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龙网管理员8 发表于 2022-6-29 10:56

韩国汉学家吴秀卿:戏剧如何搭建韩中人文交流之桥?


中新社首尔6月28日电 题:戏剧如何搭建韩中人文交流之桥?

——专访韩国汉学家、韩中戏剧交流协会名誉会长吴秀卿

中新社记者 刘旭


2022年4月,“第五届中国戏剧朗读演出”在韩国首尔举行,其间共推出独幕剧合集《红马&拥挤》《曹操与杨修》《茶馆》等中国优秀戏剧作品,由韩国汉学家和艺术家将中国戏剧重新演绎,以“朗读”的形式搬上舞台。

作为中国戏剧朗读演出项目发起人和《茶馆》韩文版译者,韩国汉学家、韩中戏剧交流协会名誉会长、韩国汉阳大学中文系教授吴秀卿近日接受中新社“东西问”独家专访,讲述戏剧交流如何助推中韩文化产业交流互鉴,搭建中韩民众相互了解的桥梁。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请问您为何选择中国戏剧作为研究领域?

吴秀卿:我读高中时开始对中国文学产生兴趣。上大学后,我本来学的是法文,但学习了汉语,读了中国古典文学作品,太有意思了!就选择了中国文学专业,加上我喜欢戏剧,参加过大学戏剧社,所以格外关心中国戏剧这门课,最后,毕业论文也是选择了关汉卿的《窦娥冤》研究,从此我开始选择中国戏剧作为我的专业。

进入中国戏剧的世界之后,我发现其远比我想象的世界更广、更深、更有趣,之后我一直在中国戏剧范围内进行研究。中国戏剧从人民的生活升华到文学层次,再到舞台上的艺术层次,形成了既能互动,又能够深化发展的有趣现象。到底中国如何形成如此复杂而丰富的戏剧世界呢?我就想钻进去,这让我一直有动力去中国考察,去看看当地人如何创作和表演中国戏剧。

我第一次到中国是1991年,从首尔出发,坐船到威海,经过北京飞到福州,再坐大巴到泉州,花了几天时间去开南戏暨目连戏会议。从那时开始,我跟中国戏剧界的老师们保持联系,他们很慷慨地帮助我,我也尽我最大的努力做出些成果。他们中不少老师已经离世,但他们给予了我现在活动的基础与无言的支持力量。

中新社记者:您这么多年专注于在韩国推介中国戏剧的原因是什么?

吴秀卿:韩国传统社会里戏剧很不发达,虽然在民间,人们生活中也有音乐、舞蹈和假面戏等活动,有《春香传》《沈清传》《兴夫传》等盘索里(又称“板索利”),但作为一种文学艺术形式发展成单独的戏曲文类及舞台表演体系,韩国确实是缺少的。近代以来接受西方戏剧,才有戏剧的概念。

但中国不同。我研究了几十年中国戏剧,看了不少戏,也接触了很多中国专家、学者、艺术家。我越了解,越觉得中国戏剧世界确实丰富,但韩国人对中国文化,特别是中国戏剧这一部分其实了解得很少,我觉得太可惜了。中国有这么丰富的戏剧艺术,韩国观众也值得去了解、去享受。

另外,韩国在近代化过程中,有一段时间一直关心西方、接受西方,与中国建交后,两国交流也主要集中在经济领域,文化领域的交流还不够深入。所以有一些互相不理解的地方,甚至有矛盾冲突的事情。这恰恰是因为对彼此文化的理解不够。

中国戏剧是中国人长期以来精神世界和感受世界的积累和浓缩,是最能理解中国人的一条路子。所以我想把中国戏剧介绍到韩国,希望通过这条通道,让两国的人们从精神层面互增理解。


1993年江苏省昆剧院赴韩演出时吴秀卿(右)与张继青女士合照。中新社发 受访者供图
中新社记者:您选择戏剧朗读演出这种形式来推介中国戏剧是出于哪些考虑?

吴秀卿:选择中国戏剧朗读演出,其实是我准备多年等待时机的一个活动。我有机会参加韩中两国交流活动,积累了相当多的经验,而且之前一直通过翻译剧作介绍中国戏剧。但是读剧本的读者群体很有限,所以我想找更直接更能靠近一般观众的方式。而且这是能用低资本获得大效果的好办法。因为朗读演出更能转达剧本味道和价值,韩国也正流行,所以我就选择了这样的方式。

另外,2015年,韩国国内最有分量的国立剧团根据元代纪君祥的杂剧《赵氏孤儿》制作了话剧《赵氏孤儿,复仇的种子》,让韩国戏剧界注意到中国古典戏剧的力量。这部剧不但首演后获得那年所有的戏剧奖项,2016年在北京中国国家话剧院交流演出时,也大获好评。之后几乎每年都在韩国演出一个多月,每次都是刚开票就售罄,甚至在萨德反导系统部署给韩中关系带来负面影响的情况下亦是如此。这表明韩国观众不但关心中国戏剧,并且无论政治气候如何变化,对中国戏剧作品的热情都不存在偏见。这给了我很大信心。于是我从2018年开始举办中国戏剧朗读演出活动。虽然这个活动目前只办到第五届,但现在已提升为韩国国内口碑最好的戏剧活动之一,让我更有信心。


《骆驼祥子》剧照 中新社发 受访者供图
中新社记者:您如何从诸多中国戏剧中选出参加戏剧朗读演出的剧目?

吴秀卿:选择剧目是最难的。一部分是我们协会的中国戏剧专家们多年关注的经典剧目,另一部分是中国戏剧界的朋友们推荐的当代剧目,我们经过一番讨论选定剧目,才开始翻译。之后再一同轮读修改,才会做出比较完整的、令人满意的翻译剧本。

今年的朗读演出活动,我们推出独幕剧合集《红马&拥挤》、新编京剧剧本《曹操与杨修》和老舍大作《茶馆》三部作品。老舍先生是我非常尊敬的一位作家,今年是韩中建交30周年,在这个特别的年份,我通过老舍先生的作品,向他表达敬意;选择独幕剧则是新的尝试,更能展示中国戏剧的丰富性。至于京剧《曹操与杨修》,虽然是京剧剧本,但它有非常完整的叙事结构,而且很多韩国人都读过《三国演义》,了解基本故事,所以用朗读的方式向观众传达也没有任何问题。


第五届朗读演出活动《茶馆》剧照。中新社发 受访者供图
和戏剧朗读演出活动配套的,还有《中国戏剧丛书》翻译出版活动。这套丛书现已出版到33册,我希望至少做到50册。虽然我的能力有限,但我希望能把中国最好的、最值得、最想介绍的剧目都囊括进来。

另外,我们还会参与到朗读演出活动的制作中去。因为韩国和中国存在文化差异,韩国国内戏剧家不一定完全理解其中的文化层次。这可能需要我们说明作品的时代背景及文化内容,即需文化翻译。我们(译者)的介入会让他们更好理解剧本和作家的意图以及字里行间的意思。如此制作出来的戏剧更能符合原作的意图和意象,也更容易转达给韩国的观众。所以,我们做的是选剧、翻译、制作三个层次、三个阶段的工作。

中新社记者:您在韩国推广中国戏剧,有哪些便利与困难呢?

吴秀卿:我们举办的中国戏剧朗读演出活动能得到观众喜爱,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有同质文化的基础。同西方戏剧相比,韩中之间有东方文化的共同点,有汉字文化、儒家、佛教思想这些共有基础。所以,韩国观众接触起来,能重新发现原来有共同的部分。


评剧《春香传》在北京上演。中新社记者 贾天勇 摄
比如说《春香传》的故事,其实跟中国一些才子佳人剧有很多相似点。《春香传》中将男女关系比作“蝶”与“花”,与中国汉乐府《江南》中将男女比作“鱼”和“莲”,也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些内容是我们在戏曲舞台上可以感受到的共鸣,甚至无需言语明说。

说到难点,剧作的著作权可以算一个。很多中国剧作家很乐意把著作权委托给我,有的老师甚至根本不收版权费,他们的支持给了我很大的力量。但也有一些经典剧目的著作权比较复杂,比如我一直很想翻译介绍越剧《红楼梦》、京剧《红灯记》等优秀剧目,但著作权问题一直没能解决,这些经典剧目也无法收录进丛书,确实是很大的遗憾。

中新社记者:您如何看待戏剧在促进中韩文化交往中的作用?今年是中韩建交30周年,您对中韩人文交往有何期待?

吴秀卿:从我个人的经验来看,戏剧演出的力量超出想象。韩国观众在中国戏剧中能看到人类普遍困境,会觉得中国人也经受过和我们类似的境遇,进而产生共鸣。之后再碰到与中国相关的问题时,基于这样的共同理解,他们做出来的判断或行动会不一样。

作为韩国人,我将中国的精品剧作分享到韩国,让观众认可这些作品,是我举办活动的意义。我希望越来越多观众看到中国戏剧的好,也希望韩国的戏剧可以介绍到中国,这也是中国观众理解韩国人的一个很好的方式。毕竟戏剧能完全将演出者与观众实现共鸣一体,这种经验非常难得。

疫情之前我经常去中国,我在中国享受和喜欢的东西太多了,也有很多中国年轻朋友喜欢韩国当代文化。韩国和中国距离这么近,又有着很悠久的友好历史,如果民众之间有矛盾太令人难过了。如今,我们站在建交30周年的新起点上,我希望未来两国人民能够有更多情感上的沟通,这对于推动韩中关系走上新的台阶将更有效果、更有力量。(完)


中新社记者 刘旭 摄
作者简介:吴秀卿,韩国国立首尔大学文学博士,韩国汉学家,历任汉阳大学东亚文化研究所所长、《东亚文化硏究》主编、BESETO戏剧节国际委员,现任韩国演剧学会会长、韩中戏剧交流协会名誉会长,韩国ITI副会长。曾翻译元杂剧《窦娥冤》,南戏《张协状元》(节译)、《白兔记》(节译),昆剧《张协状元》《1699桃花扇》,川剧《绣襦记》《金子》,京剧《骆驼祥子》,黄梅戏《徽州女人》《薛郎归》等中国戏曲作品,曹禺《雷雨》、老舍《茶馆》、刘锦云《狗儿爷涅槃》、田沁鑫改编《生死场》《红玫瑰白玫瑰》、陆军《夏天的记忆》、过士行《棋人》《青蛙》、牟森改编《一句顶一万句》等话剧作品。自2018年起,吴秀卿在韩国发起中国戏剧朗读演出活动,进一步加深韩国观众对中国戏剧的了解与喜爱,近距离对话中国文化。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韩国汉学家吴秀卿:戏剧如何搭建韩中人文交流之桥?