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图一  
 
 
 
中国花鸟画托物言志,西方静物画更追求客观真实。18世纪形成的日本浮世绘承接中国画滋养,又深刻影响了19世纪法国印象派。不同的艺术语言,却都透露出中国画的意境之美。  
红莲图轴  
清康熙十年(1671年) 唐炗、恽寿平合绘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从真崎边看水神之森、内川和关屋之里之图,选自《名所江户百景》  
1857年 歌川广重(日本)  
芝加哥艺术博物馆藏  
 
 
 
睡莲池  
1900年 克劳德·莫奈(法国)  
芝加哥艺术博物馆藏  
 
 
 
“月令”代表的季节变化与自然劳作的关系世界共通。英国苗圃六月盛放的花束与中国腊月的水仙相映成趣。  
十二月花令版画  
年代未知  
亨利·弗莱彻(英国)据彼得·卡斯特尔斯三世(佛兰德)原作制版  
芝加哥艺术博物馆藏  
 
 
 
五彩十二月花卉图题诗句杯  
清康熙(1662—1722年)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时代变迁,古典园林虽与我们所距遥远,但中国古典园林在世界园林体系中独树一帜的山水精神,在每个时代可与所有心灵同频共振。纵观异彩纷呈的世界园林,其共通的追求都是营造一个富有自然意趣的理想家园。正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举办的“乐林泉——中外园林文化展”(见图一,北京故宫博物院供图)立足共性,以古今中外人们大体相似的栖居活动为主题,选取雅集、鉴藏、游山、静修、观花、畅音六种园事,串联起丰富的中外展品,呈现多元的园林文化,展示人们寄托其中的高远精神追求。  
《人民日报》(2025年06月17日18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