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左侧
发新帖

拉林线上的两封手写信

时间:2025-7-23 15:46 0 71 | 复制链接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清华大学同学的来信(左)与奥运冠军的签名回信。


马龙在回信上签名。


王柳懿(左)和李倩在写回信。

本版照片摄影:岳红燕

“虽然无法见面,但几位同学一定让我把这封信转交给你们,并向你们致意!”7月19日,在西藏林芝前往拉萨的复兴号动车启动时,西宁客运段党办工作人员李磊把一封信交到了参加“决胜巴黎 绽放奥运——奥运冠军面对面”巡回宣讲活动西藏站的奥运冠军手中。
这封信是由清华大学“跃马行藏”实践支队的4名同学联名写的。
“动车快到林芝站的时候,4名同学看到了车厢上布置的欢迎横幅,便询问我们奥运冠军是不是也要乘坐这节车厢。”李磊说。
7月17日至22日,奥运冠军面对面巡回宣讲活动来到西藏。从“雪域明珠”林芝到“日光城”拉萨,奥运冠军的到来引起不小的轰动,几名年轻人也从手机上刷到了运动员同藏族群众互动交流的短视频。
“工作人员告诉我们,这趟车抵达林芝之后,奥运冠军将乘坐后序列车从林芝前往拉萨。”“跃马行藏”实践支队队长、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生左宏量说,“机缘巧合的是,我们所坐的位置,正是冠军们后续即将入座的席位。”
左宏量和同学们前往林芝,是为了在当地开展宣讲和志愿活动。“两支宣讲队伍,一个在学术专业中刻苦钻研,一个在体育赛场上不懈拼搏,我们都在为建设祖国而奋斗。”左宏量说,队员王珺仪提议并着手起草致奥运健儿的信件时,大家为这个想法感到非常兴奋。
“亲爱的奥运健儿们:我们是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暑期赴西藏实践宣讲队。在这列拉萨—林芝的火车上,我们2个宣讲队相遇啦!过去一个月中,我们宣讲队从北京到日喀则,进行实习、理论宣讲、志愿活动。我们也在准备继续申博,继续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我们都将奔赴下一程,在祖国各地宣讲和实践,在彼此的领域继续奋斗。祝愿身体健康,再创佳绩!”
未能当面交流的遗憾,被一封写满真挚情感的信悄然弥补。在火车站台上,左宏量和队员们将这份祝福托付给列车工作人员,转交给即将出发的奥运冠军们。
在林芝—拉萨列车启动时,这封信通过李磊转交到奥运冠军的手中。
“有点意外,但非常感动!我们都来到了西藏,都是前来宣讲,又有缘乘坐同一节车厢,这也是一种‘双向奔赴’。因此大家就商量着给同学们回一封信。”乒乓球奥运冠军马龙说。
当天,奥运冠军们在列车上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交流活动,这封来信也成了他们话题的起点。列车上的宣讲刚一结束,7名奥运冠军便围坐在一起。花样游泳奥运冠军王柳懿自告奋勇,根据大家商量好的内容,一笔一划地写好了回信。马龙、龙道一、陈清晨、王芊懿、郭崎琪、李倩一起在这封饱含青春激情的信上签上了名字。
“同学们:很高兴在拉林铁路复兴号高原动车上收到你们的来信。我们虽然在林芝火车站擦肩而过,但是正如信中所说,我们都奔赴在讲述故事、传递精神的路上。在喜迎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之际,我们来到雪域高原进行宣讲,就是希望将体育力量和中华体育精神带到祖国边疆。你们的宣讲实践让我们感动和鼓舞。让我们一起努力,为祖国争光、为民族争气、为时代添彩,贡献青春力量!”
“同学们的这封信很珍贵,也很让我感动。”跳水奥运冠军龙道一说,“作为一名运动员,我们的使命不仅仅是在赛场上取得好成绩,更要通过自己的努力,为社会传播正能量,用自己的影响力去激励更多的人,特别是青少年。”
拉林铁路上的列车平稳快速地行进着,转眼就要到拉萨了。“请一定把这封信转交给同学们,也向他们致以问候!”奥运冠军对李磊说。
记者联系到了清华大学的4名同学,看到奥运冠军的集体签名回信,几名年轻人很激动。他们说,这是一个惊喜,也是一种鼓励。
“奥运健儿的事迹激励着我们不畏艰难、勇于拼搏,也指引着我们在各自的专业领域追求卓越、精益求精。我们对奥运健儿表示由衷的感谢与支持,希望他们继续为国争光,也期待能与他们一道为共同的目标携手奋进。”王珺仪说。
信件虽轻,情谊很重。一场擦肩而过,因一封来信与回信,变成了高原上的深情互动,也将梦想和奋斗的种子播撒在更多年轻人心中。(本报记者 袁泉 刘峣)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5年07月23日 第 09 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