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开启辅助访问
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搜索
搜索
首页
Portal
论坛
同城
人才网
工具
菲龙网工具
个人中心
关于我们
每日签到
本地新闻
时事评论
华人世界
斯里兰卡资讯
中国新闻
新闻视频
国际新闻
娱乐新闻
科技新闻
菲龙广场
房产网
菲龙速聘
二手交易
便民电话
美食餐厅
旅游签证
物流速运
商品买卖
二手车市场
严选
话费充值
便民电话
贺词页面
瀑布流页
汇率查询
APP下载
每日签到
我的任务
道具商店
每日签到
我的任务
道具商店
更改用户名
关于菲龙网
About US
联系菲龙网
活动回顾
加入我们
本版
用户
菲龙网
»
论坛
›
新闻频道
›
中国新闻
›
我住的城市更宜居
菲龙网管理员8
有 237 人收听 TA
72837
主题
73289
回复
93397
积分
收听TA
发消息
加好友
本文来自
中国新闻
订阅
|
收藏
(
2955
)
菲龙网管理员8发布过的帖子
0/194
为谁铺路?菲众议院提议,将总统年龄放宽至35岁!
0/193
看台变“床台”?碧瑶情侣深夜公园激情,被警卫逮个正着
0/44
【学习+】“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与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0/51
“国家强盛,是最动人的交响!”
0/51
好评中国|镌刻抗战荣光,锻造民族精神不朽丰碑
0/62
“上海精神”历久弥新(评论员观察)
0/50
中东各界赞赏中国对和平的坚守
0/56
塞尔维亚总统:感谢中国领导人和中国人民的真挚友谊
0/59
古巴国家主席中文发帖:出席纪念活动深感荣幸!
查看TA的全部帖子>>
我住的城市更宜居
时间:2025-9-4 09:26
0
64
|
复制链接
|
互动交流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直达楼层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陈凤伟
陈思渝
陈薇
向向
鲁兵
王 舒摄
赵俊福
口袋公园带来生活小幸福
陈凤伟 吉林通化
天气转凉,家不远处的口袋公园内,小草染上了些许黄色,东北的秋即将到了。
前些天,这个位于通化市第一中学校附近的口袋公园正式对外开放。对于师生、家长和周边居民而言,多了一处亲近自然、放松休闲的好去处。
因爱好摄影,我的镜头记录了这块地从施工到竣工、由闲置到“热闹”的变化。此前,这块地处于闲置状态,环境杂乱,且因围挡影响,附近路段的通行需绕行,给市民出行带来诸多不便。如今,封闭的围挡被拆除,改造的口袋公园内,不仅添置了漂亮的花海景观,还新修了“状元栈道”,市民们更爱来这儿走走。
变化不止发生在这里。如今,行走在市区,可谓是推门见绿、抬头赏景、移步闻香,不经意间便能发现口袋公园带来的惊喜。增绿意、添器械、办活动,这些口袋公园,成为便利市民的幸福角落。
通化是一座山城,城区面积并不大。随着城市发展和市民生活水平提升,车辆越来越多,便捷停车曾一度成为咱老百姓的关切事。开车穿行于大街小巷,发现一些学校旁、商场边的闲置地块,如今新建起免费停车场,增添不少停车泊位,开车更便捷、停车更方便。
这些年,明显感受到城市建设更具温度。就拿日常出行的路来说,变化可不小。得益于政府进行的道路提升改造,重新铺的沥青路面平平整整,城区部分地段的人行道换成了防滑地砖,还清晰划出非机动车道,骑车出行更安心,雨天散步更舒心。
今年是我搬到通化市区生活的第25个年头。这些年我用镜头记录下这座城市点点滴滴的变化,特色街区吸引八方游客,城市绿地装满居民笑脸……不少熟悉的老地方有了新身份,焕发出新活力。待秋意更浓、风景更美时,我期待着去新建好的口袋公园采风,记下这座宜居城市的小幸福。
(本报记者 郑智文采访整理)
企业尝试和创新有了包容环境
陈思渝 浙江杭州
我是杭州恒致创新智能科技集团旗下品牌驿公里智能的首席技术官。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毕业后,我选择回国创业。很多人问我,为什么会选择杭州市钱塘区的义蓬街道作为落脚点。我的回答很简单:这里有让我实现技术理想的创新土壤。
3年前,我和创业伙伴选择将公司从上海迁至义蓬。最初吸引我们的,是这里务实的产业政策和完善的空间支持。我们从事具身智能机器人研发,常常需要“敲敲打打”的实体场地。义蓬街道提供了生产研发一体化的空间,让我们能快速推进从技术到产品的转化。
更令我惊喜的是,这里并非想象中的“产业孤岛”,而是一座正在快速成长的新城。公司附近就是大商场,各类餐饮和购物选择应有尽有,我能轻松享受不错的生活体验。江东大道、彩虹快速路等城市主干道与地铁线构成了高效路网,不论去杭州主城、萧山机场还是周边城市都十分便捷。我经常出差,甚至往返海外,交通从不是负担。
3年来,义蓬的城市配套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提升。我刚来时,不少道路和商业项目还在建设中,如今已陆续投用,城市面貌日新月异。我也关注到区域内教育和医疗资源正在加速布局,这让我们对未来的生活品质更有信心。
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街道的帮助,不仅协助解决场地、资源问题,还主动为新技术落地提供场景支持。比如我们最新研发的智能洗车系统,就被纳入街道“民生实事工程”,帮助我们在真实场景中迭代产品。这种“第一个吃螃蟹”的支持,对创新企业来说无比珍贵。
工作之余,我也会去东沙湖边走一走,感受自然与城市的融合;或是探索本地农家菜,品尝新鲜的江东湖鲜——这种兼具现代便利与乡土人情的生活节奏,让我真正感受到工作与生活的平衡。
在我看来,一座宜居的城市,不仅要满足生活所需,更要为梦想提供成长的空间。义蓬正是这样一个地方:它包容创新、支持尝试,我愿意在这里继续扎根。
(本报记者 窦 皓采访整理)
城市的“韧性”让人安心
陈 薇 海南三亚
作为土生土长的三亚人,我经历过不少台风,但上个月的“剑鱼”,却是记忆里最猛烈的一次。看着全市景区、航运、商铺都有序地暂停运营,我多了一份“一切尽在掌握”的从容。
台风到达当晚,风声呼啸,雨点噼里啪啦地砸在窗上。和许多邻居一样,我们家也经历了短暂的停水和跳闸,灯忽明忽暗,电压不稳,空调和冰箱这样的大块头都“罢工”了,手机信号也断断续续。我的心也悬到了嗓子眼,这么厉害的台风,我们的城市,能挺得住吗?
第二天一早,开窗向外看,小区里许多几十年的老树都倒了,横七竖八地躺着。可就在七八点钟,楼下传来了电锯的嗡鸣声。原来,物业的工作人员和许多邻居,已经自发组织起来开始清理路障。
开车去上班时,更是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城市主干道上虽然也有不少倒伏的树木和断裂的树枝,但道路并没有因此瘫痪。身穿橙色制服的环卫工人、手持工具的园林工人、开着抢险车的消防员,甚至还有来自海口、万宁的支援队伍,已经全面铺开作业。
而最让我心头一热的,是那些默默付出的身影。中午时分,风雨虽歇,天气却愈发湿热。路过一栋大楼,我看到一群前来支援的子弟兵,满身泥泞,靠在墙边席地而卧,短暂休息。那一瞬间,我的眼眶一下就湿了。
这座城市的“韧性”,超出了我的想象。没过多久,全市的供水、供电就基本恢复正常。第二天,大型商场、超市就陆续开门营业,我看到有工作人员在巡查,确保菜价肉价平稳,各类生活物资供应充足。手机里,政府的各种恢复通告不断弹出,从道路清障进度到机场、港口复航信息,一切都公开透明,让人心里特别踏实。
这次台风,也让我对“宜居”有了新的理解。它不仅是阳光沙滩、椰风海韵的惬意,更是在狂风暴雨来临时,城市给予每一个普通市民的从容和底气。
(本报记者 孙海天采访整理)
人与自然在这里和谐共生
向 向 云南腾冲
“放着老家的便利不要,偏在千里之外的滇西小城扎根?”每次和老家的朋友视频,他们总爱问。可只有我知道,在云南腾冲,我找到了“心”的落脚地。
我是湖北人,现在在云南省腾冲市开民宿,也是个热爱旅行的姑娘。2016年7月,我第一次来到腾冲旅游,就被这里凉爽的气候和推窗见绿的风景所吸引。腾冲森林覆盖率高,空气负氧离子含量高,夏日温度只有20多摄氏度,是一座藏在群山怀抱里的“宝藏”小城。离开的时候我想,这辈子要是能在这儿定居该多好。
没想到,这念头成了真。因为贪恋这里的山水,我索性在和顺镇开了家民宿,后来又在东湖公园旁安了家——那是腾冲的城市公园,近几年新建了公园步道。园内花草繁茂,早上我习惯去晨跑,迎接新的一天。
腾冲的每一个季节都让人惊喜。春天,东湖公园旁边路上海棠花盛开,每天回家都心情愉悦,这里也被市民亲切地称为“海棠大道”。在腾冲居住快10年,我发现供市民休闲娱乐的城市公园越来越多,绿化带中的植物种类也越来越丰富。在腾冲,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就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腾冲是全国文明城市。在和顺镇,居民保护环境的意识很强:自家门口要打扫干净,垃圾入袋放在指定位置。北海湿地候鸟翔集,游客只静静观赏,并不打扰。我带客人溯溪、徒步、露营时,也会多备几个垃圾袋,连小朋友都知道“不能破坏环境”。
如今开民宿快10年了,常有客人问我“腾冲最吸引人的是什么”。对我来说,是灿烂的阳光,是满眼绿色的治愈,也是护绿向善的生活理念。腾冲于我,早不是诗里的“远方”,而是柴米油盐里都透着温暖的家。
(本报记者 张 驰采访整理)
“智慧生活”触手可及
鲁 兵 河北雄安新区
2024年3月,我从北京来到雄安新区,加入新单位——中国大唐集团科技创新有限公司,担任综合管理部高级主管。我们公司也是集团首批疏解至雄安的央企子公司之一。
公司科技属性强,因此我对雄安新区各类科技应用场景格外关注。一年多来,我看到越来越多的智能场景融入日常,显著提升了我们的生活品质。我愈发感受到这座新城的魅力,也安排妻子和女儿相继过来团聚。
比如,搬入新家后,水、电、燃气、采暖费等各类费用都可以通过“雄安缴费通”小程序“一键绑定”“一键缴纳”。账户余额不足时,我还会收到短信提醒。小程序还不定期推出优惠活动,不久前我刚缴完本年度采暖费,就享受了80元的减免。
平时开车通勤或出游,手机导航常会提示:“前方绿波路段,可直行通过红绿灯路口。”在雄安,堵车成了稀罕事。“绿波路段”的常态化,得益于雄安新区覆盖数百公里的“数字道路”。通过全域感知设备与智能调度系统,交通得以实时优化。
我们公司位于雄安商务服务中心,旁边有一家咖啡店。每天早上路过,我都会顺手买一杯咖啡。令我惊喜的是,这里咖啡制作也用上了先进技术。吧台内有一台名为“咖大师”的机器人,接收指令后,它能自己动手精准完成磨粉、置壶、注水、冲泡等一系列操作,科技感十足。
在路上,我还常遇到无人快递车。它们造型小巧、行动灵活,经过时还会贴心提示:“车辆启动,请注意安全。”有朋友跟我说,他入住附近酒店时,还有机器人将快递送至房间门口,“敲门”提醒取件。
最近,雄安新区正式上线“雄安见”小程序,本地的特色餐饮、景点门票等信息一应俱全,还能智能规划路线。老家亲戚来玩时,我就通过它轻松安排行程,特别方便。
生活在雄安,每天都会为这座智慧城市的细节感到惊喜。我深信,“妙不可言、心向往之”不仅是雄安的现在,更是即将展开的未来。
(本报记者 张腾扬采访整理)
楹联传承城市的厚重文脉
赵俊福 甘肃临洮
早上登东山是很多临洮群众的晨练项目,我也不例外,几乎每天都去。这里的东山指的是临洮的岳麓山。
不久前,我刚到山上,就见几个年轻人正围着柱上的楹联琢磨。我凑过去,向大家解读了一句:“‘登山逐梦同,湘中陇上’是指湖南岳麓山和临洮岳麓山。”他们拉着我要多说几句,我欣然接受,一口气讲解了几十副,年轻人们听得津津有味。
岳麓山上现有400余副名联、160多通碑刻,其中最著名的当数明代杨继盛在临洮写的“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这副楹联在本地被公认为千古名联,现在就挂在超然书院门口。每次走到书院门口,我都要停一下、读一遍。
山川河岳,处处入联。上接千古传承,下启时代新风,临洮人借小小楹联,串起岁月长河中崇德向善的美好品质,它们好看好读、有趣有味。
临洮把楹联文化融入了城市文明建设的各个方面,在景区、学校、街道、广场、公园等场所共悬挂着1500多副楹联,都是应景之作。比如,万纪小学门口的“行出于心,心归于善;功成惟志,志得惟勤”,椒山小学的“读圣贤书立高远志,行仁义事存孝忠心”,都是以质朴的语言引导。
正因为“步步有匾联”,临洮县城“处处翰墨香”。自然而然地,谈联论对、品书赏字成了当地人茶余饭后的休闲方式。全国各地的很多游客慕名而来,我有时还去讲解,带大家拍摄临洮各处的匾联,品尝热凉面、洋芋搅团,大家常常夸临洮“不愧是陇上文化名城”。
我邻居家有个小姑娘叫朵朵,今年小学五年级。过年时她们家贴春联,我问她:“朵朵,你会贴对联不?能分得清上下联吗?”小姑娘张口就来:“仄声结尾的是上联,平声结尾的是下联。”同时,她自己也写了一副对联“脚绕青芽走,手捡废纸归”,配了插画贴在教室后墙。
平平仄仄、音韵流转,楹联讲述的不仅是鲜活生动的城市故事,更是厚重绵长的城市文脉传承。
(本报记者 宋朝军采访整理)
本版图片除标注外,均为受访者供图
本版背景图片由AI生成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5年09月04日 第 12 版)
回复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点我进行验证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关闭
站长推荐
/1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新闻/娱乐/生活资讯生活通,带你了解菲律宾多一点!
查看 »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