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龙网管理员8 发表于 2025-9-11 09:35

中阿共筑科技新丝路

https://mk.haiwainet.cn/image/2025/9/11/ca2aaba7-66ca-41e6-bb83-2ee8c9d3d50d.JPEG

在中国—阿拉伯国家经贸投资企业对接会上,参会嘉宾(右三)与企业人员在会议间隙进行商务洽谈。新华社记者 杨植森摄

https://mk.haiwainet.cn/image/2025/9/11/506c9718-770e-4e70-8ed8-ce5150f63ce5.JPEG

观众在博览会现场与一款智能机器人互动。新华社记者 赵宇思摄
前不久闭幕的第七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简称“第七届中阿博览会”)上,围绕数字经济、清洁能源、人工智能、现代农业、水资源、智慧气象等热点领域,推动形成的一批合作成果引人关注,宁夏银川再次成为链接中阿的重要节点。
其中,中国—阿拉伯国家技术转移中心面向阿拉伯国家集中发布了涵盖绿色农业、生态环保等500项先进适用技术成果。通过“线上数据库精准匹配+线下示范园区集中孵化+第三方评估机构跟踪”的方式,确保每一项技术“带着需求走、循着市场落”,在阿拉伯国家真正落地转化。
共同推动绿色转型
近年来,中阿科技合作与技术交流密切,惠及中阿民众。中国的经验和技术极大地帮助了一些受到淡水资源缺乏、干旱少雨等问题困扰的国家,在沙化土地上实现了蔬菜和牧草的规模化种植。
第七届中阿博览会发布了《中阿先进适用技术成果500项》《中国—阿拉伯国家清洁能源标准体系比对成果》等成果,这标志着博览会正向着规则对接、知识共享、机制共建的高水平国际合作平台跃升。
此次发布的500项成果,历经三轮专家遴选、多轮需求对接,从国内60余家顶尖高校、科研院所和龙头企业报送的1300项技术中精选而出。这些均为“系统解决方案级”成果,具有可快速落地、规模转化、跨区域推广的特征,对应阿拉伯国家在粮食安全、荒漠化防治、工业升级、建筑节能、数字经济及能源转型等方面的迫切需求。
举例来看,绿色农业领域的AI智控新能源多功能温室集光伏发电、降温防暑、防御风沙等功能于一体,可在室外-25℃至43℃环境中实现恒温种植,较传统温室节水15%以上;高端装备及智能制造领域的无人机清洗装置,一键操作即可完成大型玻璃天幕与高楼立面的智能清洗,大幅降低高空作业成本并提升安全性……
本届博览会上,宁夏沃之源科技有限公司与沙特一家企业达成合作,据项目技术负责人、沃之源董事长孙兆军介绍,通过一整套技术应用,未来将实现农作物供水、施肥、控温等智能控制。将有效解决当地受制于水资源短缺,夏季高温难以进行农业生产的问题。
据了解,自2013年以来,宁夏在“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中阿科技伙伴计划框架下,积极推动与阿拉伯国家开展广泛和深入的科技创新交流合作,与科技部、阿盟秘书处共建中国—阿拉伯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建成8个双边技术转移中心、2个海外合作基地和一个联合工作组,与阿拉伯国家在现代农业、生态环保、防沙治沙等方面形成了一批重要合作成果,共建了一批合作平台,构建了链接数千家中外科研机构和企业的技术转移协作网络。
“这是一个新的开始”
作为中阿博览会的重要板块,中阿技术转移与创新合作交流会自2015年落户宁夏以来,累计发布1300多项先进适用技术成果,促成签订109项科技合作协议,举办24期国际技术培训班,为阿拉伯国家培养1000多名“种子”技术人才。
今年,在400余名中外嘉宾的共同见证下,13项合作协议成功签署,为中阿技术转移与创新合作持续注入新动能、开拓新空间。
此次签约的13项合作项目,锚定平台共建、技术转化、人才服务三个核心维度,形成了多领域、多层面的矩阵——
中国—阿拉伯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将携手浙江、北京、陕西三地设立分中心,构建起辐射全国的中阿技术协同合作网络;清华大学与阿尔及利亚国立高等人工智能学院将联合共建实验室,深化人工智能领域科研协作;宁夏鑫浩源公司与埃及企业达成合作,计划在开罗投资建设胶原蛋白肽生产线,推动特色产业技术落地;宁夏农林科学院将联合埃及国家研究中心启动荒漠化防治联合实验室,助力区域生态治理技术创新。
此外,中国—阿拉伯国家技术转移中心还分别与哈萨克国立农业大学、宁夏大学、埃及青年创业协会等签署协议,围绕现代农业发展、北斗时空智能应用、青年创新创业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
“这是一个新的开始。”阿拉伯农业发展组织创业办公室主任欧萨迈·瑞斯说,“阿中双方在农业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期待双方进一步深化农业科技合作,使合作成果更多惠及阿中人民。”
拓展合作新场景
本届中阿博览会还首次设立了人工智能展区和游戏产业展,为中阿合作创设更多场景。
在人工智能展上,华为、中兴、腾讯云等31家行业领军企业,集中展示了算力基础设施、人工智能大模型及应用、工业领域机械臂、医疗领域脑机接口技术,在智慧城市管理、农业、医疗、文旅等领域的创新应用。
宇树科技的展台前,机器狗Go2灵活地交叉跳跃、倒立、旋转,一旁的人形机器人G1则朝向观众热情挥手。据宇树科技中东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他们希望借助中阿博览会这个平台,对接国内外客商,拓展行业应用合作。
自2019年以来,宇树科技积极开拓中东市场,目前已在沙特、阿联酋、科威特等国找到合作伙伴,在当地建立并推广公司的产品线,并与一些阿拉伯国家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合作。
在科威特驻华大使纳吉姆看来,在第七届中阿博览会上,人工智能领域的科技成果、低空经济的蓬勃发展态势等令人印象深刻。“科威特正推动经济多元化,摆脱对能源的单一依赖,科中在人工智能等领域的经贸合作空间广阔。”纳吉姆说。
面向更广阔的民生需求,第七届中阿博览会上的卫生健康对接交流活动同样引人关注。
机器人精准识别穴位,为患者进行理疗;只需张嘴给舌苔拍张照片,就能一键生成体质报告……交流活动现场,前沿科技与传统医药的碰撞扑面而来,描绘出跨境卫生健康合作的新图景。
多家医疗卫生行业头部企业发布展示了全自动生化免疫流水线、新一代转运呼吸机等高端医疗设备,以及AI辅助诊断、智能可穿戴监测、智能针灸机器人等数智化技术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应用。
从2013年首届中阿博览会以传统贸易为主,到如今第七届中阿博览会覆盖人工智能、绿色低碳等多元领域,随着创新技术转移的加速,会有更多合作新业态涌现、更多务实合作成果落地,书写中阿互利共赢的新篇。(本报记者 孙亚慧)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5年09月11日 第 09 版)
https://mk.haiwainet.cn/image/2025/9/11/cbbc4975-2aa8-4bdc-ac85-e15becd7653e.png?id=62c05426-ff53-4093-8817-9683290ff35c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阿共筑科技新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