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龙网管理员8 发表于 2022-2-22 09:57

关于小马的搞笑报道


作者:宗记(原载于《世界日报》)

上周日,总统候选人小马可斯在马尼拉市扫街拜票,民众之热情远超马团队预期。 车队原计划巡游马尼拉市六个区,出发地点定在敦洛区,结果民众纷纷涌向街道两旁欢迎,车队用了两个半小时连敦洛区都没走出来,溪仔婆、华人区等重要地点的拜票活动只能取消,等以后再来。
  
这场活动通过小马的官方脸书账号全程直播,骗不了人。 我和记者王利民当天参与"马莎团队"马尼拉市竞选总部剪彩仪式的报道任务,在那里通过手机观看了现场直播。
  
结果晚上我回到办公室,看到一家本地英文媒体的报道,吓得差点从椅子上掉下来。 这则报道的标题是《马尼拉市长候选人罗帛示:小马因"安全顾虑"缩短马尼拉拜票活动》,文中还说,小马的车队被"mobbed"。
  
mob最常用的意思是"暴民",若用作动词,常用意是"围攻",加之标题里提到"安全顾虑"...... 我的天,莫不是小马被...... 我顿时无限悔恨,以为自己光顾着看去热闹,竟漏掉全天最大的新闻眼。
  
但转念一想:不对。 当时我就在竞选总部外面,那是巡游的终点站,车队开过来的时候小马虽已不在车上,但其他一同参加巡游的人都很轻松愉快。 我们也和一大票记者一起采访罗帛示先生,他一直在强调"民众太过热情,车队行进太慢,结果天色晚了,小马就不来剪彩了"...... 明明就没事嘛。
  
结果我一查"mob",果然,除了"围攻"外,还有"团团围住"的意思。
 
哈哈哈,我看了这么多年英文新闻,其他候选人受民众欢迎的时候从来不用这个词,都是用"挤满了支持者"这种常规用语。 到了小马这里,"支持者(Supporter)"这个词不见了,变成了mob。 原来在他们心中,全菲超过50%的人民都是mob。
  
如何通过标题和遣词造句避重就轻,转移话题,完美回避小马大受欢迎的真相? 这篇新闻报道堪称教学典范。 我一刀未剪将该新闻登在《世界日报》今天第二版供大家欣赏。

egm888 发表于 2022-4-2 18:16

1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关于小马的搞笑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