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开启辅助访问
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搜索
搜索
首页
Portal
论坛
同城
人才网
工具
菲龙网工具
个人中心
关于我们
每日签到
本地新闻
时事评论
华人世界
中国新闻
新闻视频
国际新闻
娱乐新闻
科技新闻
菲龙广场
房产网
菲龙速聘
二手交易
便民电话
美食餐厅
旅游签证
物流速运
商品买卖
二手车市场
严选
话费充值
便民电话
贺词页面
瀑布流页
汇率查询
APP下载
每日签到
我的任务
道具商店
每日签到
我的任务
道具商店
更改用户名
关于菲龙网
About US
联系菲龙网
活动回顾
加入我们
本版
用户
菲龙网
»
论坛
›
新闻频道
›
中国新闻
›
“我在中国的72小时·中外青年主题采访行”走进江门 ...
菲龙网管理员8
有 237 人收听 TA
71690
主题
72142
回复
92158
积分
收听TA
发消息
加好友
本文来自
中国新闻
订阅
|
收藏
(
2955
)
菲龙网管理员8发布过的帖子
0/31
看展览、学艺术,充实多彩过暑假(文化中国行·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0/34
加拿大男子荒野求生9天:靠喝池塘污水维生 在岩石上刻“救命”
0/22
绿色金融助力绿色发展
0/23
龟兹小巷,变了新模样
0/25
“让这段历史被更多人铭记”(伟大胜利·历史贡献)
0/25
从进墨脱到留墨脱,我为何选择西部(中国道路中国梦·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⑫)
0/23
世运这一刻|绿动蓉城,在生态画卷中竞逐
0/22
从“两山”理念与实践看中国与世界
0/20
当武术在世运会“转正” 这股“国潮”根本停不下来
查看TA的全部帖子>>
“我在中国的72小时·中外青年主题采访行”走进江门
时间:2025-8-13 15:38
0
23
|
复制链接
|
互动交流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直达楼层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中外博主在中国侨都华侨华人博物馆合影 (海外网 谢明 摄)
“出发去广东江门!”8月5日至8日,由人民日报海外网主办的“我在中国的72小时·中外青年主题采访行”活动走进广东江门。来自澳大利亚、丹麦、伊朗、韩国、中国的6位视频博主,开启了为期3天的江门探索之旅。他们用镜头记录下在江门的所见所闻,向世界各地的网友讲述自己亲历的中国故事。
追溯侨史,感受赤子情怀
第一天,抵达江门后,“我在中国的72小时”采访团队的首站来到中国侨都华侨华人博物馆。刚走进博物馆,丰富的展品就让6位中外博主眼前一亮。从早期华侨远渡重洋时携带的简陋行囊,到他们在异国他乡艰苦创业的珍贵照片;从侨胞们支援祖国建设的汇款凭证,到不同时期侨乡的风貌变迁资料,每一件展品都承载着一段厚重的历史。
博物馆工作人员向博主们详细介绍了江门华侨的发展历程。江门是中国著名的侨乡,530多万海外侨胞分布在世界各地。100多年前,许多江门人怀揣着梦想,飘洋过海到异国他乡打拼。他们在海外历经艰辛,却始终心系故土,不仅带回了先进的技术和理念,更在国家危难之际,纷纷伸出援手,为祖国的独立和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海外博主们记录展品(海外网 宣锐锋 摄)
“这些华侨的故事太令人感动了,他们的坚韧和爱国情怀让人敬佩。”来自澳大利亚的博主韩森山(Jake Hines)一边认真聆听,一边用运动相机记录着展品。在博物馆的互动体验区,韩国视频博主金峻范通过多媒体设备,沉浸式感受了华侨当年的航海历程,更深刻地体会到了他们的不易与执着。
传承文化,领略功夫与陈皮韵味
第二天上午,博主们来到江门鹤山的梁赞故居。梁赞是近代著名武术家、咏春拳大师,被尊称为“咏春宗师”。故居庭院古色古香,青砖灰瓦间透出浓厚的岭南韵味。
海外博主们体验咏春 (海外网 宣锐锋 摄)
在这里,博主们不仅参观了梁赞的生平展览,还在偏身咏春拳非遗传承人冯家辉师傅的带领下,学习咏春拳基本套路、击打木人桩、咏春双刀等。第一次学习咏春拳的伊朗博主丽娜颇为激动地表示,一直对中国功夫很感兴趣,这次能在咏春拳大师的故居学习,感到非常荣幸。韩森山在冯家辉师傅的带领下学得有模有样,“我觉得非常好玩,很棒,因为我小的时候看过很多李小龙的电影,原来江门的武术文化也这么博大精深。”
午后,博主们来到了新会,探访新会陈皮村。讲解员展示了陈皮的采摘、晒制、储存过程,介绍了“三年一小成,五年一中成,十年一大成”的陈皮陈化标准。博主们亲手尝试剥柑皮、晒制,并闻了不同年份陈皮的香味。丹麦博主欧珠丽和中国博主怀瑜君感叹:“这种香气很特别,不是简单的果香,而是带着时间的味道。原来食材也能像酒一样,越陈越有韵味。”
海外博主参观中国中车江门基地 (海外网 宣锐锋 摄)
江门不仅有迷人的风景和深厚的文化,更有蓬勃发展的产业。感受了江门的历史文化后,6位中外博主来到了中国中车江门基地,探寻“中国高铁江门造”的奥秘。进入现代化的生产车间,一条繁忙的高铁生产线呈现在眼前。工人们在各自的岗位上有条不紊地工作着,从零部件的组装到整车的调试,每一个环节都精益求精。伊朗博主玛雅近距离观察了高铁/地铁车厢的生产过程,她不禁发出了赞叹。“中国高铁的发展速度太惊人了,‘江门造’更是展现了中国制造业的强大实力。”随后去到的诚品咖啡观光工厂,则展示了江门完善的咖啡产业链,从种植、采摘、烘焙到制作销售,体现了“侨都咖啡”的创新活力。
体验民俗,领略侨乡风情
第三天,6位中外博主来到了开平市自力村,领略开平碉楼的魅力。这些造型独特的建筑散布在田野乡间,既有中国传统建筑的特色,又融入了西方建筑的元素,是江门侨乡文化的重要象征。碉楼大多建于上世纪初,是当时华侨为了保护家乡亲人的安全而修建的,兼具居住和防御功能。
海外博主在开平碉楼前面拍照留念(海外网 宣锐锋 摄)
伊朗博主玛雅登上铭石楼,俯瞰周围的田园风光,仿佛穿越回了那个年代。她仔细观察着碉楼的建筑结构,墙上的枪眼、坚固的铁门,都让她感受到了当时华侨们的智慧和勇气。“这些碉楼太有特色了,它们不仅是建筑艺术品,更是华侨历史的见证。”
在参观完碉楼后,踏入华南首家先锋书店,仿佛走进时光隧道。它由上世纪70年代的塘口粮管所粮仓改造,独特的粮仓式建筑与“稻仓”“黍仓”等五谷主题藏书区域相映成趣,惹得博主们连连称赞。
而到了赤坎华侨古镇,青石板路在脚下延伸,沿街骑楼立面斑驳却依旧挺立。博主们在这沉浸式体验了民国时期的服饰,在一边拍摄,一边感叹这里融合了中西建筑元素的独特景观。在赤坎古镇,6位中外博主体验了制作泥鸡的民俗活动。泥鸡是江门的传统民间工艺品,用当地的泥土制作而成,造型可爱,还能发出清脆的叫声。在民间艺人的指导下,伊朗博主丽娜亲手揉泥、塑形、雕刻、上色,制作出了一个属于自己的泥鸡。当她吹响自己制作的泥鸡,听到那清脆的声音时,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制作泥鸡的过程很有趣,这不仅是一种手艺,更是一种传统文化的传承。”
离开赤坎古镇,6位中外博主前往位于新会区的小鸟天堂。这里是巴金笔下《鸟的天堂》的原型地,也是华南地区重要的湿地生态保护区。丹麦博主欧珠丽兴奋地举起相机,记录下这一壮观景象。“我从未见过如此多的鸟群,它们自由自在地生活在这里,仿佛置身于童话世界。”
海外博主参观伍炳亮黄花梨艺博馆 (海外网 陈洋 摄)
最后,6位中外博主参观了伍炳亮黄花梨艺博馆。馆内陈列着众多由黄花梨制作而成的家具和工艺品,这些作品造型精美、工艺精湛,展现了中国传统家具文化的魅力。伍炳亮大师是中国著名的古典家具艺术家,他的作品将传统工艺与现代审美相结合,深受人们的喜爱。
6位中外博主在艺博馆内仔细欣赏着每一件作品,对黄花梨木材的纹理和工匠们的精湛技艺赞不绝口。“这些家具简直就是艺术品,每一件都凝聚着工匠们的心血和智慧。”丹麦博主欧珠丽表示,通过参观艺博馆,不仅了解了中国传统家具文化,更感受到了江门对传统文化传承和保护的重视。
短短72小时,中外视频博主们用脚步丈量了江门的城市脉络:这里既有跨越百年的侨乡记忆,也有驰骋全球的“中国制造”;既有古老的武术和手工技艺,也有现代化的生产线和国际化的视野。
这场“我在中国的72小时·中外青年主题采访行”走进江门活动,不仅是一段旅程,更是一场跨越国界的文化交流。正如江门市市长吴晓晖所说:“江门是一座历史与现代相交织的城市,我们欢迎全世界的朋友来这里,发现它的美,分享它的故事。”(海外网 陈洋)
回复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点我进行验证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关闭
站长推荐
/1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新闻/娱乐/生活资讯生活通,带你了解菲律宾多一点!
查看 »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