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开启辅助访问
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搜索
搜索
首页
Portal
论坛
同城
人才网
工具
菲龙网工具
个人中心
关于我们
每日签到
本地新闻
时事评论
华人世界
斯里兰卡资讯
中国新闻
新闻视频
国际新闻
娱乐新闻
科技新闻
菲龙广场
房产网
菲龙速聘
二手交易
便民电话
美食餐厅
旅游签证
物流速运
商品买卖
二手车市场
严选
话费充值
便民电话
贺词页面
瀑布流页
汇率查询
APP下载
每日签到
我的任务
道具商店
每日签到
我的任务
道具商店
更改用户名
关于菲龙网
About US
联系菲龙网
活动回顾
加入我们
本版
用户
菲龙网
»
论坛
›
新闻频道
›
时事评论
›
在围堵与共存之间:新美中战略格局下的菲律宾启示 ...
菲龙网管理员8
有 237 人收听 TA
74962
主题
75416
回复
95828
积分
收听TA
发消息
加好友
本文来自
时事评论
订阅
|
收藏
(
2958
)
菲龙网管理员8发布过的帖子
0/76
传承中融合 新疆剪纸呈现多元文化共生的多样性
0/393
四名男孩遭邻居性虐拍片换钱,菲警方突袭救出!
0/80
海外网评:共赴这场“进博”之约
0/79
共聚开放平台 共享合作机遇
0/84
进博会,让“火腿之都”更红火(进博会故事)
0/76
细数进博之“首”
0/73
在开放联通中相互成就(进博会观察)
0/82
埃塞俄比亚驻华大使塔费拉:“这是埃塞与中国合作的‘黄金时代’”
0/99
从又一个新高感受进博魅力(锐财经)
查看TA的全部帖子>>
[时事点评]
在围堵与共存之间:新美中战略格局下的菲律宾启示
时间:2025-11-5 10:25
0
84
|
复制链接
|
互动交流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直达楼层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作者:安娜•马仁道格——黄(Anna Malindog-Uy)
世界上的两个超级大国如今已正式确认了许多人早已察觉的事实:美国与中国正处于一场长期的、结构性的竞争之中。然而,双方都意识到一项共同的迫切任务——防止这场竞争滑向灾难性的冲突。美方通过兰德公司近期发表的《稳定美中竞争关系》(2025)报告,中方则通过中共中央委员会关于“十五五规划”的四中全会公报,分别作出了这一表态。一份文件出自华盛顿的国防与战略智库,另一份则源于北京最高政治权威。两者共同界定了21世纪权力平衡的边界。
它们之间的协同与摩擦,正塑造着印太安全环境的演变、台湾海峡与南海的未来,以及菲律滨作为前线国家的微妙处境——并且越来越多地沦为“围堵与反围堵”这场大博弈中的棋子。
两份文本
兰德报告由美国国防政策专家撰写,提出了稳定这场危险竞争的六项原则:相互合法性、具体议题规则、军事克制、危机沟通、核均势以及在共同挑战上的有限合作。兰德的逻辑是务实的——它假定这场竞争在短期内无法结束,但可以加以限制。报告提出了“竞争性共存”的概念:管理竞争,避免战争。
同时,中共四中全会确立了中国2026年至2030年的战略蓝图,强调高品质发展、科技自立自强、军民融合、国家安全现代化,以及“发展+安全”的治理范式,将经济韧性与国防准备结合起来。其核心重点是“高水平对外开放”与“和平现代化”。
战略协同
兰德报告与中共四中全会在一个核心理念上不谋而合:美中竞争必须被管控,不能被放任到破坏全球和平与稳定。
兰德呼吁建立一种基于共存、相互合法性、危机管理体系、军事克制及有限全球合作的“稳定竞争关系”。
中共四中全会也呼应这一逻辑,强调发展与安全、现代化与和平、开放与主权之间的平衡,认为稳定与克制是维持增长与合法性的关键。
两份文件共同为一种“可管理的竞争”提供了护栏与框架——即通过结构化沟通、选择性合作、互认底线来约束对抗,以防止撕裂局势。双方都承认,竞争在短期内不会结束,但防止其吞噬两大强国、破坏世界秩序则势在必行。
争议性的共存
台湾仍是最易引爆的焦点——威慑与内政在此危险地交织。中共四中全会重申和平统一方针,但也强调若遭挑衅,将不惜动武,并将主权与党的合法性相联系。兰德的对策——“以危险与对话相结合的威慑”——旨在保持冲突不至爆发,但又足够可能以遏止鲁莽行动。双方都认同维持一定的紧张态势是威慑的必要条件,并认识到引发战争的真正风险往往不是出于意图,而是误判。真正的危险在于政治表演——领导人、立法者或军方的象征性举动,将信号转化为对抗。
南海也映照出这种不安的平衡。兰德主张克制与外交并行:明确菲美《共同防御条约》(MDT)的启动条件、中方的红线宣示、危机代码制定,以及美方监视活动的适度降频,以降低摩擦。而北京的“十五五规划”则在“发展—安全”逻辑中嵌入了海上主动性,视南海为战略缓冲区与发展前沿。因此,稳定取决于双方的默契自律——一种脆弱的和平,依赖各方精准的行动节奏,尤其是像菲律宾这样的美国盟友,一旦过度冒进,可能打破这一平衡。
国家治理的再定义
这种矛盾在菲律宾体现得最为明显——这个在美中竞争中最小却最暴露的行动者。小马可斯政府强化了与美国的安全协作,而兰德报告的建议对菲律宾尤具针对性:菲律宾必须主动塑造规则的边界,而不是被规则所束缚。
对菲律宾而言,真正的安全不在于盲目的结盟,而在于通过积极外交实现战略自主。假如无法放弃《共同防御条约》,就必须重新定义、重新审视,让马尼拉成为共同作者。明确性强化主权;战略模糊维持依附——这更有利于美国,而非菲律宾。
马尼拉应建立危机管理机制,包括菲中美三方海上热线,以符合兰德的“恢复平衡”框架。同时,应保持可控的透明度——只有在威慑需要时才公开海上事件;避免被媒体炒作所驱动的升级循环,避免将北京逼入民族主义反应,更不可被国内政客或名人利用为政治作秀。
菲律宾必须投资于防御性而非挑衅性的能力,重点放在海洋监测、蓝色经济、海岸与海洋保护及韧性建设。这种主动防卫的姿态能遏止侵略而不引发升级。在地区层面,马尼拉也应推进外交多元化,与越南、马来西亚、印尼合作制定专属经济区(EEZ)协议、渔业管理与海警协作机制,并延伸与中国的接触,从而减少对华盛顿“围堵战略”的过度依赖。
在经济上,菲律宾应推行战略对冲政策,扩大通过《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协定》(ACFTA)、《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东盟及中东市场的贸易与技术联系。同样关键的是沟通纪律——国内舆论应服务于威慑,而非戏剧化、情绪化的政治表演。马尼拉还应建立国家危机管理中心,作为国防、外交、情报与海警部门的常设联合指挥机构,并与华盛顿和北京保持直通联络。这样的机构能赋予菲律宾在突发事态中的即时灵活与主动权,使其从棋子转变为地区和平与安全的行动主体。
菲律宾再也承受不起在强权竞争中充当棋子的代价。它的生存依赖于战略平衡,而非依附。通过制度化前瞻而非被动反应,马尼拉能从代理人蜕变为地区和平的仲裁者——从棋子变为玩家,从危机应对者变为议程塑造者。
新的“不结盟”
对菲律宾而言,兰德与中共四中全会的协同既带来风险,也孕育机遇。风险在于陷入“华盛顿的围堵”与“北京的反围堵”的二元对立;机遇则在于夺回战略中间地带——有主动性的非结盟,参与而不从属。
这既是战略挑战,也是哲学问题:重新定义菲律宾的安全,不再以接近权力为标准,而是追求区域均衡。通过这样的路径,马尼拉能将兰德所构想的抽象“共存模式”(modus vivendi)转化为具体的东南亚治国实践——在强权博弈时代,体现小国务实主义的活生生范例。
结语
兰德的“稳定逻辑”与北京的“发展现实主义”之间的协同,揭示了一个罕见的机遇窗口:一场可被管理的竞争,让亚洲得以繁荣,而不必陷入冷战式的宿命。
但这种均衡不会仅仅由华盛顿或北京塑造,而取决于被夹在中间国家的政治成熟度与战略创造力——如菲律宾。
对菲律宾而言,这意味着一件最重要的事:不再做他人棋局中的棋子,而要开始书写属于自己的规则。
回复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点我进行验证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中国新闻
娱乐新闻
科技新闻
菲律宾新闻
菲龙广场
关闭
站长推荐
/1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新闻/娱乐/生活资讯生活通,带你了解菲律宾多一点!
查看 »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