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左侧
发新帖

历史记忆共同守护,爱国情怀跨越海峡

时间:2025-9-18 08:40 0 28 | 复制链接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这次研学活动是一次思想的洗礼和精神的重塑。我们有责任将这些历史真实、全面地传递给年轻人,让抗战精神永不褪色、代代相传。”在四川成都和重庆参加抗战主题研学活动后,台湾青年廖先生迅速将所见所闻制作成3个短视频,发送给岛内朋友。
近日,台盟重庆市委会与台盟四川省成都市支部共同举办以“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为主题的踏寻先辈抗战足迹研学之旅。30余名台盟盟员及台湾青年走进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重庆抗战遗址博物馆、中国李庄文化抗战博物馆等,体悟抗战历史给两岸的共同启示。
感受团结力量
位于重庆上清寺的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是研学之旅首站。珍贵的历史照片与文献资料,让研学组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形成与发展历程有了深入了解。
在大陆高校就读的台生廖同学说:“在这里我更加理解了‘统战’这个词的真正含义——它不是争夺,而是团结。在抗日战争的烽火岁月里,不同群体选择了合作,集中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和繁荣奠定坚实基础。”
“我们了解了台盟以及各民主党派如何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肝胆相照,共同为追求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所进行的艰苦卓绝的斗争的历史。”在大陆从事文化产业的台青王先生说。
重庆曾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远东指挥中心,在规模宏大的重庆抗战遗址博物馆,一幅幅震撼的历史照片让台湾青年仿似穿越时空回到了那战火纷飞的岁月。
在大陆从事科技创新工作的台青廖先生说,“作为黄埔后代,自幼耳濡目染,对两岸共同抗战的历史有着特殊情感。走进重庆抗战遗址博物馆,被那段‘愈炸愈强’精神所震撼。防空洞里的重庆记忆,不仅是城市的伤痕,更是中华民族不屈精神的象征”。
体会坚守精神
在四川宜宾的李庄,研学组深入探究这里在抗战时期接纳四方学者、守护文化火种的历史,了解到赵一曼烈士英勇抗敌、誓死不屈的英勇事迹。
台青廖先生说,“在李庄文化抗战博物馆,我看见另一种坚持——在最艰难的岁月里,知识分子依然选择守护文化与学术。这让我深刻体会到,历史并不只有战场上的硝烟,还有在战争背后静静守护文明的精神力量。”
参观赵一曼纪念馆后,廖先生感叹道:“赵一曼烈士以她年轻的生命诠释了‘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的豪情壮志,真正体现了舍小家为大家的深厚家国情怀。”
实地考察让台湾青年收获满满。“对我来说,读万卷书不如行千里路,其实很多台湾同胞不了解抗战历史。这次活动让我增长了见识,也让我更加认识到抗战精神对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的重要性。”台青张先生说。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台生廖同学说,作为一名历史系学生,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个“会讲故事的人”,用自己的亲身见闻传递伟大的抗战精神,讲好“两岸一家亲”的生动故事。
明确前行方向
回望历史,才能更好地明确前行方向。正如重庆市政协副主席、台盟重庆市委会主委王昱在研学活动启动仪式上所说,“踏寻先辈抗战足迹,重温抗战历史,铭记抗战精神,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国家统一、民族强盛的极端重要性,认识到两岸同胞是休戚与共、命运相连的一家人。”
在研学收官的座谈会上,台盟成都市支部主委潘裕萍表示,此次旅程不仅是一次历史的回望,更是一次精神的淬炼。当前,台湾岛内仍有一些数典忘祖之徒妄图割裂历史、否认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这种历史虚无主义的行径是对抗战先烈的亵渎,是对民族大义的背叛。
重庆台盟盟员曾嵘以“血脉相连的历史记忆,跨越海峡的爱国情怀”为主题,畅谈切身感受。“作为一名生活在祖国大陆的台湾同胞,通过收看阅兵式感受到祖国强大的综合国力,又通过研学活动接受了极富震撼力的历史教育。80年前,我们以巨大的牺牲赢得了反侵略战争的伟大胜利,80年后的今天,我们已经有足够能力和决心捍卫来之不易的和平与发展成果。”
“历史不能被遗忘,两岸同根同源、血脉相连。”从事自媒体工作的台青李先生说:“今天,我们更应继承先辈遗志,携手前行,让先烈的牺牲不被辜负,让中华民族的明天更加美好。”(曾建刚 王平)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5年09月18日 第 03 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