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左侧
发新帖

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记者手记)

时间:2025-9-8 15:36 0 51 | 复制链接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当清晨的霞光洒向拉萨河两岸,把这座车水马龙的城市镀上一层金色。河畔顿珠金融城,10年前还是一片荒滩,如今高楼鳞次栉比,各类金融机构和大型企业的牌匾让人目不暇接。
60年弹指一挥间,曾经贫瘠的高原大地上,百业兴旺生机勃勃,西藏的地区生产总值从1965年的3.27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2765亿元,增长155倍,年均增长8.9%。财政、金融等资金的持续支持,为西藏发展注入充沛动能。
60年间,中央财政对西藏的转移支付累计超过万亿元,为高原现代化进程提供了坚实保障。从1980年首次免征农牧业税,到1985年起对义务教育阶段农牧民子女实行包吃、包穿、包住政策,从2006年青藏铁路全线通车,再到如今覆盖全区的公路、电力和通信网络,每一项重大民生政策实施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背后,都有财政资金的强力支撑。
从“马背银行”到智慧网点,从资产单薄到存贷款余额双破6000亿元,从爬冰卧雪跑基础信贷,到金融活水滋润高原特色产业,西藏金融行业以“金融戍边”的赤诚担当和实干作为,为固边兴藏、富民惠民铺陈金融血脉。自2011年中央对西藏企业贷款实施优惠利率以来,银行机构累计让利超1300亿元,惠及23.5万户经营主体。
来自资本市场“看不见的手”正在重塑西藏经济样貌,培育具有高原特色的现代化企业集群。自2016年起,中国证监会对西藏企业IPO实施“即报即审,审过即发”的优惠政策。2023年,西藏开始实施“格桑花行动”,推动西藏企业如千万朵格桑花一样竞相绽放,在更大空间、更高层次、更广范围推动人才、技术、资本等要素在西藏集聚。
60年的辛勤耕耘,让沉寂的雪山焕发勃勃生机。生态资源、清洁能源、矿产资源、文旅资源……丰富而独特的资源禀赋正成为西藏产业投资的“磁石”,吸引着各类企业深耕这片资源宝地。壮大高原特色产业,有待财税政策、金融资本进一步赋能,创新资金使用方式,提高资金使用质效,增强西藏经济发展内生动力。
要注意补短板锻长板,真正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比如,加强产品服务创新,为“青稞增产、牦牛提质”等提供金融给养,推动农牧业现代化。再如,丰富融资模式,更好开发利用水能、风能、太阳能,把自然馈赠的地理优势变为发展优势。西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要在强基础、优服务上提供更多金融助力,深化“文旅融合”“农旅互动”,打造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旅游品牌。
要抓经济更要稳民生,进一步提升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把握好雅下水电工程、川藏铁路等重大项目建设的历史机遇,提高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活跃度,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为当地创新创业创富提供更多机会,为民生改善提供更多更充分的资金保障。
雪域高原并不“高冷”,缺氧但不缺机会。这块发展的热土,需要财政资金有效支持,金融活水不断滋养。用好政策高地、挖掘资源宝地,西藏发展动能将持续奔涌,让各族群众共享现代化发展的经济红利。(袁 泉)
《人民日报》(2025年09月08日 第 18 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