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左侧
发新帖

太医管家CEO徐晶:用管理式医疗为保险发展提供新动能

时间:2024-5-24 11:26 0 128 | 复制链接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在我国人口结构、医疗支付体系和社会经济环境等众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健康险和健康管理融合发展成为一大趋势。
近年来,国内保险公司纷纷布局健康生态,已有一些健康管理服务实践模式得到了市场认可。比如保险公司通过合作、收购或控股、自建医疗机构,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高端健康管理服务;又或者打造在线平台,推动互联网医疗,缓解线下服务压力,满足小病、慢病的诊疗需求。
在健康管理需求增加、商业保险成为医保的重要补充、国家利好政策鼓励健康保险发展的背景下,企业应当如何顺应健康中国的发展战略,把医疗的专业性和科技的支撑性结合在一起,为民众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2024年5月10日,在动脉网举办的VBEF未来医疗生态展会的百强峰会上,太医管家CEO 徐晶以“健康管理新主张,保险发展新动能”为主题,结合太医管家的健康管理服务实践进行了精彩分享。
在垂类人群专病专案的服务上,与保险、医疗、医药实现更紧密的结合
太医管家成立于2020年,是国内专业的一站式家庭医生及管理式医疗服务平台。作为医疗、医药、保险和健康管理之间的桥梁,太医管家希望通过“管理式医疗”赋能保险行业和惠及普通民众,与整个产业发展密切关联。
太医管家以家庭医生为入口,汇集优质医疗资源,多层次渗透用户场景,全方位满足用户的健康管理需求,通过科技和医疗“双医”工作模式,打造“线上+线下”的无界医疗体验,持续引领中国“家庭医生+管理式医疗”的创新实践。
在历时3年多的医疗服务过程中,太医管家深耕医疗服务侧和保险侧,进行了产品深度开发,正在加速构建健康管理、保险产品、就医服务三位一体的医疗健康生态圈。
“家安芯”是太医管家第一次参与设计带病体保险健康管理服务,在服务过程中,促进了保险配套的医疗、医药与保险的深度融合。
而“蓝医保”则是另一个深入人心的互联网保险形态。“我们认为互联网保险与互联网医疗服务其实是一个非常有机的结合,线上保险和线上服务实现了从服务、销售、到履约的全程线上化”,太医管家CEO 徐晶说道。
此外,公司还推出了健康风险评估解决方案“健康小屋”,深入一线机构,帮助客户进行早筛早检以进一步了解自己早期身体状况的服务方案。
在2023年2月,中国太保联合太医管家推出了一站式智慧居家养老解决方案“百岁居”,结合就医管家、照护管家及安全管家及乐活平台,为居家情况下的独居老人提供长期生活照护服务。此外,公司也在护理服务侧进行了更多的供应链整合,在2023年5月借助护工联盟打造长期稳定的服务品质,聚焦患者就医的多个痛点,整合就医陪诊、护工护理、康居客房、家庭医生服务,构建了线上线下闭环,实现“就医有人陪、院内有人护、院外有地住、康复有医问”。
2023年,太医管家升级了家医2.0,希望通过客户分层、服务分层,让健康管理服务更加精细化。与此同时,公司也在持续推进与保险公司的合作。今年1月,带病体保险“肺康宝”上线,突破常规肺结节保障范围,太医管家为保险公司提供创新性的肺结节健康管理服务。
DSC0000.jpg

太医管家重要里程碑
“纵观太医管家发展的各大里程碑,我们希望通过自己在医疗领域的专业性,在垂类人群专病专案的服务上,和保险、医疗、医药更紧密地进行结合”,太医管家CEO徐晶说道。
太医管家健康新主张:用“管理式医疗”应对保险行业挑战
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居民主要死亡原因构成中,47%-48%是由慢病引起的,也就是通常大众所熟知的心脑血管、内分泌以及代谢疾病,或者交叉疾病下的一高、两高、三高,甚至四高。
“在人口老龄化和慢病年轻化两个特征的挤压下,健康险已经步入了带病体保险的发展阶段。但带病体保险发展面临带病人群精准触达、服务资源链接与运转等多方面的挑战”,徐晶介绍道。
这些问题和挑战决定了在商业保险领域,增强健康险对医疗的支付作用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太医管家希望通过‘管理式医疗’的理念,助力保险行业创新与进步”,徐晶介绍道,“我们希望通过健康管理,在个体数据与群体数据的对比方面有所沉淀,达到个体服务以及产品整体设计方面的平衡。”
太医管家希望通过管理式医疗的方式应对现有挑战。一方面,公司能为用户提供在健康和专病之间、在急性期发作和稳定期之间形成连续的健康管理方案。同时,太医管家凭借与保险公司深度融合的优势,在产品创新上希望能够在服务带病体人群上更进一步。依托于连续地管理好一个客户、识别单一个体的风险,从而带来整个产品人群高中低危的识别能力。
在此过程中,太医管家首先推出了数字健康档案,对用户的身体状况进行数字化归档,这既包含所有医疗数字结构化的过程,也包括个体健康趋势的对比。随着时间推移,数字健康档案显示生命体征当中的指标变化,并在对比个人生活习惯以及家族各种异常值的基础上,组成个人风险的预测模型。
太医管家希望能在将健康趋势图形化的过程中,找出临界数据,从而在临界前及发病之间找出更早期的调整项,并通过多年数据的对比,对家庭成员的数据进行调整,将个人和家庭的健康连接在一起。这些疾病数据以及预防数据的归档,能够记录用户病程的整个治疗过程。所以,太医管家希望能让健康管理可视化、连续化,并对疾病风险做到个性化的提前管控。
另外,太医管家针对带病体设计了一些健康管理的有效手段,在诊疗全病程中挖掘用户的痛点。太医管家将全生命周期的人群进行了分组,并针对不同人群的需求设计了个性化服务。在垂类人群的健康管理中,太医管家通过专病管理服务产品化的过程,使服务能输出到保险的设计当中,将保险产品的设计与数字化管控一个群体的能力进行结合。公司也希望通过这种创新性的带病体保险的开发,让日常所做的健康管理跟真正的医疗支付方在需求上进行贴合。
以带病体保险“肺康宝”为例,在此之前,保险公司和风控模型当中基本上承载的是6毫米结节的保险人群。“在标准诊疗中,8毫米是一个重要的手术指征,在6-8毫米之间出现了相当一批焦虑的人群,他们对自己风险的判定以及未来采取的治疗措施处于未知状态。我们利用医疗专业知识,对患有6-8毫米结节的人群进行了更进一步的风险评判和高中低危的分层,将这类人群保险的可保性往上推高了一个台阶,到了8毫米”,徐晶介绍道,这一基于个体评估和健康干预的发病模型,也得到了保险公司再保模型的认可。
DSC0001.jpg

太医管家赋能肺结节保险
在这一过程中,太医管家的医疗服务能力、个性化的个人健康风险评估、健康档案、AI+大数据等底层能力都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而太医管家也希望通过医疗和科技的结合,使更多人群在商业承保的可能性上突破原来的边界。
在肺结节之后,太医管家会沿着垂类人群的路径,进一步根据人群健康特征,为保险公司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服务。“我们希望能够借助更多的早筛技术,以及突破性的治疗手段,更好地服务这类人群,与行业当中各位伙伴同行,在垂类人群全病程管理当中,取得进一步的突破”,徐晶说道。
声明:动脉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动脉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2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