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左侧
发新帖

探索镇江文脉,“非遗”体验乡情

时间:2025-7-21 11:37 0 57 | 复制链接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旅菲各校友会联合会讯:继7月17日上午在江苏大学会议中心成功举行开营式后,午后,2025年“亲情中华·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江苏镇江营的营员们前往该校三江楼,参观校史展览馆并聆听校园发展规划讲座。 “三江楼”位于江苏大学校园内,是该校标志性建筑之一,因镇江地处长江、京杭大运河、淮河交汇而得名。楼内常设有校史馆、会议厅等设施,通常用于教学、办公及重要活动。

次日清晨,镇江营营员们出发前往华山村。薄雾轻笼中,这座拥有三千年历史的古村落,像一幅活态传承的江南画卷在营员面前徐徐展开。当向导讲述华山村至今保留着完整的张氏宗祠与“奇树奇井”传说时,营员们纷纷拿出手机记录下家族文化延续的见证。

华山古村被誉为“江南第一古村”,其历史可追溯至西周时期。 “以前常听祖父辈们讲述江南建筑的精巧,今天终于亲眼看到榫卯结构的玄妙。 ”营员们在明代楠木厅前驻足良久,轻抚着梁枋上精美的木雕纹样赞叹不已。

18日下午的智慧教室内,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研习——“太平泥叫叫”和“甲胄”制作拉开帷幕。

在“泥叫叫”制作区,华山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太平泥叫叫”传承人现场展示绝技,用黄泥捏制的鸟哨吹奏出清亮音律。传承人示范着制作诀窍:“泥胎要中空,吹孔角度要精准…… ”营员们依样画葫芦地揉捏着特制的华山黄泥,飞鸟初具雏形,他们轻吹试音,一声清亮的哨音引来满堂喝彩。这种源自古代的民间玩具,以其朴拙造型和婉转鸣声勾起青少年们的好奇心。这种源自唐代的民间艺术,在营员们心中焕发新生。

“甲胄”制作区则弥漫着庄重氛围。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营员们仔细编缀着金属甲片。当营员们身着自制的传统甲胄列队时,仿佛穿越千年的文化护卫者。

夜幕降临,教工食堂里飘散着诱人香气。营员们围坐桌前,开始亲手制作中国传统美食——包饺子。随后,当镇江特色肴肉上桌时,营员们被这道水晶般透亮的美食吸引。据介绍,肴肉是镇江最具特色的一道名菜,已有三百多年历史,需用硝水精心腌制。许多营员品尝后惊叹:“肉质鲜嫩,滋味醇厚,这是我从未体验过的中华美味。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