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开启辅助访问
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搜索
搜索
首页
Portal
论坛
同城
人才网
工具
菲龙网工具
个人中心
关于我们
每日签到
本地新闻
时事评论
华人世界
中国新闻
新闻视频
国际新闻
娱乐新闻
科技新闻
菲龙广场
房产网
菲龙速聘
二手交易
便民电话
美食餐厅
旅游签证
物流速运
商品买卖
二手车市场
严选
话费充值
便民电话
贺词页面
瀑布流页
汇率查询
APP下载
每日签到
我的任务
道具商店
每日签到
我的任务
道具商店
更改用户名
关于菲龙网
About US
联系菲龙网
活动回顾
加入我们
本版
用户
菲龙网
»
论坛
›
新闻频道
›
中国新闻
›
“抗战是两岸共同的历史记忆”
菲龙网管理员8
有 237 人收听 TA
68985
主题
69437
回复
89275
积分
收听TA
发消息
加好友
本文来自
中国新闻
订阅
|
收藏
(
2955
)
菲龙网管理员8发布过的帖子
0/31
【光明论坛】外贸新业态催生发展新动能
0/31
活力中国调研行丨“小相机”打开“大视野” 深圳智造如何脱颖而出?
0/26
一杯奶茶如何重塑万亩良田?解码中国奶茶“地域密码”
0/26
报效祖国 建功西部|大漠深处三代人的绿色守望
0/25
声动中国|“一座城,一群人,一条心!”
0/19
17年耗资160亿却寸轨未铺?美国首条高铁深陷“烂尾”困局
0/24
【世界说】美媒:“大而美”法案实则“劫贫济富” 美国低收入者终将蒙受损失
0/22
专栏丨画大饼与开小灶——美国关税与减税政策背后的财富转移
0/23
外国媒体人眼中的西藏究竟什么样?
查看TA的全部帖子>>
“抗战是两岸共同的历史记忆”
时间:2025-7-3 09:54
0
51
|
复制链接
|
互动交流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直达楼层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两岸媒体采访团探访李庄同济大学工学院旧址。
“我来大陆学习历史专业的初衷,就是希望了解真实全面的历史,并且讲给更多人听。这次随两岸媒体采访团来到成都建川博物馆参观,接触大量珍贵的历史资料,我才发现自己过去对于抗战的了解还是太浅。”四川师范大学台生廖妤轩对记者说,希望更多台湾青年能够学习真实的抗战史,了解两岸共同的历史记忆。
2025“文化抗战川渝行”两岸媒体采访活动近日举办,两岸抗战将士后代、抗战史研究学者、两岸媒体记者和自媒体博主近40人,在8天时间内探访成都、自贡、宜宾、重庆等地,追寻两岸共同的历史记忆。
铭记抗战历史
抗日战争期间,340万川军义无反顾地走上战场,参战人数之多、牺牲之惨烈,居全国之首。装备落后、缺粮少弹、草鞋单衣,川军一度被视作“最糟糕的军队”。但川军英勇抗敌,参加了中国战场抗击日军的28个大型会战、战役,守卫全部前线战场1/5的国土,换来“川军能战”“无川不成军”之名。
在川军抗战馆中,台湾青年廖家兴在“死”字旗还原场景前凝神驻足。1937年,四川安县青年王建堂投笔从戎,父亲王者成特意赠旗一面,正中书以“死”字,旁边写着:“我不愿你在我近前尽孝,只愿你在民族分上尽忠”。
廖家兴从小在台湾桃园眷村长大,见过不少思念故乡的外省老兵。他的爷爷是黄埔军校毕业生,讲过很多两岸共同抗击侵华日军的历史。廖家兴说,“死”字旗的故事让他感受到川军誓死报国的血性,而台湾同胞也从未停止反抗日本侵略,涌现了李友邦等抗日将领。“这些都说明抗战是两岸共同的历史记忆,值得每一位中华儿女铭记。”他说。
抗战时期,四川还创造了出钱最多、出物最多、出力最多的纪录。当时全国大部分省市沦陷,四川承担了全国50%的财政支出。在抗日献金运动中,四川自贡共募得法币1.2亿余元,数额居全国城市之首,人均献金达500元之多,亦居国内人均捐款首位。“自贡的男女老少不论富有或是贫穷,都愿意将自己的财产捐献出来,帮助祖国更好地抵抗外敌,这种爱国情操令人钦佩。”台湾自媒体人李东恩说。
传承文化薪火
“同大迁川、李庄欢迎,一切需要、地方供给”,抗战时期,来自李庄民众的16字电文,迎接了同济大学、“中央研究院”“中央博物院筹备处”、中国营造学社等10所知名高等学府、科研机构等陆续内迁,构建了以文化为核心的抗战阵地。自此,位于四川宜宾东郊的李庄小镇,这个“日军地图上找不到的地方”,与重庆、成都、昆明共同成为中国四大文化抗战中心,一大批大师学者在李庄学术报国、科研报国,取得了开创性的成果。
1940年至1946年,面积不到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仅3000多人的李庄,迎来了1.2万余名高校师生和科研人员。李庄民众不仅让出祠堂、庙宇、民房供学者们居住和工作,还自发组织起来,保障物资供应,守护这群文化人的生活。云集于此的大师学者们,在清贫匮乏中坚持治学救国,在古宅深巷、乡间小道上留下风华绝代的身影。
“国内顶尖知识分子即便身处困苦之中,仍然不废研求,实际上是对中华文脉的保护,是文化薪火的传承。”台湾黄埔军校同学后代联谊会会长、“自忠学堂”创办人丘智贤说,李庄民众也尽全力保障他们的一切需求,这种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共同抗敌的精神,正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创办人傅斯年,后来担任了台湾大学校长。行走在李庄古镇,探寻傅斯年当年的足迹,让毕业于台大的丘智贤感触颇深。“‘敦品、励学、爱国、爱人’是傅校长留下的校训。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台湾光复80周年,两岸共同抗战的历史不容遗忘,需久久传承,让我们的下一代都能认识到中华民族抗战精神的伟大。”
弘扬英烈精神
青山埋忠骨,英名垂千秋。在本次活动中,两岸媒体采访团来到位于重庆市北碚区的张自忠烈士陵园,缅怀抗日先烈。1937年全民族抗战爆发,张自忠率部多次重创日军。1940年枣宜会战中,他亲率将士与日军决战,负伤后被重兵合围,身中数弹,壮烈牺牲,年仅49岁。张自忠将军留下遗言:“我力战而死,自问对国家,对民族可告无愧。”
“我祖父因职务高、影响大,在中华民族史上留下了一道深深的印记,人们记住了抗日战争中有位英雄叫张自忠。”张自忠将军之孙张庆成对采访团说,但是我们永远不要忘记,全国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上,牺牲的中国军人和百姓不计其数。“他们中的许多人,我们不知道姓名,甚至不知安葬何处。但在我心中,他们与我祖父一样,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张庆成说。
“张自忠将军宁死不屈,让人看到了中国人的精神、中国人的骨气。我们要让更多人知道,为什么要这么重视张自忠将军、重视抗战历史,以及我们为什么不能够忘记历史。”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苑举正说。
“包括我父亲在内,当年在日本殖民统治下的台湾人不忘身为中华民族一分子,返回祖国大陆参加抗战者有数万人之多,都是为了争取台湾早日回到祖国怀抱。”台湾抗日志士亲属协进会荣誉会长萧开平说,1895年,他的高祖父萧光明组织乡勇抗击入侵日寇、壮烈牺牲。父亲萧道应辗转前往广东,加入台湾抗日志士丘逢甲之子丘念台领导的“东区服务队”。家族抗日故事是台湾同胞抗日缩影,两岸同胞并肩战斗,直至最后胜利。
“记住抗战,是为了记住我们从哪里来,也为了知道我们要往哪里去。”萧开平说,台湾近30个抗日家族成立协进会,就是要以实际行动宣扬先人抗日精神,让台湾后代子弟不要忘记那段可歌可泣的历史,更要记取几代台湾人对祖国的热爱。(本报记者 张 盼 文/图)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5年07月03日 第 03 版)
回复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点我进行验证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关闭
站长推荐
/1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新闻/娱乐/生活资讯生活通,带你了解菲律宾多一点!
查看 »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