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图①: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图为教练机梯队接受检阅。
新华社记者 孟永民摄
图②:纪念大会现场放飞和平鸽。
新华社记者 牟 宇摄
图③:仪仗方队接受检阅。
新华社记者 王 晔摄
核导弹第二方队通过天安门广场。
新华社记者 刘 续摄
80响礼炮震彻云霄。
国歌奏响,全场齐唱;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势不可挡!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必将胜利!”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全场掌声雷动,经久不息。
雄壮的军乐声中,习近平乘车沿长安街检阅部队。受阅部队军容严整、意气风发,铁甲战车整齐列阵、威风凛凛。
阅兵分列式开始,45个受阅方(梯)队依次经过天安门前。雄师列阵,气势如虹;战旗猎猎,铁流滚滚;战鹰呼啸,振翅长空。
当《歌唱祖国》响彻广场,8万羽和平鸽振翅高飞。大江南北、长城内外,14亿多中国人心潮澎湃:“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这是胜利的歌唱,这是胜利日的模样。
歌声壮怀,许多面容在眼前浮现。
那是浴血奋战的英勇战士。是“名将以身殉国家,愿拼热血卫吾华”的抗日将领左权,是“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的巾帼英雄赵一曼,是台儿庄血战,是平型关大捷,是麻雀战、破袭战,是地道战、地雷战……是380余万中国军人抗战中血染疆场,才有了今天的烟火寻常。
那是毁家纾难的父老乡亲。多少母亲送儿上战场,多少妻子送郎打日寇,多少工人舍命生产,多少商人倾尽家财。南洋华侨郑潮炯“义卖抗日”,台湾雾峰林家三代人接续斗争,在香港教书的李淑桓先后把7个孩子送上抗日前线……今天重温这些历史,谁能不为之动容?
那是义无反顾的国际友人。苏联飞行员库里申科来华作战,加拿大医生白求恩救死扶伤,德国商人拉贝保护中国难民,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报道抗战壮举……对支援和帮助过中国人民抵抗侵略的外国政府和国际友人,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
14年浴血奋战,中国人民以铮铮铁骨战强敌、以血肉之躯筑长城,取得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以巨大的民族牺牲,为拯救人类文明、保卫世界和平作出了重大贡献。
80年岁月流转,当年历史不可忘;80年勇毅前行,天翻地覆慨而慷。今日之中国,已是全新的模样。
捍卫和平,我们拥有强大力量。受阅的威武之师,也是和平之师。中国人民解放军始终是党和人民完全可以信赖的英雄部队,完全有能力维护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战略支撑,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鉴往知来,我们满怀必胜信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国家富强之路、民族复兴之路,也是和平发展之路、合作共赢之路。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永远是世界的和平力量、稳定力量、进步力量。举行阅兵,就是要再次宣示中国的决心:中国人民坚定站在历史正确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一边,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与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历史承载过去,也启迪未来。战争是一面镜子,能够让人更好认识和平的珍贵;纪念是一记警钟,能够让人重视守护和平的责任。
胜利日阅兵的意义,不仅在于回顾历史,更在于面向未来——人类命运休戚与共,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只有平等相待、和睦相处、守望相助,才能维护共同安全,消弭战争根源,不让历史悲剧重演!
正义的信念不可动摇,和平的期盼不可阻遏,人民的力量不可战胜!
当铸剑为犁、永不再战的理念深植人心,当发展繁荣、公平正义的理念践行人间,那便是一个更宏大的“胜利日”的模样!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5年09月04日 第 06 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