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左侧
发新帖

菲律宾最高法院正在审议《反恐法》的违宪争议

时间:2021-2-6 15:24 0 2291 | 复制链接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DSC0000.jpg

问:您说,领袖就是用来得罪人的,不会得罪人就当不好领袖。这点有些特别,似乎与惯常以来领袖理念和领导力的教导有些分歧。一般是说要团结和感染大多数人的,或者要善于沟通是好领袖的特质。想请您具体阐述下您的领袖观。
答:这话纯属梦想。依靠团结是做不了领导的,没有任何在现实世界中的领导是依靠慈悲和团结来维持部众的。他必须有维持秩序的能力,维持秩序的能力当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要能够保护那些遵守规则的人,为他们清除掉那些破坏规则的人。没有这样的决断,他这个领袖是做不下去的。
  
DSC0001.gif
DSC0002.jpg

  聚集菲律宾最高法院前抗议《反恐怖主义法》的民众。

去年菲律宾《反恐怖主义法》(Anti-Terrorism Act of 2020 以下简称《反恐法》)在杜特尔特的力主下通过并生效。因《反恐法》对恐怖主义定义过于模糊宽松,也就说该法中的“恐怖份子”可以套用在任何反对派政治势力身上,有可能被菲律宾政府当作异议份子的工具。于是许多民间团体和个人认为该法违宪,向菲律宾最高法院递交37份释宪请愿书。周二(2月2日)位于菲律宾最高法院就《反恐法》展开言词辩论,上千位民众聚集在院外抗议,要求废除该法。这个事小编去年曾在《杜特尔特正走在马科斯的道路上,他不可能到终点(下)》,一文中有提到。另外顺便立个flag,这篇文章近期将会补充完毕。

《反恐法》去年7月8日生效后,取代了菲律宾原先的反恐法《人类安全法》(Human Security Actof 2007)。《反恐法》共有58条,在最高法院言词辩论中,请愿者针对其中至少23项条文提出了修改要求。

DSC0003.png

  《反恐法》与被其替换的《人类安全法》相关条文对照
  
《反恐法》主要引发争议之处有三。一是该法允许菲律宾政府窃听与监控可能从事恐怖主义活动的人,要知道任何事情只要带了“可能”两个字,这个范围就会被扩的无限大。其次是依据该法组成的反恐委员会(Anti-Terrorism Council)成员多为政府部门首长和情报官员,并非独立的司法机构,而且反恐委员会无需法院逮捕令即可逮捕嫌犯,也就是说按照国际惯例司法机关对于限制人身目田的强制措施在该法中也被剥夺了。最后,该法授权执法机关在未经起诉下,可以拘留嫌犯24天,为刑讯逼供开了个天大的后门。

示威民众围绕警方架在最高法院外的围栏高呼“废止反恐法”、“杜特尔特才是恐怖分子”、“菲律宾国家警察才是恐怖分子”等口号。参与示威的左翼组织新爱国联盟(Bayan)秘书长雷耶斯(Renato Reyes Jr.)受访表示,违宪请愿者涵盖菲律宾社会各界人士,包括基层劳工、城市贫困农民、法界专家及不同的社会组织,他们质疑杜特尔特政府为何坚持通过该法。

DSC0004.jpg 菲律宾警察和抗议者在最高法院门口对峙

菲律宾网络媒体《拉普勒》(Rappler)在专题报道中将最高法院言辞辩论中《反恐法》的主要争议点归纳为以下7个方面。

《反恐法》第4节定义恐怖主义,太过模糊广泛;第5到14节将恐怖主义相关犯行入罪,当中新的行为包括“威胁、计划、训练、实施、提出、引诱和招募”,尤其是“引诱”被批评将侵害言论目田。
第16到19节赋予上诉法院未经正式宣判监视恐怖主义嫌疑分子60天的权力,被批评这会侵害宪法保障人民不受无理搜索(Searches)和扣押(Seizure)以及隐私的权益。

第25节让反恐委员会可透过秘密决议指定谁是恐怖份子,一旦经指定反洗钱委员会(AMLC)就可冻结其资产、名字也将被官方公诸于世,请愿者批评反恐委员会握有单方面权力且违反合理程序。
第27条规范在判决程序结束后恐怖份子将被剥夺政治权利,且可能是永久性的,请愿者指出基于前面条文的不合理,不应做此处罚。
第29节让反恐委员会无需法院逮捕令即可逮捕嫌犯,并拘留嫌犯24天。请愿者指出这违反宪法,也不合乎现有刑法规范——没有逮捕令最长只能拘留36小时。
第34节规范若犯下不能保释的罪行则可进入家中逮补,不能保释的罪行也包括被胁迫、引诱他人进行恐怖行为等,请愿者批评这侵害人民保释和居住旅行的权益。
第56条撤销《人类安全法》,请愿者指出原法规范若嫌疑犯最后被无罪释放,政府须进行补偿,直接撤销旧法将侵害受害者受到补偿的权益。
DSC0005.jpg


《菲律宾星报》(The Philippine Star)报道中称,菲律宾政府最早以《反恐法》起诉的是两名少数族群阿埃塔(Aeta)农夫Gurung和Ramos,他们在菲律宾全国人民律师联盟( National Union of Peoples\' Lawyers, NUPL)协助下,在言词辩论开始前向最高法院递交请愿书,要求废止该法。

他们去年因被指控参与枪战并杀害士兵,触犯《反恐法》第4节当中一个条文“实际或意图造成他人死亡、严重肢体伤害或危及其性命。”而被捕。他们表示遭到拘留并折磨6天,并被强迫坦承自己是菲共(Communist Party of the Philippines)武装组织新人民军(New People’s Army)的成员。
DSC0006.jpg

  菲共反对《反恐法》的宣传海报,标语的大意是:废除《反恐法》,反对国家恐怖主义。
  
《南某早报》报导,《反恐法》目的之一是政府为了铲除菲共反抗份子,许多菲律宾人已经被因此被标上死亡标签,当地人称为“红色标签”(red-tagging)。菲律宾是亚洲陷入菲共动乱时间最长的国家,杜特尔特曾多次宣示要在任期中终结它。

人某观察(Human RightsWatch)指出,反恐委员会的秘书长将由国家主要情报机关菲律宾国家情报调节局 (NationalIntelligence Coordinating Agency)掌控,该局和国家终结地方菲共武装冲突项目小组( National Task Force to End Local Communist Armed Conflict)都是由总统直属的国家安全理事会(National Security Council)所掌握。

菲律宾政府已经盯上数百名菲共成员、村落领袖、农夫、环境保护者、地方记者等。根据联合国人某办公室(UN Human Rights Office)2020年6月报告,在2015年菲律宾间至少有248名社会运动者,被指控参与左翼政治团体而被军警、情报局或项目小组杀害。除了借机打击恐怖主义,反对者也担心此法将导致“再也没有人可以被称为合法的反对派了”。

免费法律援助组织(Free Legal Assistance Group)律师Rafael Aquino表示,“红色标签不只违反国际人某法,也直接威胁到我们的安全,也对言论目田也有相当致命损害。”

DSC0007.jpg

  最高法院门前示威民众举着带有菲律宾前总统马科斯照片的标语,呼吁“永不忘!永不再(发生)!”
  
《宿务华人资讯周刊》长期征集菲律宾华人圈(宿务优先)各类信息免费发布,和小伙伴们日常生活相关的餐饮、日杂、快递等信息优先采用,其他如招聘、求职、求租、出租、出售、求购等信息也可,短时间内不会重复(有时候出现疏忽也难免)。有意的小伙伴请扫描下面的二维码,添加小编微信提供相关信息,谢谢大家!

DSC0008.png

DSC0009.jpg

DSC00010.jpg

DSC00011.pn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2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