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左侧
发新帖

又一亚裔女性遇害,美国警方:无证据表明是种族仇恨犯罪

时间:2021-4-5 12:36 1 3066 | 复制链接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观察者网讯)当地时间4月3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一名64岁的亚裔女性在遛狗时被刺伤,因伤势过重不治身亡。嫌疑人不久后因涉嫌谋杀等罪名被警方逮捕,并不得保释。
  但当地警方表示,这完全是一起随机事件,目前“没有任何证据”表明这是种族仇恨犯罪,并称警方将努力调查嫌疑人的药物滥用史和精神健康史。
DSC0000.jpg

  犯罪嫌疑人(左)与受害者,图自社交媒体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4月4日报道,受害者姓孟(Ke Chieh Meng),64岁,居住在加州河滨市。当地时间3日7点半左右,孟女士在该市拉塞拉社区的黄金大道上遛狗时被刺伤,造成腹部出血。随后她被送往当地医院,但因伤势过重不治身亡。
  袭击发生不久后,当地警方接到数个报警电话,其中一名当地居民报警称,“一名路过的女子穿过他们的院子,看上去很可疑”。警方表示,警察接警后迅速赶往现场,并拘留了这名女子。
  嫌疑人名叫斯蒂芬妮·蒙托亚(Darlene Stephanie Montoya),23岁,是一名来自洛杉矶县的游民(transient)。目前,蒙托亚因涉嫌谋杀、非法持有武器和服用非法药物被警方拘留,不得保释。
  美国CBS洛杉矶当地新闻台获得的监控视频显示,嫌疑人一直在尾随遛狗的孟女士,在经过一个路口时上前将其捅伤,随后逃之夭夭。
  这不是该女子第一次因为袭击他人被拘留。就在几天前,她因为在河滨市一处购物中心附近用滑板袭击一名女性,于3月30日被警方逮捕,但因为“疫情紧急保释”规定,不久后便以“出庭通知”的形式被释放。
DSC0001.png

  警方发言人雷尔斯巴克,视频截图
  “当我们的警探审问嫌疑犯时,他们‘没有发现任何证据’表明她因为种族而袭击了受害者。”河滨市警方发言人雷尔斯巴克(Ryan Railsback)接受采访时称,这不是一起种族仇恨犯罪,而是随机袭击事件。
  雷尔斯巴克接着补充道,警方“将努力调查(嫌疑人)的药物滥用史和精神健康史”,尽管如此,警察没有排除任何可能性。
  近期,美国亚裔遇袭事件频发,值此之际,“随机犯罪”的说辞并未令人信服。
  一名推特网民称,一名64岁的亚裔女性在遛狗时遇袭身亡,警察却说这完全是随机事件,“抱歉,没有什么是随机的”。
DSC0002.png

  还有人表示:“全美各地发生了很多针对特定群体的‘随机袭击’。饶了我们吧,他们和我们一样知道背后的原因。”
DSC0003.png

  另有一名网友质疑警方的判断,认为他们排除“仇恨犯罪”过于迅速。他说:“我们可以迅速地断定这绝不是种族犯罪,对于所有其他的动机却不得而知。实在是有意思。”
DSC0004.png

  在过去一段时间全美仇视亚裔的暴力犯罪呈现明显上升趋势。尽管数周末亚裔抗议在全美多个城市举行,但仍有多起亚裔遭仇视事件发生。
  美国加州州立大学圣贝纳迪诺分校的仇恨与极端主义研究中心3月发布了一份调查报告,通过对警察部门统计数据的分析,调查了美国16个大城市中的仇恨犯罪。
  报告结果显示,尽管此类犯罪在2020年总体下降了7%,但针对亚裔的犯罪却增长了近150%。其中,纽约市最为严重,反亚裔仇恨犯罪从2019年的3起增加到2020年的28起,增幅为833%。
  许多人都想知道,为何亚裔成为了“众矢之的”?但纽约警方对此却解释称,在近期多起引人关注的亚裔遇袭案中,这些被捕嫌疑人有着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有精神病史。
  推荐阅读:
  调查多起亚裔遇袭案后,纽约警方称“有精神病史”是嫌疑人共同点
  【文/观察者网 熊超然】近期,美国亚裔群体频频成为仇恨犯罪事件中的被袭目标,进而引发全美各地一轮又一轮的大规模集会抗议。许多人都想知道,为何亚裔成为了“众矢之的”?
  据美联社4月2日报道,纽约警察局亚裔仇恨犯罪特别工作组的新任负责人当天表示,在近期多起引人关注的亚裔遇袭案中,这些被捕嫌疑人有着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有精神病史。除此之外,亚裔群体不太愿意报案以及语言障碍等原因,也是目前存在的难题。
DSC0005.png

  美联社视频报道截图
  据报道,就在本周,纽约警察局警察吴铭恒(Tommy Ng)接到任命,成为该警局亚裔仇恨犯罪特别工作组的负责人。4月2日,美联社对其进行了采访。
  “我认为目前在纽约的亚裔美国人面临着艰难困境,有人会问我为什么发生了这些事件,在这其中有着一个共同因素,那就是精神疾病史。”吴铭恒在接受采访时透露了这一信息,但并未详细说明或具体指出,哪些案件和嫌疑人如他所说的这样。
  此外,他还表示,在亚裔美国人社区有存在着不报告这类犯罪事件的倾向,而提高人们对于这些袭击案的认识会有助于他们站出来报告此类案件。吴铭恒也指出,语言障碍一直以来又是报告犯罪案时存在的问题,这就是为什么他的团队有掌握多种语言的警探。
  当地时间3月29日,纽约曼哈顿发生了一起恶性伤人事件,一名非裔男子当街暴打暴踢一名65岁菲律宾裔老太,沿街建筑物中的监控探头拍摄下了事件全过程;同日,还有一名亚裔男子在布鲁克林的地铁列车上被另一名陌生男子殴打,随后失去了知觉。
DSC0006.png

DSC0007.gif

  视频截图
  事发后,这两起事件的视频都在网络上广为流传,那名菲律宾裔老太被暴打,更是引发菲律宾籍世界拳王帕奎奥的愤怒,他在推特上直接喊话:“别再袭击没有自卫能力的亚裔人士!有种来跟我打!”
   DSC0008.jpg

  帕奎奥推特贴图
  报道称,目前纽约警察局已经增加了在亚裔社区的巡逻频次,包括出动便衣警察来预防和制止这些袭击事件的发生。不过与此同时,亚美联盟(AAF,致力于在纽约传播亚裔美国人公民声音的非营利性组织)的工作人员则表示,许多亚裔并不相信当地执法部门。
  事实上,纽约近期所发生的一系列袭击事件,只是全美激增的针对亚裔仇恨犯罪的一部分,这一问题引起了从社会名人到美国总统拜登的关注和谴责。
  3月17日,白宫新闻秘书珍·普萨基(Jen Psaki)表示,上届特朗普政府执政期间曾发表过一些破坏性言论,比如指责称新冠病毒为‘新冠病毒’或其他称呼,导致人们对亚裔美国人社区的不准确、不公平的看法,并加剧了针对亚裔美国人的威胁。
  据美媒统计报道,自今年以来,光是在纽约市就已经发生了多达35起针对亚裔人群的仇恨犯罪,而去年同期发生的此类犯罪只有11起。


1回复

薛城 发表于 2021-4-6 10:41 | 显示全部楼层 | 举报 来自: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 IT7网络
欧洲核研究组织(European Organization for Nuclear Research)发言人阿娜伊斯·拉萨特(Anais Rassat)说,“我们非常重视错误信息,所以这是我们想要解决的问题。”“我们不认为撤下这份报告是最好的解决办法。我们希望它保留下来,并证明为什么专家认为它是错误的。”

但是,主流研究人员看到闫丽梦的主张在互联网上迅速传播,速度远比他们能够做出反应反驳快得多,他们被这种经历所困扰——他们确信传播错误信息的能力远远超出了知名的社交媒体网站。任何没有强大且昂贵的保护措施的在线平台都同样脆弱。

“这与我们与Facebook和Twitter之间的辩论类似。我们在多大程度上制造了一个加速虚假信息传播的工具,而你又在多大程度上对此做出了贡献?麻省理工学院出版在线期刊《快速评论:COVID-19》主编斯特凡诺·m·贝尔托齐(Stefano M. Bertozzi)对闫丽梦的说法提出质疑。

Bertozzi补充说,“大多数科学家没有兴趣在网络空间进行一场激烈的竞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2 下一条

快速回复 1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