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左侧
发新帖

洪为民:“我亲中有什么问题?做错了吗?”

时间:2021-3-23 17:37 0 2434 | 复制链接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DSC0000.png


  洪为民先生演讲视频截图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洪为民】
  我昨天(3月11日)才参加完人大闭幕式,对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完善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制度的决定》(下文简称《决定》),我也投了支持票。
  关于这一《决定》的合理性,其实没什么好质疑的。很多人可能都忘了,邓小平先生在1984年6月谈“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时,这“港人”想的就是“以爱国者为主体”。
  我们以前一直以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回归后特区政府的主要官员及法官、立法会议员在入职后也有进行宣誓仪式;但很快我们就发现,单单靠宣誓就能保证爱国,这想法有点一厢情愿,现实中有立法会议员恶意“拉布”,也有反对势力参与暴力、煽动分裂乃至企图颠覆政权。
  现在通过这一《决定》,就是希望大家能回归初心,搞清楚“港人治港”必须由爱国者主导。
  《决定》再次确定了“爱国无罪”
  个人认为,人大的这一《决定》非常及时,也非常有用。其中扩大选举委员会规模,除了原本像我这样的全国人大代表,现在也将全国政协等其他全国性组织的香港委员等囊括进来。
  这一操作有几个好处:一方面,我们这帮人比较了解国家、中央层面的事情,所以未来不论是参与选举提名还是其他事宜,多能从国家层面进行思考,让香港不至于自我边缘化,脱离国家发展大局;另一方面,也是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以后行政长官和立法会将拥有一些共同的支持基础,换言之对未来香港行政、立法间的关系会有很大的帮助。
  《决定》从制度层面确保了“爱国者治港”。当然,这只是一个开始,后面香港还需要本地立法,我们估计大概有20多条法律需要修改,完成这些需要一段时间。
DSC0001.jpg


  港区全国人大代表集体声明,表示坚决拥护和全力支持(图/香港中联办个微信公众号)
  除了保证参与选举的治港人士是爱国者之外,《决定》还规定,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候选人资格审查委员会,负责审查并确认选委会委员候选人、行政长官候选人、立法会议员候选人的资格。
  不过我们要意识到,治理香港的人,不单单是选举出来的,也包括公务员等,部分机构也拥有公权力。也就是说,未来我们要进一步确保各个层面的治港人士都是爱国者,这点是非常重要的。
  曾有很长一段时间,在香港,爱国像是一件难以启齿的事情,大家都很“害羞”,不能说。这里分享下我个人的一次经历。
  在香港回归14周年之际,那时我担任香港互联网专业协会副会长一职。有个反对派报纸的记者打电话给我:“洪先生,有人说你们互联网专业协会亲中,你要不要回应下?”我记得我当时的回复是:“回归14年了,我亲中有什么问题?做错了吗?犯法了吗?为什么亲中会成为一个罪名?”
  很长一段时间里,很多香港人即使爱国,也不敢理直气壮地说出来,不少人对外宣称自己是中立的。我和他们说过,爱不爱国这一问题没有中立立场,你要么爱国,要么不爱国,既这又那,逻辑上有问题。
  所以在我看来,这次的《决定》还有个非常重要的一点,那就是除了保证“爱国者治港”之外,再次确定了“爱国无罪”!
DSC0002.gif


  2019年,一群香港青年登上香港狮子山,在山顶挂起一面15米宽的超大国旗,表达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祝福
  爱国主义教育不能幻想一步到位
  其实要让所有人爱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我经历过、观察过国家的成长,看着国家通过改革开放一步步走向强大,因此我很容易有自己的价值观,能够认识并热爱这个国家,现在自己也参与了国家治理体系的一部分,并有点小小的贡献。
  但对于很多港人,尤其是年轻的香港朋友来讲,他们就缺乏相关认知。所以,教育就变得非常重要了,尤其是做好爱国主义教育。
  个人认为,爱国主义教育首先要从认识国家开始。
  这一方面,我看到一个进步。在教育方面,香港的通识科说是要作修改,现在还不确定名字会改成什么(有建议改称“国民与社会科”),但在内容上会加入宪法、基本法的相关教育及一些中国近代史。
  我在港英年代读的中学,那时的历史教育几乎是没有近代史的。我清楚地记得,那时我们的中国历史部分教育基本只讲到清朝初年,辛亥革命就一小段,辛亥革命之后的历史两小段就讲完了。
  只有对中国的历史——尤其是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的近代史——有一个比较全面、正确的认识,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今天国家强大的不易,才能从中获得自豪感,进而产生奋发图强的心态。
  对国家的当下有一个全面的认知也很重要。我曾长期做过青年工作,9年前我是香港菁英会的主席,去年我也刚从香港交通安全队总监一职上退下来。每年我们都有安排很多交流团前往内地,但是交流效果很一般。
  就每年暑假拿出两星期,走马观花,还不一定都在一个地方,参加交流的人员难以沉下心来,也没有跟当地年轻人有很深的交流,更重要的是回来后也没有什么思考。国家这么大,我们去看看,看完了什么感受、什么认知?很多人没有。
  当我们做交流的时候,内地几乎只给我们看好的方面,说我们去月球了、到火星了、深入海底了,等等。这些固然是中国的成就,但同时我们也要面对各种问题。
  我经常一有机会就跟那些参与交流的年轻人讲,国家正在变强,中华民族正在崛起,但是我们仍面临众多难题,有环保问题,有食品安全问题,有发展不均衡问题,这些问题是确确实实存在的。之后我会同他们说,但这是你的国家,香港是中国的一部分,你是中国人,所以你可以想想如果明天让你当国家总理,你会怎么做?
  很多年轻人是有理想的,而有理想的人其实不怕面对困难,见到困难后他反而会去思考如何给出解决方案,思考自己该如何努力,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我觉得这样才会真正让香港的年轻人有融入感。
DSC0003.gif


  认识之后,才能更好地认同。
  我会同年轻人交流我的个人经历,告诉他们我的运气算不错的,而他们的运气比我的更好。我1960年代末出生,青少年时期恰逢国家改革开放,之后看着国家强大起来,今天我去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因中国人的身份而感到自豪。想象下,如果我出生在200年前,会是怎样一个情形?当然,那时我也出不了国。作为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中国人,我们是很幸运的。
  此外,我觉得我们也要正确地面对今天中国的体制。
  在以往的教育中,我们很多时候只讲国家在科技、经济方面的成就,不讲也不想讲体制;而我认为,还是要全面看待,今天中国的成功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制不无关系。习近平主席提出“四个自信”,我们就是要有这些自信。当然,香港的制度跟内地的不一样,但不要紧,我们可以去认识、去分析。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中国的脱贫攻坚战在2020年取得完胜。人类历史上从没出现过能在这么短时间里让几亿贫困人口精准脱贫的情况,如果不是中国的社会主义体制,根本没法完成这一壮举——印度和我们人口相近,你说他们的执政党不努力,不愿意扶贫吗?为什么仍是有那么多贫困人口?相比之下,更能体现中国体制的优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正走向现代化,这些方面也不妨多跟我们的年轻人说说。
  我认为爱国主义教育,首先是认识,认识之后是认同,最后才是真正的爱国,想一步到位,这不现实。换而言之,得先从历史、文化、制度等层面全面了解国家,知道为什么中国能有今天的样子,后续才能更好地思考我们作为中国的一份子,可以做什么。
  就港澳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来讲,我希望未来香港的年轻人能和内地有更多的交流,尤其是青少年间的交流。我们可以尝试让大学生多过去实习,让中小学生有较长时间的交流——比如游学一个月,一起上课。如此一来,香港和内地在制度、文化上就可以更好地衔接、融合。
  除了去年受疫情影响没有安排,每年暑假我们都有300多个大学生在前海实习,每次结束后我都会和他们交流,他们的感觉都非常不一样,比如他们会说“哎呀,原来内地的年轻人跟我们是一样的,都会去吃烤串、唱卡拉OK。”我觉得这才是真正落地的两地交流,这才是真正落地的国民教育。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2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