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左侧
发新帖

保险中介牌照尴尬拍卖:降价4800万,仍无人问津

时间:2024-5-25 12:10 0 113 | 复制链接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DSC0000.jpg

保险中介牌照拍卖“遇冷”。
近日,汇才保险代理(深圳)有限公司的96%股权于阿里拍卖平台拍卖,评估价格为30万元,这笔股权当前价格仅为24万元。截止5月24日显示,997次围观,仅1人报名。
保险中介机构股权流拍已成行业一大现象。例如,2023年11月20日,上海卡行天下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持有的卡行天下保险经纪有限公司100%股权在阿里拍卖平台进行第一次拍卖,起拍价5000万元,结果流拍。经历多次拍卖后,2024年3月27日,该笔股权起拍价已降至156.25万元,但仍以流拍告终。也就是说,价格降了4843.75万元,都没人买。
DSC0001.jpg

01
局面尴尬,价格大跳水仍流拍
根据阿里拍卖平台显示,汇才保险代理96%股权已经经过两次拍卖,第一次拍卖起拍价30万元,第二次拍卖起拍价为24万元,两次拍卖均以流拍告终。
DSC0002.jpg

资料显示,汇才保险代理注册资本为5000万元。根据评估报告书,截止评估基准日2022年09月30日,汇才保险代理96%股东全部权益价值为1265.9万元。
如此高的注册资本和权益价值,起拍价为何如此之低呢?
信息显示,因汇才保险代理主张原工作人员提供的审计相关资料不真实,导致评估报告不能准确反该公司实际价值,法院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对汇才保险代理96%的股权以30万元价格作为第一次拍卖起拍价。
而另一张保险中介牌照,来自国信同源保险经纪有限公司持有的35%股权,面临同样遭遇。据阿里拍卖平台显示,该股权拍卖流拍已达两次。二拍的起拍价为163.78万元,评估价为227.47万元。首次拍卖,该笔股权起拍价为181.98万元。
02
保险中介牌照巅峰与底部跨界资本买家现身
保险中介牌照的“遇冷”,与火热的高位阶段形成鲜明对比。前些年,保险中介牌照价格一度被炒得火热,全国类保险经纪牌照的价格高达3000万元左右,甚至四五千万。这主要是因为当时保险市场发展迅速,保险中介机构的数量不断增加,而保险中介牌照的发放数量有限,导致了牌照的稀缺性和高价值。
随着时间的推移,保险中介牌照的价格开始逐渐降温。全国类保险经纪牌照的价格从3000万元左右降至2500万元左右,而全国类保险代理牌照的价格更是降至1700万元左右。同时,区域类保险经纪牌照的价格也出现了明显的下降,当前的价格在180万元至280万元之间。这主要是因为随着保险市场的竞争加剧,保险中介机构的盈利能力下降,同时监管政策也对保险中介市场进行了规范和整顿,导致了牌照价值的下降
近年来,保险中介股权拍卖的流拍情况增多,甚至有公司股权在多次降价拍卖后仍然流拍。进入2022年以后,淘宝司法拍卖平台关于保险中介的拍卖信息增多了,但是流拍的情况也同样在增多。这说明当前保险中介牌照市场已经出现了供大于求的情况,同时投资者对于保险中介市场的信心也在下降。
消息显示,目前,购买保险中介牌照的主要买家包括国有企业、上市公司等跨界资本实体。这些买家对保险中介业务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主要是因为他们认为拥有保险中介牌照能够拓展其在金融服务领域的布局,并可能为其现有业务提供增值服务,例如与汽车销售、健康医疗等领域的结合。
此外,一些新兴的新能源汽车企业也在积极咨询有关保险中介牌照的信息,考虑进入保险中介市场。
03
保险中介机构数量减少与头部效应显现
业内人士表示,监管部门加强监管与市场发展双重因素作用,导致保险中介掀起生存之战。尤其是自身经营不善、失去竞争力的品牌,未来生存将更加艰难。
这同时体现在保险中介机构的数量上。近期,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最新的保险专业中介机构法人名单显示,截止到2023年底,保险专业中介机构法人名单数量为2566家,相较于2022年底减少了16家。
但与此同时,保险中介头部效应愈加明显。2023年泛华控股全年实现总保费164.4亿元,比上年增长28.7%;新单保费38.1亿元,增长30.3%;经营利润2亿元,增长16.1%;归属股东净利润2.8亿元,增长179.7%;
2023年,明亚保险经纪实现新单保费108亿元,在总保费上突破200亿元;2023年,慧择保险总保费58亿元,同比增长18%,总营收12亿元,同比增长3%。
泛华控股集团董事兼首席战略官林创斌认为集中化非常重要,他以中国香港市场为例表示,中国香港的保险中介市场有800多家持牌经纪公司,10万从业人员,超过50人的中介公司不到二十家,无差异化经营导致行业内卷严重,最近中国香港最大的中介公司甚至宣布停业三个月。这就是无差异化造成的现象,因此集中化非常重要。
横向对比国际,林创斌认为,未来亚洲的中介市场份额会持续提升。
他说,在很多欧美国家,专业中介已经是市场上的主要渠道,99%的欧洲国家甚至已经没有自营团队,以银保和中介为主;美国部分保险公司有自营团队,但规模非常小,主要是还是以中介或独立财务顾问为主;澳大利亚情况也一样。
亚洲的情况和欧美相反,在很多成熟保险市场,如日本、韩国、中国香港,主要渠道还是保险公司的自营团队。整个亚洲,目前中介占比是11%,在中国香港市场,十年前中介占比接近10%,但去年已达到30%。十年时间,中介已经是香港寿险市场最重要的渠道。因此,他认为,未来亚洲中介的市场份额会持续提升。
对于未来保险中介公司的发展趋势,最近在《今日保》主办的“市场演变 探寻中介真价值——第五届保险中介发展峰会”上,业界人士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江泰保险经纪董事长沈开涛认为,一是保险经纪公司由保险销售渠道向综合服务商和风险管理方转型;二是保险经纪公司应坚持专业、专注的长期主义,才能给客户创造价值并获得持续健康发展;三是保险经纪公司正朝着数字化、智能化、平台化的方向发展。
明亚保险经纪副总裁王鹏表示,专业中介的根本价值来源于客户的觉醒、需求的多元,供给的丰富、竞争的加剧,科技的飞跃、信息的普及,而这一系列的市场变化皆是不可逆的。
转载文章、开白名单、后台留言即可。
交流|爆料|合作|应聘,请发送邮件至[email protected]或添加微信15210509596(请务必注明公司、职务)
您还可以到雪球号、头条号、企鹅号、同顺号、百家号、搜狐号、一点号、网易号等平台看到我们,欢迎转发、转载、点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2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