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左侧
发新帖

如何让传统戏曲借关公形象“漂洋过海”

时间:2022-5-25 11:04 0 430 | 复制链接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原标题:【东西问】如何让传统戏曲借关公形象“漂洋过海”——专访“中国晋剧活关公”武凌云

中新网:【解说】关公在海外华人世界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千百年来,关公已从一位历史英雄人物,逐渐演变为“忠义仁勇”的化身。如今,世界各地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关公故事流传。

山西省太原市晋剧艺术研究院副院长、晋剧表演艺术家武凌云在海外多地进行晋剧演出时,一直以关公戏为主。在他40多年的从艺生涯中,扮演关公已有30多年,赢得“中国晋剧活关公”的美称。

晋剧是山西四大梆子剧种之一,晋剧的唱腔和表演独具中国北方特色。如何让传统戏曲借关公形象“走出去”,让其更好地在海外传播?近日,武凌云接受中新社“东西问”独家专访。 

【同期】山西省太原市晋剧艺术研究院副院长武凌云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晋剧的乐器演奏也在不断变化革新。这期间,晋剧借鉴其他剧种的配乐形式,引进西方管弦乐和打击乐及民族乐器的融合,演奏规模不断扩大,表现力更具韵味。当然晋剧人物服饰,我觉得是色泽鲜艳、图案复杂,承载着中国古代戏曲服饰的鲜明特色。

【解说】随着社会发展,多元文化的冲击给戏曲传播带来巨大挑战。尽管新媒体与传统戏曲的结合能赢得更高收视率和认可度,但晋剧的吸引力和时代结合度还稍显滞后,传播效果受限。

【同期】山西省太原市晋剧艺术研究院副院长武凌云

在我看来,我们晋剧传播途径、方式及内容的创新不足。直至今天,晋剧在海外传播仍然主要依赖政府机构的推动,传播的形式单一,文化视角也具有局限性。民间各级演出团体、媒体以及文化力量未能在晋剧的跨文化传播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因语言不通,加之晋剧具有浓厚地方特色,地方语言让海外民众难以了解晋剧所表达的意思。其次,价值观不同,一些故事的思维方式并不一定能得到海外民众的认可。

【解说】武凌云的父亲武忠和母亲阎惠贞是晋剧“须生大师”丁果仙的徒弟。1982年,其父母首次将关公故事以晋剧形式搬上舞台。武凌云8岁学戏,21岁便开始扮演关公。

【同期】山西省太原市晋剧艺术研究院副院长武凌云

如今在世界各地大概有关帝庙3万多座。截至目前,我去过500多座关帝庙,我已经演过2000多场关公戏。希望自己能走进更多的关帝庙。

【解说】武凌云表示,要立足关公“仁义忠勇信”的品质,不断寻找关公精神与海外民众及华侨华人内心追求的契合点,在用传统戏曲展示中国文化的同时,以情节、语言、思想等树立关公形象,激发更多海外民众对关公的崇拜和敬仰。

【同期】山西省太原市晋剧艺术研究院副院长武凌云

建立多语种翻译体系,有效扩大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晋剧的受众面。比如说在演出同步字幕翻译方面怎么样进行研究和设计,通过设置备用多种不同的译本,以语言的直接性、口语化、方言化等与海外不同区域的审美思维、语言表达风格相一致,应该是让民众更多理解,从而引发共鸣。

王惠琳 杨佩佩 山西太原报道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2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