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开启辅助访问
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搜索
搜索
首页
Portal
论坛
同城
人才网
工具
菲龙网工具
个人中心
关于我们
每日签到
本地新闻
时事评论
华人世界
斯里兰卡资讯
中国新闻
新闻视频
国际新闻
娱乐新闻
科技新闻
菲龙广场
房产网
菲龙速聘
二手交易
便民电话
美食餐厅
旅游签证
物流速运
商品买卖
二手车市场
严选
话费充值
便民电话
贺词页面
瀑布流页
汇率查询
APP下载
每日签到
我的任务
道具商店
每日签到
我的任务
道具商店
更改用户名
关于菲龙网
About US
联系菲龙网
活动回顾
加入我们
本版
用户
菲龙网
»
论坛
›
新闻频道
›
科技新闻
›
等不来DeepSeek-R2的246天:梁文锋的“三重困境”与“三 ...
菲龙网编辑部7
有 744 人收听 TA
155837
主题
155854
回复
182324
积分
收听TA
发消息
加好友
本文来自
科技新闻
订阅
|
收藏
(
2953
)
菲龙网编辑部7发布过的帖子
0/47
中国企业首次向全球共享高分辨率气象数据
0/51
东西问·北京文化论坛|短评:科技将如何重塑全球文明对话?
0/48
东西问|许建英、恽文捷:为何说中国式现代化推动新疆稳步发展?
0/50
东西问·北京文化论坛|刘超英:科技如何让博物馆之城“活”和“火”?
0/55
东西问·北京文化论坛|吴丹娜:数字技术与“Z世代”助推俄中文化交流
0/50
中外学者:西藏六十年巨变彰显中国智慧
0/55
人这一辈子,一定要去一趟和田!
0/44
新疆交通巨变谱写向西开放新篇章
0/51
甲骨文将监管美TikTok用户数据的安全?中方回应
查看TA的全部帖子>>
等不来DeepSeek-R2的246天:梁文锋的“三重困境”与“三重挑战”
时间:2025-9-24 09:34
0
62
|
复制链接
|
互动交流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直达楼层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文 | 大模型之家
9
月
22
日晚间,
DeepSeek
官方突然发布更新,宣布
DeepSeek-V3.1
现已更新至
DeepSeek-V3.1-Terminus
版本。
官方表示,此次更新并非简单例行迭代,而是针对用户反馈中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改进,在保持原有能力的同时,进一步提升了模型的稳定性与一致性。
消息一经发出,不到一个小时便收获了一条“10w+”,足以见得行业对于DeepSeek的关注程度与影响力。
然而,市场的热烈反应背后,也夹杂着一丝失望:备受期待的新一代推理模型DeepSeek-R2再次缺席。这不仅是一次期待的落空,更像是一面棱镜,折射出
这家明星创业公司,从年初以
R1
模型一鸣惊人,到如今核心产品迭代的持续延迟,在狂飙突进
246
天后的焦虑、挣扎与抉择。
梁文锋和他的DeepSeek,正在上演一出中国大模型领域最富戏剧性张力的“现代启示录”。
市场预期管理失焦:R2发布如“镜花水月”
当我们把时间的指针拨回2025 年的早春,彼时,DeepSeek-R1的横空出世,如同一声惊雷,在中国乃至全球的AI领域炸响。其卓越的数学与代码推理能力,不仅在多项基准测试中对标甚至超越了OpenAI的顶尖模型,更重要的是,它以一种彻底开源的姿态,将推理大模型的门槛拉至前所未有的低位。DeepSeek因此一战成神,成为那个“春节档”最耀眼的国产AI明星,创始人梁文锋也被寄予了挑战硅谷巨头的厚望。
DeepSeek-R1
推出的那一天,就为梁文锋治下的深度求索,留下了两个难以抹去的烙印:一是
“
开源且低成本
”
成为它的标签,二是外界由此对其下一步的期待被抬到了很高的位置。
然而,辉煌的序章之后,故事的走向却变得扑朔迷离。行业对下一代推理模型DeepSeek-R2的期待,随着时间的推移,演变成了一场反复上演的“狼来了”的故事。
据大模型之家统计,截至
2025
年
9
月
23
日,距离
R1
发布已过去整整
246
天,而关于
R2
的发布传言,已不下
10
次。
这场漫长的“悬念剧”始于2月,路透社首次援引信源,称R2“最迟5月初发布”,并暗示其在代码生成和多语言推理上将有重大突破,瞬间点燃了市场的热情。随后的几个月,传言变得愈发具体和密集。3月,行业内开始流传“3月17日发布”的精准日期;4月,Hugging Face代码库的蛛丝马迹似乎暗示着即将到来的更新;而到了5月,传言达到了顶峰,一份详尽的参数信息在网络上泄露,直指R2将采用革命性的“Hybrid MoE 3.0”架构,总参数量高达惊人的1.2万亿。
然而,期待中的5月发布会并未如期而至。随之而来的是更多混杂着失望与猜测的消息。有传闻称,发布延期是因为CEO梁文锋对模型内部测试的性能不甚满意,认为尚未达到对R1的“碾压级”优势。更关键的是,来自外部环境的压力开始显现——英伟达 H20芯片的供应问题,成为悬在所有中国AI公司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此后的故事线更加曲折。6月,消息称R2的内部测试结果显示,其性能提升并未达到颠覆性的程度。7月,万众瞩目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 2025)上,DeepSeek的缺席让R2发布的希望再度落空。8月,关于“月底发布”的传言再次甚嚣尘上,但很快被官方辟谣。直到9月初,彭博社的报道才给出了一个新的时间窗口——计划于第四季度发布,并将主打当下最热门的Agent(智能体)能力。
在长达八个多月的时间里,
DeepSeek
官方始终未公布
R2
的明确发布计划。这种反复的传言与落空,在客观上造成了市场预期的管理失焦,也消耗了部分用户的耐心。更重要的是,在
DeepSeek
等待
R2
的这段时间,其主要竞争对手,如阿里巴巴的通义千问(
Qwen
)和百度的文心大模型(
ERNIE
)等,均已完成了多轮重要的功能迭代和模型升级。
在这场无声的竞赛中,时间的流逝,正在成为
DeepSeek
最沉重的成本。
延迟的“三重困境”:开源生态的繁荣与核心产品的缺位
如果仅仅将这八个多月定义为“等待”,那对DeepSeek而言无疑是不公平的。事实上,
在
R2
缺位的日子里,
DeepSeek
非但没有停滞,反而在另一个维度上展现出了惊人的能量和战略远见。梁文锋选择了一条更为艰难但可能也更为长远的道路
——
构建一个从底层模型到上层工具链完全开源的全栈技术体系。
这是一场围绕
“
开源驱动创新
”
展开的
“
阳谋
”
。
在核心模型层面,除了打响名声的推理专用模型DeepSeek-R1,DeepSeek在3月又开源了通用模型V3.0324,其API成本仅为GPT-4的1/14,几乎是以“倾销”的方式,将大模型的使用成本打到了“地板价”。随后,融合了代码与对话能力的DeepSeek-V2.5,以及多模态文生图模型Janus-Pro也相继开源。
这一系列组合拳,让
DeepSeek
成为了国产
AI
技术普惠的关键推动者之一。
在基础设施与工具链层面,
DeepSeek
同样进行了深度布局,开源了一系列旨在提升训练和推理效率的关键组件。
例如,针对GPU优化的FlashMLA解码内核和DeepGEMM矩阵运算库,官方数据显示可提升约30%的推理速度;为混合专家(MoE)模型设计的DeepEP通信库和DualPipe流水线算法,有效降低了分布式训练的通信延迟;而名为3FS的超高速分布式文件系统,则为大模型训练提供了高效的数据读写支持。
尤为关键的是,
DeepSeek
的开源并非仅仅停留在代码层面。他们敏锐地捕捉到了国产算力崛起的趋势。
其开源的工具链不仅支持主流的英伟达GPU,还同步推出了适配华为昇腾平台的解决方案(如MindIE镜像)。这一举措有助于推动国产AI算力在实际应用场景中的落地,具有重要的产业价值。庞大的开源体系为DeepSeek带来了正向的生态循环。全球开发者基于其模型进行量化(如INT8/INT4版本),降低了部署成本,并围绕医疗、金融等垂直行业进行微调,丰富了应用场景。
然而,这耀眼的
A
面,却无法掩盖其
B
面深刻的隐忧。
R2
的迟迟未能发布,正是这些隐忧的集中体现。
DeepSeek-R2
的推迟,至少面临着三重困境。
首先是技术突破与算力供应的核心矛盾。
据英国《金融时报》等媒体报道,R1发布后,DeepSeek在相关方面的鼓励下,曾尝试使用华为昇腾芯片进行下一代模型的训练。然而,从英伟达的CUDA生态迁移到昇腾的CANN生态,其难度远超预期。训练过程中的不稳定和性能瓶颈,严重拖慢了研发进度,甚至一度迫使团队将关键训练任务切回NVIDIA平台。这场“算力长征”的艰难,或许是导致R2延期的最直接、最核心的技术因素。
其次,资本的狂热与市场的超高预期,放大了传言的传播效应,也给
DeepSeek
戴上了沉重的
“
枷锁
”
。
R1的成功让DeepSeek成为了资本市场的宠儿,估值水涨船高。每一次关于R2的传言,都能在资本市场掀起波澜。这种高度关注,既是动力也是压力,它迫使DeepSeek必须拿出一款超越性的产品,任何一点瑕疵都可能被无限放大,从而导致团队在发布决策上慎之又慎。
最后,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与中美技术角力的背景下,构成了
R2
发布最严峻的外部压力。
在国内,阿里、百度等巨头凭借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在模型迭代、产品落地和生态构建上步步紧逼。在国际上,美国对先进AI技术的出口管制日益收紧。DeepSeek既要面对国内市场的“内卷”,又要应对国际环境的“脱钩”风险,其战略选择空间正变得越来越狭窄。
DeepSeek与梁文锋面临的“三重挑战”
当前,DeepSeek及其创始人梁文锋正不得不面临着来自技术、战略和市场三个层面的严峻挑战,这种局面使其在后续发展路径的选择上变得异常艰难。
第一重挑战,是如何在技术上实现自我超越,即
“
创新者的窘境
”
。DeepSeek-R1在推理能力上的突出表现,已经为公司树立了极高的技术标杆。这意味着R2必须在性能上实现质的飞跃,而非简单的参数提升或常规优化,才能满足市场的期待。
如果R2的提升幅度有限,很可能会面临类似于今年GPT-5发布后,行业普遍认为其创新力度不足的评价。对于一家以技术驱动的创业公司而言,这种来自内部的、超越自我的压力,是其决策过程中必须考虑的首要因素。
第二重挑战,是公司在技术路线上的战略短板,特别是在多模态能力上的
“
缺位
”
。
当前,全球顶尖大模型的发展趋势已明确指向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多模态能力的融合。无论是通过多模型能力调用协议(MCP)整合不同模型,还是发展原生的多模态大模型,都已成为行业共识。
相比之下,DeepSeek至今发布和开源的模型仍主要集中在文本和代码领域,旗下多模态文生图模型Janus-Pro并未在行业掀起波浪。这种技术路线上的单一性,可能会使其在未来以多模态为核心的应用场景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限制其生态的广度和商业化的想象空间。
而国内的另一家大模型公司MiniMax为例,则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其从创业初期就专注于多模态技术,并已推出了成熟的产品,但囿于当前主流大模型能力评估体系,仍以语言模型为基准。这使得 Minimax 在模型排名、社区认可度、学术引用等“行业标尺”上较为边缘,其开源的大模型 MiniMax-M1,在Hugging Face等平台的活跃度远低于DeepSeek。此外,其主打的线性注意力机制与混合专家系统(MoE)虽然理论上具备效率优势,但在实践中尚未充分验证其长期可控性和泛化能力,也让MiniMax 40亿美元估值屡遭质疑。
第三重挑战,是需要面对
DeepSeek
面临的生态问题。
自今年年中开始,网络中关于“DeepSeek变笨了”的讨论不绝于耳,调查发现虽然R1模型在数学推理上表现优异,但在涉及创意、事实性内容时却频繁出现“幻觉”。
而这背后,正揭示出
DeepSeek
在内容生态上的
“
先天
”
短板。
大型科技公司如百度、字节跳动等,其优势不仅仅在于资金和技术,更在于其庞大的流量入口和内容生态系统。例如,百度拥有搜索、贴吧、文库等一系列产品,而字节跳动则有抖音、今日头条、西瓜视频等。这些平台不仅为用户提供了稳定的流量入口,更重要的是,在用户与内容交互的过程中,源源不断地产生着最新的、鲜活的数据。这些数据经过清洗和处理,可以持续地为大模型提供高质量的训练语料,形成一个良性的“数据飞轮”——模型越好,用户越多,产生的数据越新,模型迭代越快。
DeepSeek
目前并不具备这样的内容生态优势。其模型能力的提升,更多依赖于外部公开数据集和合作方提供的数据
,缺乏像百度、字节那样自有的、能够实时更新的“活水”。当模型在训练过程中无法有效甄别和清洗受污染的语料时,就可能导致“幻觉”现象的加剧。
这种
“
幻觉
”
,不仅仅是简单的信息编造,更可能表现为逻辑混乱、事实错误,甚至答非所问,这无疑严重影响了用户的信任感和使用体验。对于一个致力于商业化的大模型来说,用户信任是其产品生命线的基石,而
“
幻觉
”
问题,恰恰是横亘在其商业化路径上的一大障碍。
因此,对于梁文锋而言,是如何平衡内部研发节奏与外部市场竞争的压力。
R2
的延迟发布,为竞争对手提供了追赶和反超的时间窗口。在快速变化的大模型市场,技术领先的优势稍纵即逝。梁文锋必须在
“
追求技术极致
”
与
“
抢占市场时机
”
之间做出权衡。
发布一个性能未达内部最高标准但能及时卡位市场的产品,还是继续打磨一个可能错过最佳发布窗口的“完美”产品,这是一个艰难的战略抉择。同时,叠加算力迁移带来的工程挑战,使得这一决策过程变得更加复杂。
不可否认,DeepSeek-R1的发布对行业产生了深远影响。它不仅证明了国内团队在核心推理模型领域的研发实力,更重要的是,其开源策略极大地降低了AI技术的应用成本,打破了海外少数厂商在高端模型领域的垄断,为推动整个行业的创新和普及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大模型之家看来,
DeepSeek
当前所面临的困境,并非个例,而是国内顶尖
AI
公司在向更高技术水平迈进过程中普遍面临的挑战缩影。
市场期待R2的最终发布,不仅是期待一款性能更强的模型,也是在观察DeepSeek如何在技术瓶颈、战略短板和激烈竞争的多重压力下,给出自己的解决方案。DeepSeek和梁文锋给出的答案,也将对国内其他AI公司的发展路径提供重要的参考和启示。
回复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点我进行验证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宠物交流
关闭
站长推荐
/1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新闻/娱乐/生活资讯生活通,带你了解菲律宾多一点!
查看 »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