瓷》等特色书籍时,对方表现出浓厚兴趣,当场表示将安排出版社北京分部与宁波出版社进行后续对接,探讨进一步合作的可能。
德国德古意特博睿出版社副总裁Suzanne Mekking(左)。通讯员供图
书展现场,不少参观者驻足翻阅。“这些典籍满是历史沉淀,让人想去宁波看看这座传统与现代共生的城市”,一位德国读者的感慨,印证了《四明文库》作为宁波文化名片的传播力,也让浙东文脉在世界舞台上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彩。(甬派客户端记者 周晓思 通讯员 王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