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左侧
发新帖

[时事点评] 贪腐与回扣

时间:2025-9-10 10:28 0 94 | 复制链接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原载于《世界日报》)

在揭发防洪工程存在贪腐后,媒体用“震怒”二字形容马科斯总统对豆腐渣工程的愤怒。总统府也表示不管是谁都要追究责任。然而就在参议院调查承包商之际,承包商不甘示弱,列出一串名单,指出工程付款拨出的10%-25%是给了这些人作为回扣。这下如同炸了锅,人们对政府官员的贪腐问题更加深信不疑。

其实菲律宾的贪腐问题由来已久,若政府某部门指责另一部门贪腐,那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而已,老百姓早已看透。就以近期防洪工程弊案为例,其暴露的不仅是单一项目的失序,更是系统性制度漏洞与权力寻租的缩影。如承包商透露的,回扣比例竟然高达项目总额的25%!政客通过审批权索取资金分成,工程部门官员与工程师瓜分份额,承包商、投标委员会及审计员则形成分利同盟。这种“按权分赃”模式凸显了权力与资本的勾结,最终导致“幽灵工程”泛滥和工程质量低劣。

贪腐问题早已根植于本国的政治生态中是人尽皆知的事,如家族门阀政治使得公共资源分配成为利益交换的工具,不同部门间相互指责却难以根治问题,形成“一筐苹果都是烂的”局面。尽管高层表态要严厉追责,但大家都知道,本国反腐必然会受制于政治联盟的平衡,难以触及核心权力集团。

这次被揭的防洪工程偷工减料导致台风期间防灾系统失效,不但加剧了民众流离失所与经济损失,也进一步削弱了政府公信力。有位做工程的朋友跟我说,要想根本性解决这个问题需从两方面入手:一,制度透明化。建立工程预算全流程公开平台,引入独立**审计,切断回扣链条的技术可能性。二,问责强化。超越选择性反腐,通过司法独立性与舆论监督(如媒体揭弊)构建制衡机制,而非仅依赖政治表态。

贪腐与回扣本质是权力失控的产物,唯有通过系统性制度重构与社会协同监督,才能逐步瓦解其生存土壤,实现公共资源的公正分配。可是,要达到这一步,谈何容易!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