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左侧
发新帖

海外网评:“围堵”还是“共赢”,这事儿还得尽早想清楚

时间:2025-5-16 13:42 0 52 | 复制链接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资料图:一名学生展示一款高精度北斗定位芯片。(图源:新华社)
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日前发布公告指出,在世界任何地方使用华为Ascend芯片都违反了美国的出口管制。对此,中国商务部5月15日回应称,“美方此举不利于双方企业长期互利、可持续的合作和发展。”美国滥用出口管制措施,对中国芯片产品以莫须有罪名加严限制,严重损害中国企业正当权益,严重威胁全球半导体产供链稳定,严重破坏市场规则和国际经贸秩序。

“美国当局越来越担心,华为很快会超越美国公司”。美国打压华为,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背后原因究竟是什么?法国国际广播电台(RFI)5月14日报道称,美国当局越来越担心,华为很快就会在国内外市场上销售能与英伟达等美国公司产品竞争的人工智能处理器。美国此次限制Ascend芯片的理由可谓无中生有,宣称该芯片“很可能”在设计时使用了某些美国软件或技术。如此“假设”非但没有任何证据支撑,反而再次暴露出美国对中国科技企业在芯片等尖端领域取得实质性突破的焦虑。华为自主研发的芯片,能够使美国科技企业失去部分市场份额,并使其在全球芯片产业链中的话语权受到削弱,这是美国所不愿看到的。全球芯片巨头美国英伟达公司首席执行官黄仁勋3月20日在接受英国《金融时报》采访时表示,华为不断获得成功,由此可见美国限制中国科技巨头的种种措施效果“非常有限”。
“美国技术封锁迫使中国全速发展”。微软公司创始人比尔·盖茨5月12日在接受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采访时,回答了有关美国针对中国包括芯片在内的科技禁令的提问,他表示,“这些措施迫使中国在芯片制造等所有领域全速发展。”美国的科技围堵不仅未能达到其遏制中国科技发展的目的,反而激发了中国科技企业的自主创新精神,加速了中国科技自立自强的进程。面对美国的制裁,中国科技企业并没有被打倒,而是加大研发投入,积极探索自主研发芯片的道路。当前,中国国产芯片供给能力稳步提升,业界构建起自主可控产业生态。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学者保罗・特廖洛在《美国事务》杂志2024年春季刊发表文章指出,美国对华实施大规模出口管制以来,在中国政府的重视和中国企业持续努力下,中国半导体产业发生了积极变化,产业格局更加复杂多样,投资类型更加新颖,预计今后几年将出现更多新的技术突破。
“中美合作是全球科技进步的基石”。世界经济论坛网站3月11日评论称,中美之间的合作是全球科技进步的基石。数据本身就很能说明问题:美国超过30%的国际高影响力科研项目都有中国科学家的参与。这证明了中美合作关系的深度和成效。在21世纪这个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科技已成为推动人类社会进步、应对全球性挑战的关键力量。回望过去几十年,世界科技之所以取得如此迅猛的发展,离不开国家之间的开放合作与资源共享,尤其是中美两国在科技领域的广泛协作。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美在科技领域的交流合作不仅推动了两国自身的创新,也深刻影响了全球科技格局的演变与未来方向。令人遗憾的是,当前美国推行的科技围堵政策,不仅损害了中美两国科技企业和科研人员的利益,也打乱了全球科技产业链和创新链的正常运转。正因如此,越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越需要认清中美合作对于全球科技进步的重要性。中美合作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只有双方以开放、包容、合作的态度,共同应对全球性科技挑战,才能筑牢全球科技进步的基石,为人类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科技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应当服务于全球人民的福祉。美国若继续奉行以“围堵打压”为核心的技术冷战思维,不仅无法真正遏制中国,也将与全球科技发展的潮流渐行渐远。(海外网评论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