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开启辅助访问
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搜索
搜索
首页
Portal
论坛
同城
人才网
工具
菲龙网工具
个人中心
关于我们
每日签到
本地新闻
时事评论
华人世界
中国新闻
新闻视频
国际新闻
娱乐新闻
科技新闻
菲龙广场
房产网
菲龙速聘
二手交易
便民电话
美食餐厅
旅游签证
物流速运
商品买卖
二手车市场
严选
话费充值
便民电话
贺词页面
瀑布流页
汇率查询
APP下载
每日签到
我的任务
道具商店
每日签到
我的任务
道具商店
更改用户名
关于菲龙网
About US
联系菲龙网
活动回顾
加入我们
本版
用户
菲龙网
»
论坛
›
新闻频道
›
中国新闻
›
看排球赛 吃“老爸茶”(我运动 我快乐) ...
菲龙网管理员8
有 237 人收听 TA
71765
主题
72217
回复
92237
积分
收听TA
发消息
加好友
本文来自
中国新闻
订阅
|
收藏
(
2955
)
菲龙网管理员8发布过的帖子
0/22
何以中国|海纳百川汇津门——八面来风绘就天津开放包容的时代画卷
0/24
海外网评:保护知识产权,关乎千行百业
0/17
追光|在世运会,看体育运动玩转“全球漂流”
0/44
外媒观察丨中美关税“休战”再延90天,美消费者将得到实惠
0/43
美国关税冲击不断显现 行业性关税重创加拿大制造业
0/31
【世界说】外媒:美国关税政策是“自摆乌龙” 或很快令自身陷入困境
0/36
专访丨中国已成为全球绿色转型的领跑者——访埃及气候与环境专家阿拉姆
0/33
网红新疆四季行·邂逅昆仑丨当英国网红遇见新疆和田玉
0/32
美国新关税税率落地一星期:普通消费者的餐桌、账单与饭碗
查看TA的全部帖子>>
看排球赛 吃“老爸茶”(我运动 我快乐)
时间:2025-8-14 20:42
0
22
|
复制链接
|
互动交流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直达楼层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海口市龙桥镇动漫战队对阵澄迈县金江镇咖啡队。
赛事主办方供图
离赛场还有一里地,顺着人潮走,里三层外三层都是球迷。沿街的小吃摊、水果摊前,人头攒动。再往里,终于来到赛事现场。海南省海口市龙桥镇动漫战队配合默契,一记精彩的扣杀落地有声,被观众形容为“椰子砸地”,引发全场欢呼。
8月10日晚,2025年“九九杯”海南(文昌)乡镇排球联赛决赛在海南省文昌市文城镇玉阳公园举行,海口市龙桥镇动漫战队以3∶2战胜澄迈县金江镇咖啡队,成功卫冕。璀璨的烟花在夜空中绽放,这项进行了68场对决、历时两个多月、全省11个市县参与的乡村排球赛落下帷幕。
共同的热爱与坚守
“村排”赛场上,上演着三代人和排球的故事。
决赛赛场上,50岁的韩旭章引人注目。他上世纪90年代曾代表文昌中学参赛,3次夺得全国中学生“振兴中华杯”冠军,后来还成为国家级优秀裁判员。本届“村排”,他担任副裁判长。“看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爱上排球,我很欣慰。”韩旭章说。
36岁的王狮是首届“村排”冠军队主力,如今身为体育教师的他,将更多精力放在培养新人上,“老一辈教会我们热爱与坚守,我也要传给下一代。”
15岁的“小盖哥”符树盖,是紫贝文城战队最年轻的球员。他即将升入高一,凭借出色的防守技术,多次赢得观众喝彩,“观众的每一次欢呼,都为我带来力量。”
排球自上世纪初传入文昌,便在这片土地上扎下了根。为了有球可打,文昌人曾就地取材,用猪膀胱充气作球,用椰棕绳挂在树上当网。1958年,文昌少年排球队在全国大赛中一举夺冠,因为少年们喜欢光脚打球,媒体以“光脚的不怕穿鞋的”为题报道,让文昌排球声名远扬。
这份热爱,代代相传。如今,文昌拥有600多个排球场,平均每0.4平方千米就有一个。村村有球队、人人是球迷,为“村排”的火爆提供了坚实的群众基础。活跃在赛场上的球员,有渔民、养殖户、老师、学生……白天上班上学、晚上打球看球,成为很多人的生活方式。
一壶茶里见悠然
今年是文昌举办“村排”的第三年。每逢排球比赛,点上茶点、围坐观赛,已成为当地独特的风景。
夜幕降临,一壶红茶、几碟小吃,文昌人符传发悠闲地坐在“老爸茶”店的藤椅上。打排球的“砰砰”声与球迷的呐喊声交织,通过直播大屏传到茶桌前。
“得闲吃茶!”在海南,这是一句比“你好”更常见的问候。“老爸茶”文化起源于南洋,是华侨带回来的饮食习惯。“‘老爸茶’,百姓茶,一年四季卖不歇,不论城镇和乡下,遍地都开花……”正如歌里所唱,“老爸茶”里有悠闲惬意、有风土人情。去年初,文昌特色茶文化“老爸茶”被列入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去年有一场比赛,足足有几千名观众来吃茶,我们都忙不过来!”清星茶店负责人洪漫介绍,她的店距离“村排”主赛场不足百米,每逢赛事,茶店就成为第二观赛区,“可以说,我们茶店是和‘村排’一起发展起来的。”
“在文昌,几乎人人会打排球、爱排球。年轻时,我上场打一晚上都不累。”50多岁的符传发呷一口茶,打开了话匣子。在他看来,排球在文昌,代表着自由、健康和松弛感。
在文昌,球员们常常光着脚或穿着拖鞋打球。符传发笑言:“这说明他认真了,光脚打球是传统绝活儿。”这里的排球赛没有繁复的规则,怎么尽兴就怎么来,甚至可以“一打二”“三打三”。源自乡野的自在与洒脱,让比赛充满了趣味与人情味。光脚打球、拖鞋扣杀、板凳击球,这些非常规玩法,让“村排”火爆出圈。
“文昌要擦亮‘中国排球之乡’这块招牌,必须加强人才培养、完善设施,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文昌市体育事务服务中心主任陈礼国说。
赛事里的生意经
“村排”的魅力,早已超越比赛本身。在文昌市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局相关负责人看来,赛事的成功得益于“体育+旅游”深度融合。
今年,赛事围绕“一镇一品”理念,以排球赛为主线,融合美食、音乐、非遗展演等特色,在4个赛事举办地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
龙楼镇,百桌千人村宴与航天主题活动相互辉映;重兴镇,一场充满乡土气息的农趣运动会气氛热烈;铺前镇,糟粕醋、长桌宴让中外游客大饱口福;在决赛地文城镇,“村排+”消费助农大集市充满了丰收的喜悦。从锦山的牛肉干到重兴的斑斓小吃,从铺前的马鲛鱼到文城的公坡香米,文昌17个乡镇的特色农产品琳琅满目,摊主的吆喝声与球迷的欢呼声此起彼伏。
这股热潮,充满烟火气。在重兴镇,开餐馆十几年的梁春菊迎来惊喜——平时日均千元的收入,赛事期间一晚就能突破3000元。“多找了几个帮手还忙不过来呐!”梁春菊笑着说。
在铺前镇,摊主符龙敏锐地捕捉到了商机,他从文城镇一路“追”到铺前镇,摊位也扩展为钵钵鸡、鸡蛋仔、柠檬茶3个“连锁摊”,“一晚上营业额大约在6000元,感谢‘村排’!”
据统计,自2023年创办以来,“村排”累计吸引现场观众超120万人次,全网曝光量超过13亿次,创造旅游综合收入达5亿元。
夜深了,“老爸茶”店里热闹依旧。一杯茶、一场球,连接着文昌的过去与现在。(记者 孙海天)
《人民日报》(2025年08月14日15版)
回复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点我进行验证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关闭
站长推荐
/1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新闻/娱乐/生活资讯生活通,带你了解菲律宾多一点!
查看 »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