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搜索
搜索
首页
Portal
论坛
同城
人才网
工具
菲龙网工具
个人中心
关于我们
每日签到
本地新闻
时事评论
华人世界
中国新闻
新闻视频
国际新闻
娱乐新闻
科技新闻
菲龙广场
房产网
菲龙速聘
二手交易
便民电话
美食餐厅
旅游签证
物流速运
商品买卖
二手车市场
严选
话费充值
便民电话
贺词页面
瀑布流页
汇率查询
APP下载
每日签到
我的任务
道具商店
每日签到
我的任务
道具商店
更改用户名
关于菲龙网
About US
联系菲龙网
活动回顾
加入我们
本版
用户
菲龙网
›
门户
›
查看主题
为什么马尼拉一下雨就被淹?!
发布者:
菲龙网管理员8
|
发布时间: 2025-7-23 14:19
|
查看数: 829
|
评论数: 3
|
帖子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商报:
当西南季风或热带气旋来袭时,大岷区部分道路瞬间化为湍急河流的现象,其根本原因在于都市规划与自然水道的冲突。
菲律宾国立大学“诺亚计划”执行主任马哈尔·拉格迈提出专业分析:“我们在社交媒体看到的淹水街道,本质上是被人类用柏油路面覆盖的自然水道。”
这项分析获得2017年菲律宾国立大学研究的实证支持。研究团队发现,混凝土面积扩张、建筑密度提升、水道堵塞、排水系统堆积垃圾,以及在自然行洪平原上的过度开发,共同构成大岷区水患的结构性因素。
地理条件加剧了问题的严重性。作为四条主要河流(马里谨那河、巴石河、仙范河与图拉汉河)的交汇处,大岷区本质上就是一片广阔的洪泛平原。
研究团队检视大岷区发展署标记的23处易淹水路段后,发现这些道路与周边溪流高度齐平,而非采高架设计避开洪水威胁。
具体案例显示设计缺陷:马尼拉市黎刹大街旁的R. Papa街竟比周边溪流三处河段顶部还要低;计顺市菲律宾合作社管理局区域仅比溪流高出3.8公尺;而巴石市C-5新伊洛戈路段与河床高差仅3.92公尺。
更关键的是排水系统失能。研究人员在八个调查点发现,本该存在排水网络的位置已被混凝土完全覆盖。即便如菲律宾国立大学迪里曼校区内的C.P.加西亚大道,虽然设置直径1公尺的涵管,但1.25公尺的路面与河岸高差仍无法抵御暴雨。
对照组数据更具说服力:同校区内唐·A·罗西斯大道以4公尺高差架设于溪流上方,在相同暴雨条件下始终保持畅通。
研究结论强调:“道路与交会溪流的高程关系,直接决定淹水与否。”
专家提出具体解决方案:采用液压结构设计的道路(如罗塞斯大道范例),配合钢网排水系统与地下蓄水空间,将雨水有效导流至河道。研究特别指出:“跨越溪流的道路,应比照跨河大桥标准设计。”
随着热带性低气压“丹地”成为今年第四个侵菲气旋,加上气候变迁加剧极端降雨,这份研究对政府明年编列的2,481亿披索治水预算提出严峻考题——毕竟数十年来数千亿治水经费,始终未能阻止都会区在雨季沦为水乡泽国。
最新评论
战争与礼花
发表于
2025-7-23 17:59
被淹的是哪个区?
来自苹果APP客户端
西日诺布
发表于
2025-7-23 20:57
马尼拉在老马时期,全部下水排管道都是由苏联专家设计的,很烂。
来自苹果APP客户端
飞机Visa9D
发表于
2025-7-23 21:19
规划是一部分,动工改规划又要花好几年了,另外垃圾堵
来自苹果APP客户端
浏览过的版块
华人世界
关闭
站长推荐
/1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新闻/娱乐/生活资讯生活通,带你了解菲律宾多一点!
查看 »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3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