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开启辅助访问
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搜索
搜索
首页
Portal
论坛
同城
人才网
工具
菲龙网工具
个人中心
关于我们
每日签到
本地新闻
时事评论
华人世界
斯里兰卡资讯
中国新闻
新闻视频
国际新闻
娱乐新闻
科技新闻
菲龙广场
房产网
菲龙速聘
二手交易
便民电话
美食餐厅
旅游签证
物流速运
商品买卖
二手车市场
严选
话费充值
便民电话
贺词页面
瀑布流页
汇率查询
APP下载
每日签到
我的任务
道具商店
每日签到
我的任务
道具商店
更改用户名
关于菲龙网
About US
联系菲龙网
活动回顾
加入我们
本版
用户
菲龙网
»
论坛
›
新闻频道
›
中国新闻
›
杨慧林:华文媒体助海外读者在对话中理解“中国叙述” ...
菲龙网编辑部7
有 744 人收听 TA
155334
主题
155351
回复
181801
积分
收听TA
发消息
加好友
本文来自
中国新闻
订阅
|
收藏
(
2955
)
菲龙网编辑部7发布过的帖子
0/76
东西问丨百岁徐光耀:用一生“书写抗战”
0/65
东西问丨梁晓声:为何说家国情怀是中国文化的历史基因?
0/71
侨乡红河迤萨:马帮古镇再现百年风华
0/103
中哈画家相聚新疆伊犁 共绘白石峰下友谊画卷
0/58
(经济观察)海南自贸港封关在即 琼港合作持续升温
0/58
侨界青年齐聚昆明 共话创新创业共享发展机遇
0/62
投洽会观察:RCEP成区域经贸合作发展“压舱石”
0/58
国际媒体聚焦:九三阅兵彰显中国实力,传递和平强音
0/68
超越东京-横滨,“深港穗”改写全球创新格局
查看TA的全部帖子>>
杨慧林:华文媒体助海外读者在对话中理解“中国叙述”
时间:2025-9-9 11:23
0
27
|
复制链接
|
互动交流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直达楼层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中新网昆明9月8日电 (罗婕)第十二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9月7日在云南昆明举行,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杨慧林受邀出席发言并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指出,华文媒体在帮助海外读者通过对话理解“中国叙述”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9月7日,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杨慧林在第十二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作主题发言。 李嘉娴 摄
论坛上,杨慧林以“文明互鉴与对话式的‘中国叙述’”为题,与华文媒体交流分享。他肯定中新社报道一直秉持的“官话民说、中话西说、长话短说、空话不说”的中新风格,强调“其中‘中话西说’一点,对华文媒体而言同样重要”。
在多组中外学者的研究对比中,杨慧林解读不同时期的中外学者如何在文明互鉴中回溯并还原对话双方的理论,“在对话和比较的方法下进行的文明互鉴研究,即‘破解古今中西之争’的路径和前提。”
时至今日,中国的故事已形成独特的“中国叙述”,而中西之间的思想对话也为“中国叙述”丰富了色彩。杨慧林认为,“截然不同的语言方式恰恰蕴含着全新的逻辑和思想空间,于是有‘经由中国’的西方认知;反而观之,这同样有助我们重访自己的传统。”
长期以来,华文媒体在不同的语境下,用听得懂的方式讲述与传播中国故事。海外读者由此形成不同的理解,同样为“中国叙述”留下独特注解。
“中国文化传统本身自有其活力。”在杨慧林看来,华文媒体的重要作用是吸引读者从故事和内容走向其根源,激发读者对中国文化的深层兴趣。如《黑神话:悟空》在全球游戏市场掀起热潮之后,《西游记》的海外搜索量井喷式增加,中国经典名著走进西方大众视野,与海外读者形成新一轮“对话”。
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席卷全球,华文媒体正与时俱进,拥抱新技术。“借助新技术,华文媒体需找到与当下新语境的关联,以吸引新一代华侨华人和海外读者的目光,这方面尚有巨大探索空间”。杨慧林说。(完)
回复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点我进行验证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关闭
站长推荐
/1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新闻/娱乐/生活资讯生活通,带你了解菲律宾多一点!
查看 »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