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开启辅助访问
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搜索
搜索
首页
Portal
论坛
同城
人才网
工具
菲龙网工具
个人中心
关于我们
每日签到
本地新闻
时事评论
华人世界
斯里兰卡频道
中国新闻
新闻视频
国际新闻
娱乐新闻
科技新闻
菲龙广场
房产网
菲龙速聘
二手交易
便民电话
美食餐厅
旅游签证
物流速运
商品买卖
二手车市场
严选
话费充值
便民电话
贺词页面
瀑布流页
汇率查询
APP下载
每日签到
我的任务
道具商店
每日签到
我的任务
道具商店
更改用户名
关于菲龙网
About US
联系菲龙网
活动回顾
加入我们
本版
用户
菲龙网
»
论坛
›
新闻频道
›
科技新闻
›
年轻人正在进行一场购物大迁徙
菲龙网编辑部7
有 744 人收听 TA
155098
主题
155115
回复
181555
积分
收听TA
发消息
加好友
本文来自
科技新闻
订阅
|
收藏
(
2953
)
菲龙网编辑部7发布过的帖子
0/83
东西问丨张国雄:为什么说海外华侨丰富了中国的“二战史观”?
0/80
东西问|盛力:上合示范区何以搭建国际合作新平台?
0/82
(上合天津峰会)莫迪时隔七年再来华:“龙象”互动全球瞩目
0/85
(近观中国)从习近平引用的谚语名言读懂上合组织
0/94
(抗战胜利80周年)中国在境外有抗战纪念设施和遗迹百余处
0/102
(抗战胜利80周年)海外侨胞多形式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 吁珍视和平
0/73
重走抗战路,一定要去一趟昆仑关战役旧址!
0/68
为什么抗战军人的一封家书,连敌人都被感动?
0/57
上合组织跑出万亿级经济圈:铺稳和平轨道,驶出繁荣列车
查看TA的全部帖子>>
年轻人正在进行一场购物大迁徙
时间:2025-9-1 09:38
0
140
|
复制链接
|
互动交流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直达楼层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电商尽头是人间烟火
作者 | 黎晓
8月28日下午1点,小红书市集距离活动开始还有一个小时,很多年轻人顶着30多度的高温和上海湿热的空气,已经在门口排起了长队。
这里是上海海军制造飞机处旧址,背靠上海世博会博物馆,面朝黄浦江。在这座总面积1000平方米的两层建筑内,聚集了100多个小红书的优质商家,每一个摊位的布置看起来就像是小红书上一篇笔记的封面。
雪豹财经社在现场看到,摊位上有以非洲特色的图腾和装饰为灵感设计的摆件、用咖啡渣做的杯子和猫砂、甚至还有商家搬来一面攀岩墙……身处其中,就像在逛一场烟火气十足的市集。
小红书市集现场
这场线下市集的烟火升腾、热闹繁华是年轻人给的。
过去一年,小红书上的00后消费者同比增长60%。在市集开业当天的小红书电商媒体交流会上,交易市场部负责人来克透露,在小红书电商月活购买用户中,70%是95后,也就是30岁以下的年轻人,小红书正在成为新一代消费者的聚集地。
小红书市集现场
30岁以下的年轻人为什么更喜欢市集?他们在小红书上都在买些什么?为什么复购率那么高?在市集上我们随机约访了几位小红书市集用户,跟他们聊了聊对小红书市集的体验感受。
购物主阵地的迁移
90后男生Mike的一天是从刷小红书开始的。
早晨起床,打开小红书,先用泛娱乐的内容唤醒自己;中午上小红书搜美食,决定午饭吃什么;到了晚上,有美股投资习惯的他会在小红书上看资讯,有时还会与博主互动。一天下来,“至少会有四五个小时在刷小红书”,Mike告诉雪豹财经社。
不仅如此,他粗略统计了一下,自己今年在小红书上的购物总金额已近10万块,是他在其他电商平台同期消费金额的两倍多。
在律所工作的95后女孩范范刷小红书的时间更碎片化一些,但和Mike一样,她也在不知不觉中把自己的消费主阵地转移到了小红书上。服装、保健品、家居用品、服装鞋袜、付费课程……范范已经越来越离不开小红书。
Mike回忆,第一次在小红书上购物是2019年,那时的他正在装修人生中第一套房子,面对专业又琐碎的装修问题常常一头雾水,不得不穿梭在小红书和几个垂类App中寻找答案,但很快发现“小红书信息是最全的”。
此后,他越来越频繁地刷小红书查找攻略,直到某天,小红书上一幅颇有艺术感的装饰版画击中了他的审美,Mike花400多元把它带回了家。
在装修第二套房子的时候,Mike在小红书下单了一个7000多元的沙发,他觉得那是一次神奇的相遇。当时,他正在为书房角落的布置发愁,不知如何兼顾休息、待客和书房的整体氛围,小红书恰好把这张沙发推送到了他面前,“完美匹配我的所有需求”。
沙发单价较高,心存顾虑的Mike在全网搜索,并没有找到品牌在其他平台的店铺,却发现商家在当地有仓库。他跑到仓库看了现货,又亲手摸了布料后,转头就在小红书下了单。
也曾把小红书当作装修指南的范范深有同感。她相信,线下家居大卖场提供不了的装修灵感,小红书总能给到。 “那些家居博主,布置得就让人有购买欲。”
范范家里的装修早已结束,但她还是习惯于在小红书看直播、查攻略,经常“逛着逛着就买了”,买到的总是她恰好需要的。
一个多月前,范范的家人在单位体检中查出血糖异常,她在小红书搜索有关血糖的相关知识时,下单了一个动态血糖仪。虽然此前也有朋友推荐她入手,但在小红书上,有博主详细地解释动态血氧仪对监测血糖趋势的意义,评论区也有不少真实用户的体验,她才真正做了决策。
范范最新下单的商品则是一双鞋,买给女儿换季穿的。“穿着特别合适。”范范说。
Mike也常常在小红书刷到惊喜好物,有脚感完美且自带增高功能的拖鞋,有东北葡萄汁以及含有红茶酵母菌的小众饮品,也有绿植、葡萄酒等等,很多都成了他的长期复购品。
Mike估计,他目前在小红书的购物,主动搜索和复购,以及“逛着逛着就买了”的情况各占一半。“神奇的是,我觉得自己好像有需求,点进去看了之后,发现自己是真的需要它!”
对Mike来说,小红书的神奇之处不仅在于能猜中自己的需求,还在于能找到宝藏商品,这些商品的评价是真实的,所以淘到真正好货的概率很高。
“小红书承担了我所有买酒的需求。”在考取WSET(Wine& Spirit Education Trust)证书时,Mike发现,很多稀缺产区的酒,小红书上不仅有货,而且性价比更高。
Mike分析,供应商之所以更多地选择小红书作为销售渠道,是因为这些酒的口感,包括前中尾调,以及适合用什么杯子去喝等等细节,只有借助小红书才能充分呈现。在这里,供应商和买家也有机会充分互动交流。
小红书市集现场
与在其他平台购物不同,范范在小红书买东西很少比价。
她说自己不喜欢价格波动大、经常发券的平台,“总要做数学题”。“小红书价格比较稳定,大差不差的,没觉得会买亏。”
Mike信奉“该省省该花花”,他觉得自己之前花了不少冤枉钱。现在,他一年在护肤品上的开销“省下了四五万”,也会去1688买30~40元一件的白T恤。他做过对比,发现小红书上的商品价格很多时候是几个平台最低的,即使有时高一些,他也并不介意多付出“不超过10%”的溢价。
他觉得,这10%的溢价是付给服务品质和“活人感”的,无论是出于售后的考虑,还是真实感的加成,他更喜欢博主“是一个活人”的感觉。
“他会真实地应答你的需求,给到一些建议,不像一些平台的客服,前三句交互,基本上活人是不出来的,或者反复地让你去看商品介绍。”
我好像没退过货
“在小红书,我好像没退过货。”
范范说出这句话时,她的好朋友吃了一惊。在买东西这件事上,范范的标准一向严格。
“可以买贵的,但不能买不对的。”在这个指导原则下,买了退,退了再买,买了再退……这是范范的常态,尤其是衣服。北方的春秋太短,有时几轮折腾下来,购物车里的衣服已然过了季。
后来为了方便,也为了节省时间,她就类似款式、不同颜色一口气下单好多件,试穿后留下心仪的,其余的通通退掉,“反正有退货运费险”。快递小哥们也早就和她达成了默契,取退换件时从不敲门,在门口的袋子上找到对应的取件码,拿走便是。
但在小红书购物两年多,平均每年消费几万元,范范却出人意料地没退过货。“因为不用凭空想象啊,所见即所得。”范范告诉雪豹财经社,她关注的博主也没有让她失望,在选品上很严格,“带的货都挺有品质感的,省得费劲去筛选产品和品牌了”。
基于这种信任感,范范养成了看直播下单的习惯,她很喜欢小红书直播娓娓道来的节奏,“没有那么疯癫,可以让人想想、看看。”
同样喜欢小红书直播氛围的还有00后女孩 Emma。与风风火火的范范不同,Emma认为自己有点i人,喜欢安安静静地浏览笔记,享受直播间平和的互动氛围。
在Emma关注的一个水晶博主的直播间里,晚高峰的时间段也不过二三十人。“她们在那里聊天,有四五个人非常积极地与主播互动,很多消息跟商品无关,我觉得很舒服,愿意在那里久待。”
Emma是从2019年开始在小红书刷笔记的,之后她出国读研,小红书既是像她这样的留学生们的生活指南,也是人与人之间的连接器。“遇到共同的问题时,在下面(评论区)大家聊着聊着,就熟络了。”Emma曾以这样的方式结识了新朋友,还相伴一起去波多黎各玩了一两天。
回国后,Emma刷小红书的时候终于能看也能买了。她入手了不少心仪好物,但同样一次也没有退过货。
即便是在小红书下过“无数单”的Mike,也只退过一株在运送过程中坏掉的绿植。
小红书本就是攻略的发源地。数以亿计的年轻人在这里检索信息、寻求帮助,同样有数以亿计的笔记和评论在填补知识盲区,提供避坑指南。就像Emma所说,“这里有足够的信息让你谨慎下单,有动态展示,有测评,有用户评价……告诉你自己适合什么,不适合什么。”
内容社区的基因让小红书变成了一个神奇的地方,用一篇篇笔记点燃你的购物欲,又用一条条评论和互动把属于冲动的那部分浇灭,把真实的需求沉淀下来。于是,一切平衡在了“唤醒却又不过度激发”的刚刚好的状态。
友善的社区氛围,独具特色的产品供给,不过度用力的商家、博主和买手们,又为小红书电商的用户们打造了一种独特的购物体验,在满溢的内卷、焦虑和急切中,这种体验是一股清流,又继续滋养着小红书独有的电商生态。
电商的尽头是人间烟火
生意的本质是交换,在物质供给丰裕的当下,交换标的是商品,更是体验。确切地说,是一种“值得感”。这种值得感,在不同平台气质的衬托下,有不同的解读。
由一个个生动鲜活的“人”汇聚出来的独一份气质,注定小红书的电商发展走不了寻常路。过往几年,它的商业化试探有多么小心翼翼,就表明它对自己的社区生态有多珍视。
“我感觉小红书是要变的,我既想它变,又怕它变。”范范说。想它变,是因为跟其他电商平台比,小红书的生意似乎有点“慢”了;怕它变,是因为就喜欢那种“慢悠悠闲逛、人与人交流的氛围”。
用户的“既想、又怕”,也是小红书的渴望和担忧。
数据显示,小红书目前月活超3.5亿,社区中每月寻求购买的用户数达1.7亿,单是“求链接”类评论每月就达到8000万。
小红书里从来不缺生意线索,社区中大量的用户需求形成的天然吸引力,正在让越来越多的卖家,尤其是年轻创业者来这里开店。而长期以来在商业化层面的克制既出于对用户体验的呵护,也是小红书在探寻最符合自身气质的电商通路。
变化在悄然发生。
今年6月,小红书上线“友好市集”,提出“友好商品、友好服务、友好价格”,在618电商大战中成功突围;两周前,小红书在上海又举办了首个线下手串市集“当红手串大赏”。4天时间,400平米场地,32位手串商家,吸引了4万年轻人参与。
小红书交易市场部负责人来克感慨,手串这种他印象里“中年人的商品”,竟然成了年轻人的潮流单品。
线上线下的两次试验,让小红书意识到,这一次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路。
如何在一个去中心化的场域里,保持年轻人的发现感、惊喜感,同时异质于冷冰冰的货架,保留生意的温度和烟火气,“市集”是一个再合适不过的场域。它恰恰能够容纳生活方式电商的差异化心智,妥帖安放所有期待。
新版本测试出现的“市集”页面,意味着,小红书将以“市集”作为集中交易聚合入口,用户和商家自此有了一个更为固定的交易场,高品质、高复购、高互动的好商品有了更多被发现、被购买的机会。
虽然成为了一级入口,但从小红书社区里原生而出的“市集”没有一键加速的生硬感,来克对它的设想是:双列流的笔记展示像是城市街道,用户在逛笔记时会在其中发现宝藏商家和商品,并彼此分享交流。这种发现好货的惊喜感、与生产者交流的人情味和生活中的时令感、烟火气,与人们在线下逛市集的体验非常类似。
不同于传统电商只展现商品页面,小红书“市集”页面的双列流涵盖商品笔记(内容中带购买链接)、商品链接、带货直播等多种形式,“市集”页面上部则设置了市集直播、买手橱窗、新品首发等频道。
“市集”将小红书的社区气质自然延伸出去,成为小红书生活方式电商的具象化、产品化体现。
为了将小红书电商个性化、多样化的商家生态以及更具可逛性、发现感的购物体验搬到线下,8月28日至31日,小红书还在上海举办了首个线下市集。
小红书市集现场
在这个近距离体验产品、具象化了解商家特色、与商家深度互动的场景中,“市集”与小红书的气质完美融合,生活方式与生活方式电商难分彼此。
“我喜欢的店主也有摊位,可惜我不在上海,否则一定去逛逛。”范范说。
小红书市集手作
结语
不吆喝、不张扬,不急吼吼地催促成交,只用好货吸引人,如果用传统标准来衡量,小红书的卖家似乎不够“生意人”。
官方数据显示,小红书动销商家中,50%以上是人生第一次开店。过去一年,开店的个人店卖家中,95后占比也达到50%。这让小红书的市集里,买家和卖家的身份色彩被淡化,少了些交易的味道,多了些年轻人与年轻人的同频碰撞。
或许正是这种消解了部分目的性,添加了更多人情味儿的互动,带来了市集的烟火气,在GMV、ROI、DAU等无数指标铸就的电商世界里,构建了一种数字时代稀缺的“附近感”,让真实、温度与意外之喜,正在成为最高级的生意。
(王汉星对本文亦有贡献)
回复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点我进行验证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关闭
站长推荐
/1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新闻/娱乐/生活资讯生活通,带你了解菲律宾多一点!
查看 »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