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开启辅助访问
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搜索
搜索
首页
Portal
论坛
同城
人才网
工具
菲龙网工具
个人中心
关于我们
每日签到
本地新闻
时事评论
华人世界
中国新闻
新闻视频
国际新闻
娱乐新闻
科技新闻
菲龙广场
房产网
菲龙速聘
二手交易
便民电话
美食餐厅
旅游签证
物流速运
商品买卖
二手车市场
严选
话费充值
便民电话
贺词页面
瀑布流页
汇率查询
APP下载
每日签到
我的任务
道具商店
每日签到
我的任务
道具商店
更改用户名
关于菲龙网
About US
联系菲龙网
活动回顾
加入我们
本版
用户
菲龙网
»
论坛
›
新闻频道
›
中国新闻
›
在科技小院上一堂思政课(解码·思政课怎么上) ...
菲龙网管理员8
有 237 人收听 TA
71069
主题
71521
回复
91497
积分
收听TA
发消息
加好友
本文来自
中国新闻
订阅
|
收藏
(
2955
)
菲龙网管理员8发布过的帖子
0/103
小马科斯历史性访印,菲印防务合作要升级?
0/210
10人殒命!菲省长谋杀案主谋落网,惊天黑幕将揭晓?
0/36
世运会入蜀 烟火气更足(世运会近距离)
0/33
在成都|科技赋能赛事,触摸世运之城的智慧脉动
0/40
城市更新里的科技范儿(科技视点)
0/40
诗意中国|荔枝驿路蜀道不再难
0/38
更好激发“票根经济”潜力(财经观)
0/38
为苍苍古道重新聚起人气(守望)
0/41
中国经济向新向好
查看TA的全部帖子>>
在科技小院上一堂思政课(解码·思政课怎么上)
时间:2024-7-3 16:32
0
313
|
复制链接
|
互动交流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直达楼层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清晨6点,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曼洪村的多年生稻试验田里,云南大学农学院博士研究生李凌宏和团队师生正忙碌着。穿着雨靴,戴着草帽,十几名师生忙着给水稻做杂交。
“最近天气很热,温度太高水稻杂交容易出现假杂种的问题,所以下田时间要尽早。顺利的话,我们一天能给上百株水稻做杂交。”李凌宏说。收集数据、监测水稻秧苗的生长及营养状况、土壤环境……团队成员每天要在田里待上七八个小时。
4年前,云南大学农学院多年生稻研究团队来到西双版纳景洪、勐海等地租下试验田,建起科技小院,定期进行科研实践。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云南大学积极探索思政教育和人才培养融合新模式,将思政教育从学校教室延伸到田间地头,构建起“大思政”多维育人体系。越来越多的学生像李凌宏一样,走出教室,扎根田野。
“建立科技小院,是想让多年生稻技术快速走进农户、走进乡村,让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更重要的是,依托科研,培养一批知农爱农的创新型农业科技人才。”云南大学农学院院长胡凤益说,“农学试验需要‘五得’——能在田间地头里干得、能和邻里乡亲说得、能在水田旱地中走得、能在繁重劳作后吃得、能在茅屋棚户里睡得,这样才能真正融入这片土地。”
临近中午,一场大雨突如其来。师生回屋吃午餐,香喷喷的米饭正来自师生们亲手培育的多年生稻。
“雨停了!”饭还没吃完,天空突然放晴,师生赶紧放下碗筷,匆匆回到田间工作。“有的父本到中午会开花,得抓紧时间抖粉,顾不上吃饭了。”李凌宏说。
“水稻产量怎么样?”“我们家水稻遭虫了,怎么办?”……试验过程中时不时有村民前来,咨询科学种植相关知识。
“我们已经成了村里的新村民,和村民既是邻居也是农友。”李凌宏说,“扎根生产一线,我意识到要学习更多知识,将科研实践转化为应用经验,服务和帮助乡亲们。”
近年来,云南大学以“只有深刻地理解中国,才能更好地建设中国”为主题,实施“理解中国育人计划”。“我们在全省建设了12个实践教学和国情调研基地,还建成沉浸式教育体验中心,打造思政融媒体节目‘你好,大学生!’,努力推动思政课讲活道理、有声有色。”云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朱丹说。
“我们将继续推进思政课的内涵建设,分专业完善思政课建设质量标准,强化育人特色,提高育人能力,引导学生为国读书、为国成才、为国服务。”云南大学本科生院副院长王帆说。(记者 李茂颖)
《人民日报》(2024年07月02日12版)
回复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点我进行验证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关闭
站长推荐
/1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新闻/娱乐/生活资讯生活通,带你了解菲律宾多一点!
查看 »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