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开启辅助访问
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搜索
搜索
首页
Portal
论坛
同城
人才网
工具
菲龙网工具
个人中心
关于我们
每日签到
本地新闻
时事评论
华人世界
斯里兰卡频道
中国新闻
新闻视频
国际新闻
娱乐新闻
科技新闻
菲龙广场
房产网
菲龙速聘
二手交易
便民电话
美食餐厅
旅游签证
物流速运
商品买卖
二手车市场
严选
话费充值
便民电话
贺词页面
瀑布流页
汇率查询
APP下载
每日签到
我的任务
道具商店
每日签到
我的任务
道具商店
更改用户名
关于菲龙网
About US
联系菲龙网
活动回顾
加入我们
本版
用户
菲龙网
»
论坛
›
新闻频道
›
中国新闻
›
雪域高原用上稳定绿电
菲龙网管理员8
有 237 人收听 TA
72426
主题
72878
回复
92954
积分
收听TA
发消息
加好友
本文来自
中国新闻
订阅
|
收藏
(
2955
)
菲龙网管理员8发布过的帖子
0/18
美媒:美关税政策引发“隐形式”通胀 正逐渐掏空消费者钱包
0/18
上合示范区今年已开行中欧班列数量创历史同期新高
0/13
美关税新规带来不确定性 25国宣布暂停对美寄送包裹
0/62
携手开创东北亚新的美好未来——写在第十五届中国—东北亚博览会举办之际
0/68
加强减贫合作 共促繁荣发展(弘扬“上海精神”:上合组织在行动)
0/35
供应更足 韧性更强(锐财经)
0/34
一座国家级新区的引才实践
0/39
国家队,也能“省里办”
0/153
今日(8月27日)汇率
查看TA的全部帖子>>
雪域高原用上稳定绿电
时间:2025-8-27 13:13
0
38
|
复制链接
|
互动交流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直达楼层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华能藏木水电站。
西藏自治区海拔高、气压低、日照强,特殊的气候条件,造就了独特的能源资源优势。这里空气相对稀薄,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低,有利于发展光伏等清洁能源发电项目;丰富的水能资源,适宜大型水电站开发建设。而用好这些触手可及的清洁能源,既有利于解决当地缺电问题,也能让清洁绿电成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新优势。
近日,本报记者走进华能加娃光储电站、藏木水电站等项目现场,探访雪域高原背后的用电故事。
一座水电站,成为藏中电网的“骨干电源”
从拉萨出发,驱车约3个小时,跨越蜿蜒的峡谷,便可抵达位于加查县境内的华能藏木水电站。
站在高处远眺,一座大坝格外醒目。在这里,水流倾泻而下,轰鸣声经久不停。水流下落间的巨大落差,就是这座电站发电的关键。
“这是华能在西藏建的第一座水电站,也是西藏电网的第一座大型电站。”华能藏木水电厂厂长杜春忠告诉记者。
西藏被誉为“亚洲水塔”,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超2亿千瓦,技术开发量超过1亿千瓦。但在过去,这里的水电开发程度并不高,水能资源利用较少。
与较低的能源开发利用率形成对比的,是当地持续攀升的用电需求。
伴随生活水平提升、城(农)网建设改造不断完善,当地居民对于电力的需求不断增长。然而此前,西藏常常面临缺电问题,尤其在冬季,西藏中部电网不时需要柴油发电厂来保障生活用电,一些单位还自备柴油发电机,部分牧民则依赖焚烧动物粪便取暖。凡此种种,既不利于环境保护,也给人们的生活造成了极大不便。
“西藏是中国西电东送的重要接续基地。如果能把青藏高原丰富的水能资源利用起来,不仅能很大程度解决当地的用电问题,还能实现藏电外送,促使水电逐步成为西藏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杜春忠说。面对严重缺电形势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电力需求,国家批准开工建设藏木水电站。
走进这座水电站,主厂房里,记者看到水电机组上正亮着运行指示灯。往里探,水流冲击着水轮机转轮叶片,带动发电机开始发电,将水流动能转化为源源绿电。
“我们电站的选址主要考虑到西藏中部地区经济相对发达,人口占比较大,用电需求较高。从施工方面看,电站位于西藏中部电网负荷中心,地形地质条件、枢纽布置条件、施工条件都较好,水库淹没小,环境影响也相对较小。”杜春忠说。2014年11月,这座水电站的首台机组正式投产发电,不仅为冬季缺电严重的西藏电网注入了强劲电力,也逐步改变着西藏的用电格局。
“藏木水电站的总装机容量达到51万千瓦,机组可以快速启停,匹配用电需求变化。”杜春忠说。10多年来,该电站保持安稳运行,成为藏中电网的“骨干电源”。电站正常运行期替代燃机电厂发电量23亿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油约41.8万吨。
一个光储电站,助力缓解电网“丰盈枯缺”的供需矛盾
西藏山南曲松县,平均海拔4500米的加娃村山口,每当日光洒下,一排排光伏板便随之“亮起”——这里是华能加娃光储电站。历经13个月建设,今年3月,这座西藏已建最大光储电站正式实现并网发电,能满足约6万个家庭的用电需求。
“在高海拔地区建电站很不容易。”华能雅江新能源分公司总经理崔光泽告诉记者。加娃村空气含氧量仅是平原地区的约60%,冬季低温时,气温跌破零下20摄氏度。高海拔、低气压带来的缺氧、强紫外线辐射、日内温差大等问题,给施工带来巨大挑战。
“一方面,物资、材料和设备要从内地运到西藏,本身距离较远,交通条件也较差。为此,我们根据工期提前规划,做好项目管理,保证按期按质完成建设;另一方面,环境对施工人员的身体要求也较高,常常只能干一干,停一停,最终还是咬牙坚持下来。不过,项目建设过程也很锻炼人。基建期间,我们项目部组织了周边300多名牧民接受技能培训,帮助他们从‘放牧人’转型成电站运维工人。我们招聘的一些工人,从咱们项目‘成功毕业’后,再到别的施工项目,基本就能当领队了,工资涨了不少。”崔光泽说。
在高原建设光伏电站,有明显的环境优势。高海拔地区空气稀薄,对阳光削弱作用较小,当地的洁净空气透光性强,日照时长也较长,即便在冬季,只要不是大雪大雨天气,光伏板都能吸收较充分的阳光资源,进而将其转变为绿色电力。
“你瞧,我们用的光伏板都是双面板,两边都可以发电,极大提升了发电效率。”站在距离地面约2米高的光伏板下,崔光泽向记者介绍,“以前,这些山坡更像是片片荒地。有了光伏板的遮挡,减少了地面水分流失,现在植物生长也比以前好多了,不时还能看到成群牛羊在板下吃草。我们也在计划和一些研究单位达成合作,探索更多板下生态新模式。”
沿着一组组光伏板再往远眺,记者看到一排排银白色的铁塔耸立山间。一处高地上,一座升压站旁安放着几座白色装置;走近了瞧,能听见机器运转的阵阵低鸣。
“这是我们配套建设的储能装置,光伏电站白天发的电就暂时在这里‘存起来’,等到夜晚用电需求大时再送出去,尽量避免电力浪费,保障用电稳定。”崔光泽说,未来,电站还将进一步扩建,助力缓解藏中电网“丰盈枯缺”的供需矛盾。
一项项电力工程,改变缺电地区用电格局
从“用不上电”到“用上绿电”,西藏用电格局的转变,也是中国持续加强能源供给、坚定促进能源转型的缩影。
时钟拨回10年前。2015年,中国全面完成了无电地区电力建设工程,解决了4000万无电人口的用电问题,在发展中国家率先实现了人人有电用。那时,世界上还有约8亿人口无电可用,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
巨大转变的背后,是一项项电力建设投资工程的稳步落地。
以西藏为例,2014年11月,川藏联网工程建成投运,意味着昌都孤网运行成为历史;2018年11月,藏中联网工程正式投运,青藏联网工程和川藏联网工程互联,西藏正式迈入500千伏超高压大电网时代;2020年12月,阿里联网工程建成投运,这是继青藏电力联网、川藏电力联网、藏中电力联网3条“电力天路”后,国家电网公司建成的又一项世界超高海拔、超大难度的输变电工程。这项工程的投运,标志着全国陆路地区最后一个地级行政区域正式接入国家大电网,西藏由此迈入主电网覆盖全区7地市、74县(区)的统一电网时代。
今天的西藏,一张张安全稳定的大电网覆盖,将清洁电送往高原各处。数据显示,目前,西藏全区供电可靠率达到99.6%,服务用电人口约370万人。西藏电网用电负荷连年刷新历史纪录,年均增长15%,去年最高用电负荷达到276万千瓦,全社会用电量达到154.17亿千瓦时,是西藏自治区成立之初的近600倍。
西藏地区人民稳定用上绿电的同时,更多环境友好、利民增收的项目也在稳步运行。在山南市,华能雅江公司积极推进水电站渣场复垦的同时,通过吸纳农牧民用工等,累计为当地百姓创收超380万元;在西藏建设最早、目前规模最大的鱼类增殖放流站——华能雅江中游鱼类增殖放流站,一池池小鱼自在游动,待到生长成一定大小,便可将其放流自然。距此不远的藏木水电站,已连续11年累计放流各类雅江特有鱼类174.2万尾,鱼类的增殖放流,有效维持了雅江种群数量的稳定。
华能雅江公司执行董事李超毅表示,将持续做好西藏地区的清洁能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等工作,助力当地群众“用绿电”“用好电”。(本报记者 廖睿灵文/图)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5年08月27日 第 11 版)
回复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点我进行验证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关闭
站长推荐
/1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新闻/娱乐/生活资讯生活通,带你了解菲律宾多一点!
查看 »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