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菲龙网专稿】前一阵,福建漳州传出了一个震惊四方的消息——一块盖章用的印泥标出了68888元的天价。在文创雪糕、联名咖啡卷到飞起的今天,一坨红泥它既非潮玩,也不镶钻,只是一盒印泥而已,凭什么敢这样漫天要价?
其实,很多福建籍菲华回家乡玩,给朋友们选购手信的时候,如果是想要体现点文化特色,都会很倾向于选这个印泥的牌子。当然,不是说去买这个68888的天价款,其本身还是有很多丰俭由人的选择,大家看中的,还是这背后深层的福建文化、漳州特色,以及暗含的时间、土地与手心的温度。因为它是漳州三宝之一的八宝印泥。
漳州的典藏印泥,源自康熙十二年的一次“实验室事故”。1673年,漳州人魏长安在自家药铺里鼓捣一款外敷药膏——珍珠、麝香、朱砂、琥珀、珊瑚、冰片,外加金箔和蓖麻籽油,配方听着像修仙有木有?谁料药膏没火,拿来盖章却艳惊四座:色泽殷红,百年不褪,纸面不皲。于是,中国第一款八宝印泥横空出世,取名丽华斋,成了清代衙门、文人、科举考生的官方指定色号。
此后,这个印泥就开始了一路的“大男主剧本”。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八宝印泥捧回奖牌,China Red第一次在国际舞台出圈,有点像最近很火的威尼斯影后辛芷蕾;1983年,轻工业部把它列入首批国家绝密级配方,与云南白药、片仔癀同档,可谓是官方盖章的国货顶流;2008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当非遗二字还没被景区纪念品玩坏时,它早就已是教科书级的案例。一句话:在漳州人眼里,水仙花是市花,片仔癀是药王,而八宝印泥,是能把文化盖在纸上的那枚印章。
八宝印泥工艺复杂,据不完全统计的流传消息,光是下面这些繁琐流程,就不是一般想仿制的人仿制得来的:
• 10年陈油:蓖麻籽榨油后,须静置3~10年去水分、降酸值,期间每季翻缸一次,像酿酒,像窖藏。 • 40天手作:珍珠、玛瑙、珊瑚先研到发丝细度,再与金箔、朱砂五遍手筛,最后入油、捶、揉、轧,全程手工,一天最多出3斤。 • 84种规格:从半两试色装到二十两镇宅级,樟木、脱胎、皮纹盒层层加码。
鉴于其原始配方属于国家机密,因此,我们也只能从这些流出的片段,来想象其工艺的繁复和考究了。
当然,68888元那款肯定是个特例,据说是特级贡品级别,全球限量,每套自带编号、收藏证书和非遗大师亲签。所以,买这款,买到的不是印泥,而是一桶被时间熟成的中国红。
当然如果还纠结值不值的话,看看这张图就懂它的分量了。
曾几何时,众多海外奢侈品,挂着中国老祖宗早就玩过的花押字转化来的Monogram大行其道,狂赚国人钱包,但往往只会习惯把故事讲成我有多贵,却忘了当奢侈品褪去logo,留下的文化才是真正的奢侈。八宝印泥反其道而行——它把贵藏进分子结构:朱砂让颜色免疫氧化,麝香天然防腐,金箔折射让印文自带滤镜。盖一次,颜色至少可以陪到孙子长大;盖一百次,图案边缘依旧锋利。所谓百年不糊、不洇、不褪,听起来像营销话术,却是清代科举考卷和民国地契亲自验证过的硬广。
所以,作为普通人,我们买优质的中国印泥,不是说一定要买多贵的限量版,选择普通款也很好,因为我们在意的,是它是否能够承载记忆、记录历史。毕竟,当AI都能写书法、印NFT的时代,还有一群人愿意用十年陈油、一克金箔、四十天手作,只为守住那一抹中国红——这本身,就已经足够奢侈。
中国的匠人精神,就是一张通往过去的单程票,也是一枚寄往未来的时间胶囊。这个深意,我在福建漳州,找到了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