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开启辅助访问
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搜索
搜索
首页
Portal
论坛
同城
人才网
工具
菲龙网工具
个人中心
关于我们
每日签到
本地新闻
时事评论
华人世界
中国新闻
新闻视频
国际新闻
娱乐新闻
科技新闻
菲龙广场
房产网
菲龙速聘
二手交易
便民电话
美食餐厅
旅游签证
物流速运
商品买卖
二手车市场
严选
话费充值
便民电话
贺词页面
瀑布流页
汇率查询
APP下载
每日签到
我的任务
道具商店
每日签到
我的任务
道具商店
更改用户名
关于菲龙网
About US
联系菲龙网
活动回顾
加入我们
本版
用户
菲龙网
»
论坛
›
新闻频道
›
中国新闻
›
波黑汉学家李丽:汉学让我们和不同的人成为朋友 ...
菲龙网管理员8
有 237 人收听 TA
65695
主题
66147
回复
85807
积分
收听TA
发消息
加好友
本文来自
中国新闻
订阅
|
收藏
(
2955
)
菲龙网管理员8发布过的帖子
0/34
外贸产品拓内销提速增量(人民眼·提振消费)
0/27
书写中丹合作更加精彩的新篇章(大使随笔)
0/25
经贸合作为中拉经济持续发展增添新动力
0/25
精准发力、多方协同——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见闻
0/25
中拉互联网发展与合作论坛见闻:双向奔赴的数字浪潮
0/24
20国媒体见证内蒙古现代农业新生态
0/26
“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对阿拉伯国家有激励作用”
0/25
外国记者走进乌兰哈达火山 看“文旅流量”促进“消费增量”
0/23
从年轻人“囤健康”看消费潜力(无影灯)
查看TA的全部帖子>>
波黑汉学家李丽:汉学让我们和不同的人成为朋友
时间:2025-5-16 11:18
0
49
|
复制链接
|
互动交流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直达楼层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中新社北京5月15日电 题:
汉学让我们和不同的人成为朋友
——专访波黑汉学家李丽
作者 李紫薇 史元丰
2025年是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以下简称波黑)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30周年。这是两国务实合作硕果累累的30年,也是文化交流推动民心相通的30年。
据波黑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24年波黑共接待中国游客近7.5万人次,同比增长145%。文化交流不仅架起跨越国界、穿越时空的桥梁,还在更深层次成为触动人心的情感纽带,让更多个体之间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建立友谊。近日,波黑巴尼亚卢卡大学汉学系系主任、汉学家李丽(Ljiljana Stevic)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分享其结缘汉学、了解中国的故事。
现将采访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你如何与中国结缘?你在中国的学习经历对你后来的汉学研究产生了哪些影响?
李丽:当我还是个孩子时,我的祖父会把报纸上的文章剪下来并告诉我,“有一天中国会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国家,你必须学会中文”。这为我学习中文、接触中国埋下了种子。
17岁时,我在国际红十字会担任英语口译员,遇到了一位正在学习中文的同事,她给了我一本书,告诉我要去贝尔格莱德大学进修。我想这也许是个机会。
我对中文的学习真正开始于贝尔格莱德,那里有很好的中国教授,教我应该怎么做才能更好地理解中国。但当时动荡的环境让我难以专注学业。两年后,我转赴北京语言文化大学(现北京语言大学)深造。
我一直相信,除非亲身到过一个国家,否则不可能真正了解这个国家。
在北京语言大学求学的一年间,我做了很多关于中国文化和艺术的研究,这一年彻底改变了我对中国文化的认知。我感到,必须以某种方式帮助更多学生来到中国,了解中国。
但在回国后,我一度找不到与中文相关的工作,不过命运给了我转机——时任巴尼亚卢卡大学文学院汉学系主任推动在当地开设孔子学院,2017年,巴尼亚卢卡大学孔子学院获批建立。我参与其中,也开始努力把我在中国的经历讲述给更多人。
2025年1月,波黑巴尼亚卢卡大学孔子学院和汉学系的师生们发来新春祝福视频。图为李丽(左)作为教师代表出镜。受访者供图
中新社记者:你曾对中国的“天下观”进行研究,你认为汉学语境中的“天下观”反映了中国的何种观念?这一概念如何影响你向波黑讲述中国?
李丽:“天下观”是我学术研究的重要方向,也是教学中贯穿始终的哲学思维。有观点认为,这一概念源于《诗经·小雅·北山》中的“溥天之下,莫非王土”,最初指周王朝的文化疆域。而在后世的文献经典中,我们可以逐渐发现,对于天下的理解逐渐扩展至经济方面,如在《墨子》中,就提到通过合理措施保护民众的利益等,其后,孟子、韩非子等人的著作也逐渐显现出“天下”的概念具有社会层面的理念。
目前,对于“天下观”的表述也更加丰富,如赵汀阳教授提出的“天下体系”,他认为这是优化人类共存秩序的愿景,是谋求人类普遍安全以及共享利益的制度。有了“天下为公”的理念,我们可以共同努力把世界变得更好。理论上,这一必要的工作涉及三个方面:世界成为政治主体、以关系理性为原则以及通过制度促进所有人的发展。例如,新冠疫情提醒我们“病毒无国界”,这印证了“天下观”中无界共同体的理念;而孔子“己欲立而立人”的思想,则强调着互助和谐的深层逻辑。
在教学中,我逐渐意识到,学生们不仅喜欢中国的传统文化,也愿意了解中国经济发展的现状,所以在教学中,我们会组织一些关于现代中国发展的讲座,比如自1978年以来经济改革的议题。
此外,我们设置了国际关系与外交课程,学生不仅可以了解西方国家的理论,还可以读到中国的政治理论。
在教学中,我们尽量使用中国作家撰写的有关中国的书籍。因为我们不能只介绍西方人对中国的看法,还要介绍中国人对中国的看法。
这种从古典智慧到现实政策的衔接,让学生更易理解中国行为的文化根源。
2023年4月25日,“一日看尽长安花”——国际友人西安城市观光车“穿越之旅”活动于西安启动。来自波黑等8个国家的国际友人参与活动。杨英琦 摄
中新社记者:目前波黑人学习中国语言和文化现状如何?巴尼亚卢卡大学对于中文教育有哪些经验?你如何看待中文教育以及汉学在波黑的未来发展?
李丽:在孔子学院建立之前,巴尼亚卢卡没有系统学习中文的地方。孔子学院设立后,截至目前已有500多名学生,而巴尼亚卢卡的人口仅约20万,可以说,对中文感兴趣的学生人数之多令人印象深刻。
许多学生从孔子学院开始他们的汉语学习之旅,之后选择在汉学系进行更正式的学术学习。目前我们开办汉学系已有四年,有50多名学生,仅次于英语系。因此,我们的大学在推广中文和中国文化方面的作用变得非常突出。
学生必须掌握所能知道的一切知识,不能只做翻译或会说中文,而不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学和哲学。
因此我们会讲中国的传统文化,从仰韶文化讲起,衔接各个朝代,讲解每个王朝特定的历史节点、重要的历史人物、考古发现等等,而且,我们会通过举办文化活动来吸引学生,例如举办中文诗歌朗诵等。
此外,我们和中国的大学一直有交换和联系。我们的学生去中国的交流活动已经持续了约5年时间,每次为期两周,他们会去北京、天津等地。我们现在鼓励他们申请奖学金,去中国学习一学期或一年,否则他们很难深入了解中国的语言和文化。
目前孔子学院和汉学系的发展刚刚起步,我们希望设立更有针对性的硕士课程,以便学生可以选择经济类中文硕士或国际关系类中文硕士。
未来,我们希望能与中国的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也会寻找中国的合作伙伴,帮助学生获得双学位,或是让我们的学生到中国学习一年。我认为这不仅是波黑的学生学习中文、了解中国文化最理想的方式,也将有助于我们的国家与中国建立更好的关系。
2025年1月,波黑巴尼亚卢卡大学孔子学院和汉学系的师生们发来新春祝福视频。图为学生们出镜送祝福。受访者供图
中新社记者:你认为波黑是如何了解中国的?中国的哪些文化产品在波黑受到欢迎?
李丽:在波黑,我们正在关注中国现代剧集的发展。我的研究方向和重要研究成果之前主要集中在公共外交和文化外交领域,但现在我更多地转向文化本身,关注中国影视,以及我们可以通过中国影视了解和学到什么。
今年我和我的同事们看了很多中国的影视剧,比如王家卫导演的《繁花》,此外我本人也是陈凯歌和张艺谋导演的粉丝。
中国的影视覆盖了波黑各个年龄群体,年轻的学生们更喜欢中国的科幻小说和影视改编,比如《三体》,以及中国的古装剧,而且他们从中学到了尊重长辈等很多儒家的价值观、关于包括食物在内的中国传统习俗等等。
例如电视剧《尚食》,是一个集中展现明朝时期中华美食的电视剧,我的学生们都认为这部剧拍摄的美食画面十分精美。
不仅是影视剧成品,在TikTok上,也有很多拍摄中国传统服饰的短视频异常吸睛,从商朝到清朝,每个短视频都拍摄得像当代的时装秀。
所以这也吸引了那些对时尚感兴趣的学生,希望能更多地了解当代中国社会,我建议他们多了解一些中国时装设计师的作品,或是在北京、上海举行的时装展。
我总是说,汉学让我们和不同的人成为朋友,一起工作,就像一家人一样。(完)
波黑汉学家李丽(Ljiljana Stevic)。卞正锋 摄
受访者简介:李丽(Ljiljana Stevic),波黑巴尼亚卢卡大学汉学系系主任、汉学家、巴尼亚卢卡大学孔子学院院长。主要论文包括《具有中国特色的软实力——智库与孔子学院》《中国文化软实力:波黑案例研究》等。
回复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点我进行验证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关闭
站长推荐
/1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新闻/娱乐/生活资讯生活通,带你了解菲律宾多一点!
查看 »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